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河南碳金融发展研究(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3期 刘昱洋 参加讨论

    摘 要:广义上讲,碳金融就是涉及温室气体减排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河南省碳金融发展的要点是:产业结构是关键;低碳意识是基础;法律支持是保障;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是手段。大力发展碳金融是河南省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的战略选择。河南省发展碳金融要遵循四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透明排放原则;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导原则和风险可控原则。当前,河南省发展碳金融要大力加强对碳金融的宣传;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导,推动经济内生性增长;增强排放信息的摄取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健全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注重碳金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积极出台碳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等。
    关键词:河南,碳金融,要点,原则
    一、引言 
    当今人类生活在一个碳限制世界,一个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代表温室气体必须付出代价的时代,碳金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广义上讲,碳金融就是涉及温室气体减排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包括与温室气体减排相关的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逐步兴起的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努力实现经济复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碳金融是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刺激手段,因此,发展碳金融,对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实现经济转型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南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服务业比重偏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作为经济主导产业的工业,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依然是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综合利用程度低、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三低三高”问题突出,因此,大力发展碳金融是河南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河南碳金融发展要点、发展原则的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河南碳金融的发展能有所裨益。
    二、河南碳金融的发展要点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普遍提出了发展碳金融的思路或战略,碳金融可谓炙手可热。但是,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中,对碳金融发展的研究,往往是泛泛而谈,可行性不高,发展要点不明确。我们对河南碳金融发展的研究首先明确了以下发展要点,即产业结构是关键;低碳意识是基础;法律支持是保障;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是手段。
    (一)发展碳金融的关键——优化产业结构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普遍经验表明,经济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的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为支撑,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密切配合是完成结构转换不可缺少的条件。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金融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带动了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的升级,尤其是重点产业的发展,为金融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平台,也推动了碳金融的发展,而碳金融的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12年,河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772.3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020.20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9017.63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7.1:30.2,继续呈现1992年以来的“二三一”结构,其中,2012年河南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河南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河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4个百分点。从与全国情况的比较来看,河南在三次产业构成层面上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从河南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作为河南经济主导产业的工业,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依然是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规模前五位的行业中高耗能行业占了四位。河南省第二产业中,“三低三高”问题依然突出。河南省第三产业内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大,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金融、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河南虽在服务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步伐相对缓慢,发展环境仍不宽松,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扩张。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带来企业成长、生态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与碳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发展碳金融的基础——全民低碳意识
    低碳意识是孕育和发展碳金融必需的土壤。低碳意识,简单的说,就是树立低碳环保的价值观,生活中自觉履行环保公民责任,多树立碳预算、个人碳预算意识,多让自己为低碳经济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公众应时常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拒绝过度消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归因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这表明,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人类消费方式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碳金融与全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尤其是河南省目前总体已达到小康型的消费结构,正处在从供给型和生存型走向商品型和享受型,尤其是河南城镇居民在“衣食”方面得到基本满足后,正开始向“住行”方面升级。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升级应能使消费具有节能、降耗、减排的特征,充分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使生产和消费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经营者及员工的低碳意识如何,对环境的影响非同小可,如果只从本企业利益出发,高能耗、大肆排放,因为监管的有限,必然会造成外部不经济,“公地悲剧”。河南是一个有一亿人口的大省,每一个人都牢固树立低碳意识,从自我做起,践行到生活、工作、学习中去,在全民中普及绿色信贷、碳期货、碳证券、碳基金、碳排放交易机制等知识,将会大大促进地方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碳金融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发展碳金融的保障——完善的相关政策和法律
    碳金融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保障,政府承担着建立国家碳金融发展政策框架、为碳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法律保障的重要职能,合理的政策工具、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是碳金融顺利发展的基础。碳金融受众多因素驱动,如图1所示:
    
    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于碳金融的发展来讲,既有压力因素也有动力因素,要使碳金融健康发展,就必须有相关的政策和法律进行规范。各个国家和国际规范都影响着碳金融的发展,这些法规要求制造商和消费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或者支付一定的价格,它们部分源于已有的防止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和鼓励再生能源的立法,有些则产生于国际协议(如《京都议定书》)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中国政府虽然已经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在碳金融发展方面仍然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像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政策缺乏,企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往往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在信贷和其他融资支持不力时,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使注册CDM项目的企业失去了发展机遇。另外,法律环境欠佳。低碳金融的法律规范及其实施细则尚未成熟,没有形成强制性要求,没有从立法上强制要求减排,没有出台《低碳经济法》、《资源循环利用法》、《碳金融实施办法》及《操作规程》等。河南省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尽管高度重视,近年先后出台了《河南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十一五节能专项规划》、《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实施办法》等意见和措施,但作为内陆省份,在碳金融的政策法规出台方面还相对落后,缺乏碳排放交易制度、碳交易试点、低碳技术交易市场等运行的相关政策文件规范。碳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不仅是碳排放权交易顺利进行、碳金融项目签订和实施等的保障,而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涉足碳金融领域的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企业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
    (四)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是碳金融顺利发展的有力手段
    碳金融活动的开展涉及两个方面的行为: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和碳排放、碳投融资等金融活动的完成。作为新生事物,与传统的技术项目、金融项目的开展相比,碳金融在这两方面行为的开展则分别需要技术创新、金融创新的参与,可以说,碳金融的发展就是在“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双轮驱动下成长起来的。
    发展碳金融的本质目的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以及由此而致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以及人类消费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来有效控制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促进和保持全球生态平衡,而低碳技术是碳金融发展的引擎,相对于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碳技术而言,以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为主体的低碳技术,是一种突破性创新,是技术范式的革命,是对建立在传统高碳技术之上的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谁掌握了高端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无论中国或他国,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都是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无论是节能、降耗、减排,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都必须以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普及和推广为基础,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所在。
    金融是经济的“心脏”,是实业发展的“血液”,温室气体的减排是通过实业实施的,但是低碳项目实施、技术更新、落后技术资产置换、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买卖交易、低碳项目相关的担保、咨询服务等活动均离不开金融活动的开展,而这些金融活动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低碳经济方式下进行的,必然以金融创新为驱动,传统的金融经营方式已满足不了低碳经济顺利发展的要求。我国碳金融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处于国际碳金融产业价值链的末端。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碳金融缺乏创新。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我国有关碳金融的组织机构设置、项目开发、审批、交易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操作方法等相当缺乏经验。必须深入研究企业、银行、信托、保险、期货等领域的新变化,拓展新的经营、交易方式,做好金融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才能有效配合实业经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河南发展碳金融的原则 
    碳金融发展涉及市场、机构、产品和服务等要素,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碳金融发展架构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照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河南省作为连续多年经济总量排名第五的资源大省,在发展碳金融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发展碳金融有多种途径,有依靠自然资源优势的,有依靠金融优势的,有依靠技术资源优势的,等等,不一而足,不同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开展碳金融活动,发挥比较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发展成本,提高低碳发展效率。作为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的河南省,地形复杂,各地资源禀赋差别较大,在发展碳金融过程中,不可一哄而上,而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强势品种来发展碳金融,例如平顶山发展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利用率、研究减少污染技术;南阳依据盆地优势,提高乙醇汽油品味,加速生物质能产业化;许昌依靠技术创新优势,积极进军光伏发电领域;郑州借助中部地区金融中心地位、人才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碳排放类交易、碳保险、碳金融创新等。
    (二)透明排放原则
    《京都议定书》虽然是国家政府与政府之间签订的协议,但大部分减排目标仍由企业来完成。因此,企业的排放情况决定着温室气体减排的成败,也跟碳金融发展密不可分。碳金融相关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掌握企业的排放信息。发达国家的经验通常是,在取得二氧化碳排放信息的基础上,政府依法对碳减排指标进行分解并下达给企业,这是碳市场建立和运行的前提。若是没有总量的控制,企业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就是造成了外部不经济。只有实行排放总量控制才能使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稀缺资源,市场才能得以成立。像河南作为能源、有色金属生产大省,是华中电网的火电基地,河南省电力行业在2020年以前将维持高速发展状况,燃料燃烧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并将保持较高的排放水平;河南省电解铝产能全国第一,电解铝行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一排放大户。因此,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准确掌握,是河南省发展碳金融的关键所在。

Tags:河南碳金融发展研究(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