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全域绿色、活力成渝: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1期 杨继瑞 黄… 参加讨论

    (八)成渝经济区市场环境的绿色
    绿色市场是指绿色产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涉及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和市场中介。构建成渝经济区的绿色市场环境,就是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行政执法等政策或措施来促进绿色、低碳项目投资的布局与实施,来培育绿色产品市场和引导消费者行为、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同时也要通过加大制度规范和行政执法力度,使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逐步退出市场竞争。
    绿色市场环境的构建主要包含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方面。由于绿色产品的研发,以及对传统产品的无污染改造都需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积累,再加上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绿色产品存在开发难度大、风险高、成本高、收益不确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成渝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在财政上予以适量补贴、税收上给予优惠、研发上提供智力支持。而对于那些高污染的企业,则要加大排污惩治力度、加强排污检查,国内外已有实践经验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碳汇交易、资源环境税制等,都可以予以采用。
    绿色产品的流通是构建绿色市场环境的中间环节。绿色商品从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转变的过程中,不仅生产企业应主动扩大营销渠道、引导和开发潜在消费者,而且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协助企业建立统一、规范的绿色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当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把关市场准入制度。最后,在绿色产品的消费领域,可以通过建立绿色商品强制认证体系等方式来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价值,加大对绿色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这个阶段,尤其是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的绿色产品,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挤出效应。
    (九)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的绿色
    成都和重庆设立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就是要在成渝经济区大发展的背景下,为消除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供不可多得的实践样本。从收入水平看,2009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4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78元,城乡收入比为3.51:1;而同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62元,城乡收入比为3.1:1。从支出水平看,重庆和四川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2144元和11701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分别为3142元和4141元,体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所以说,成渝经济区内的城乡统筹仍任重道远。
    尽管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对应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但如何减少其中的矛盾与摩擦、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正义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户籍制度是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的主要障碍,当前,成渝两地已开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农村土地利益的重构与分化、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农民进城后如何就业、农民的社会融入等问题都构成了城乡统筹的主要障碍。这不仅需要在土地补偿机制、进城农民就业帮扶机制、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还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促进社会融合、消除社会隔阂,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
    (十)成渝经济区沟通机制的绿色
    由于行政区划的界限和部分产业结构重复的现实,成渝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地区在发展问题上存在矛盾和争议,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来化解这些矛盾、理顺相关利益诉求,从而在实现成渝经济区整体快速增长的同时,促进区内各地得到相应的发展,做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当前,成渝经济区已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来处理和协调成渝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虽然在短期内该制度的作用很难有较大的显现,但仍应把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一项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使其不仅包括行政首长的交流与访问,而且包括学界、商界、媒体等多方的参与。进而,促进制造业、交通、商贸、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当然,这也在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实现自身职能的转换,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包括树立共赢观念、寻求共同利益、鼓励民间交往、加强舆论导向、实现政策对接等。
    三、全域绿色、活力成渝:模式设计与表述 
    全域绿色、活力成渝是一个系统,每个层面都应该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该形成短板。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近年来人们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在实践中探索并提出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由“资源-产品-污染”的传统经济流程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流程的转变;同时,在发展中致力于缩小经济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种模式并不简单否定经济增长,而是主张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以生态规律和社会和谐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实现人类长期利益同短期利益、整体利益同局部利益的统一。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Fo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立的一门分析研究复杂系统问题的学科,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在研究处理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具有擅长处理周期性问题,长期性问题,数据相对缺乏的问题,高阶次、非线性、时变性问题的特点,并能进行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定量分析研究,使人们应用这一研究方法模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复杂系统的行为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成为可能。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正是由多个与社会及经济相关的子系统组成,是中观层次上一个动态、高阶、非线性且具有多重反馈结构的复杂时变系统。因此,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于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模式设计,以便更好地把握区域经济运行特征,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不同学者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定义也不一致。王波认为,区域循环经济系统包括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科技五个部分;贺彩霞等则认为,存在资本、资源、环境、产业、人口五个子系统。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渝经济区的实际,以及成渝经济区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目标,笔者以为,成渝经济区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应该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科技、公共服务六个子系统,这六个子系统涵盖了构建“绿色”成渝经济区的十大基本层面。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用系统动力模型图表达(见图1)。
    
    1.成渝经济区中的人口子系统主要研究区域人口增长机制,探讨在区域发展水平和环境污染的限制下人口的适度规模和控制政策。在人口子系统中,具体指标包括人门总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人门性别结构、劳动力学历构成、人均受教育水平。上述变量能够跟本子系统内的变量以及其他子系统的变量相互反馈,例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会带来人口总量、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总量的变化又会对人均资源拥有量、人均污染排放水平、人均GDP、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产生影响,与资源、环境、公共服务子系统形成反馈;人均受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的学历构成又会影响创新能力,对科技子系统形成反馈。
    2.成渝经济区中的经济子系统主要研究区域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探讨在资源、人口和环境等条件限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关键指标包括:物质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财政收入总额、资本收益率、劳动参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实际利用外资水平、进出口总额、产业结构。在经济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中,物质资本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会通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影响人口总量和质量、资源开采总量和效率、能源消耗总量和效率、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对人口、资源、科技、公共服务形成正反回馈。同时,物质资本提高及物质条件改善又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与环境子系统形成负反馈。这表明,经济发展是成渝经济区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
    3.成渝经济区中的资源子系统主要研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以及资源消耗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其关键指标包括资源总储量和人均储量,资源生产总量和人均生产量,资源消耗总量和人均消耗量,单位产值能耗,资源转换效率等。在资源子系统内部,单位产值能耗过高、资源转换效率过低会对资源的消耗总量和人均消耗水平产生负反回馈;而如果资源开采速度加快的话,也会对资源储量产生负反回馈。而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资源消耗量的增加还会降低资本收益水平,也会通过环境系统影响人口质量,对人口和经济子系统形成负反回馈;反之,资源利用效率的上升则有助于提高物质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减少污染,对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行成正反回馈。
    4.成渝经济区中的环境子系统主要研究区域环境污染与治理,其关键变量包括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人均工业固体废物、废气、废水排放量、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环境投资占GDP比重等。在环境子系统内部,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会导致以空气、土地为代表的环境质量的下降,形成负反回馈;而环境投资的增加、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又会改善环境质量,形成正反回馈。在不同的子系统之间,环境污染量的变化会对人口数量和质量、资源利用总量、公共服务水平产生负面效应,也不利于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对人口、资源、公共服务和经济子系统形成负反回馈。
    5.成渝经济区中的科技子系统主要研究区域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换以及科技在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中的作用等问题。其关键变量包括科技人员总数、万人科研人员数量、科研投入占GDP比例、专利授权总数等。在科技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中,物质资本的增加会促使科研投入和产出的增加,形成正反回馈。而环境偏向型的科技进步,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提高物质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提升人口数量和素质,与环境、经济、人口子系统形成正反回馈;也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水平,与资源子系统形成负反回馈。
    6.成渝经济区中的公共服务子系统主要研究政府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来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如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以及为缩小收入分配而实行的转移支付和再分配政策。相对其他子系统而言,公共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改善投资条件,促进资本积累和引进外资;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因此,公共服务子系统对人口、经济、科技子系统有正向反馈。而随着这种反馈作用的延伸,也会对环境和资源子系统产生正反馈。
    参考文献 
    [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05/c_121383227.htm[EB/OL],2011-5-5.
    [2]靳明,郑少锋.我国绿色农产品市场中的博弈行为分析[J].财贸经济,2006,(6).
    [3]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4]彭鹏.成渝经济区产业关联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英文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袁治平,孙丰文,付荣华.我国城市绿色交通物流体系的构建与解析[J].生态经济,2007,(1).
    [7]孙继琼.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特征与城市体系优化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刘世庆.成渝经济区建设研究-川渝毗邻地区的发展差距和合作策略[J].经济体制改革,2008,(1).
    [9]王军华.论金融业的“绿色革命”[J].生态经济,2000,(10).
    [10]曾学文.绿色金融悄然兴起[J].经济研究参考,2011,(2).
    [11]李文军.系统动力学在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4).
    [12]王波.区域循环经济系统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20).
    作者简介:杨继瑞,男,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067);黄潇,男,重庆工商大学讲师,博士(重庆 400067) 

    

Tags:全域绿色、活力成渝: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