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机理探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经济地理》2013年第9期 杨家伟 乔… 参加讨论

    摘 要:采用产业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相关指标和方法,分析河南省1986—2011年的产业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①产业结构高级化。1986—2011年河南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既表现为河南省整体产业结构高级化,也表现为各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前河南省产业结构相当于发达国家1920年代的水平。②三次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的趋势明显,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较为单一,有多样化趋势。③三次产业与全国相比同构化较为明显,但近年来同构现象有所减弱。④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有待优化。⑤第二产业为河南省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对GDP贡献率最大,但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需要产业优化升级。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主要有以下因素:劳动力、政策、制造业转移、社会需求、传统农业生产惯性和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一份额分析,河南
    产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的方面来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二是从产业质的方面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质量分布状态,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布状态。产业结构的演进正是基于产业结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提高[1]。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正确认识区域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特征和演进机理,对于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特别是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业结构作为过去经济发展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2-5]、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6-7]、城市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研究[8-10],并注重研究资源[11-12]、生态效应[13]、外商投资[14]、金融业[15]以及技术进步[16]等对产业结构影响、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政策等方面[17]。在河南省层面,对产业结构研究多集中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如鲁奇等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河南五大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认为河南省产业结构水平较为低下,空间差异较为明显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5];高更和等从空间角度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因素[18];闫家厂等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在未来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19];郑云采用评价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评价指标和SSM法分析了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特征,将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并加以分析[20]。另外,一些学者也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行业出发,研究其产业结构。如陈淑兰等采用SSM法和DEA法,基于文化创意视角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1];李哗等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GDP就业弹性分析法,分析了河南省资源型城市平顶山产业结构[22];刘勇等采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关系[23]。可见,目前在对河南省产业结构研究中,较为关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方法一般采用SSM、关联分析和相关指标评价法。在这些研究中较少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和演进机理。本文借鉴上述部分方法,以ArcGIS9.3为工具,试图详细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和演进机理。
    1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时空特征 
    本文选取河南省18个市为分析单元,1986—2011年为数据年限,数据均来自于1987—2012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结合产业经济学的相关指标和地理学中相关方法,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
    1.1产业结构高级化
 
    根据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图1)。将1986—2011年间河南省产业结构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1年、1992—2002年、2003—2011年。其中,在1986—1991年,三次产业发展较为均衡,三次产业呈现出“二一三”的产业发展格局;在1992—2002年,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格局,这期间三次产业产值均增长缓慢。在2003—2011年,三次产业发展迅速,产值迅速增加,其中第二产业产值急速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增加较慢。以1988年和2011年河南省各市三次产业GDP增加值为主要指标衡量河南省各市产业结构时空变化,运用Arc-GIS9.3得图2和图3,值得注意的是,1988年河南省南部各市产业结构较北部各市合理(郑州、洛阳除外),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南部比北部发达繁荣,事实上北部各市多是位于平原地区的工业型城市,悠久的农业生产传统和国家工业布局政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2011年除周口市外,各市产业结构均为“二三一”型,较为合理。另外,从劳动力就业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降低,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稳步上升,符合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虽然河南省产业结构从1986至2011年不断优化与完善,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呈现的“三二一”格局相比,存在第一产业占比重仍然过大,第三产业相对弱小的问题,与发达国家1920年代水平相近[24]
 
    1.2产业结构非均衡化
    本文以产业结构熵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均衡。熵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后来在信息学中被借以衡量组成要素之间的无序和离散程度等。产业结构分析中借用来描述产业结构系统演进的均衡、有序状况,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是第i中产业的权重;n是产业的数量。
    根据式(1)计算河南省产业结构熵(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与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3个阶段相同,产业结构熵也相对应地呈现出3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三次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1991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分别是334.61亿元、388.09亿元和323.03亿元,产业结构较为均衡。自1992—2002年,熵值下降,产业结构有非均衡化的趋势。在1995年左右,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加快,第一产业增长速度降低,产业结构熵小范围浮动,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自2003年,熵值持续下降,河南省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其原因是受到沿海地区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影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快速上升。
 
    
 
    1.3产业内结构较为单一,有多样化趋势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其粮食生产直接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由于数据的限制,仅对第一产业(即广义农业)内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以多样化指数衡量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做简单的分析。多样化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产业内部结构的多样化的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为某一产业内部各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
    根据式(2)计算河南省农林牧渔业多样化指数。由图5可以看出伴随着河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农业内部多样化指数也缓慢地增加,在2003年达到峰值2.28,随后略微下降。这说明虽然总体趋势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趋于多样化和均衡发展,农业内部结构不断趋于优化,但是事实上农业内部结构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且多样化过程极为缓慢。这一是由于中原地区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导致路径依赖形成的区域农业生产锁定;二是社会需求的制约,特别是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三是近年来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农业现代化的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大力发展纺织业等轻工业,使得第二产业内轻重工业结构较为均衡,在1994年之前多样化指数较为稳定,上升趋势缓慢,达到峰值20.4。之后由于采矿业和金属加工业等重工业的发展迅速,使得多样化指数有所下降,至2004年达到最低值17.7。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内多样化指数有所上升。河南第三产业由于自身发展的不充分,其多样化指数在2004年以前处于下降的趋势,在2004年达到最低值5.95。近年来,河南省第三产业各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多样化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峰值9.1。但结构仍较为单一,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发展较慢,第三产业内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1.4产业结构与全国的相似度较高
    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指数,以某一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计算相似系数,比较两地产业结构,以确定被比较区域的产业结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表示产业部门;Xik表示区域i各产业所占比重;Xjk表示区域j各产业所占比重。根据式(3)计算河南省与全国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图6)。由图知相似度指数一直处于0.96—1之间,说明河南省与全国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较高,具有严重的“同构化”现象。在2004年后,相似度指数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使得大部分资源流入效益好、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实现了根据市场自身特性的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可以预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构化”现象将有明显的改善。
 
    1.5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性
    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变,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总体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分布减少,在第二、第三产业增加。本文采用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来衡量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协调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GDPi/GDP是第i产业GDP产值所占比重;Yi/Y为第i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其绝对值越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越平衡,为零时两者均衡;偏差系数越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差距越大。
    根据式(4)计算河南省就业结构偏离度(图7)和偏差系数。与河南省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特点相比,河南省就业结构先后呈现出“一二三”、“一三二”和“一二三”的特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并不协调。由图7知,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说明其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同时,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相对平缓,绝对值相对增大,但增大趋势并不明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较大,整体上绝对值呈现减少的趋势,两次产业的就业、产业发展协调度有所提高。总的来说,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但偏差系数较小。
 
    
 
    2基于偏离份额法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是以其所在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ij,结构偏离分量Pi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ij。具体计算公式如下[25]
 
    式中:bij0和bijt(j=1,2,…,n)分别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B0和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Bj0与Bjt表示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rij是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Rj是所在大区或全国j产业部门在[0,t]内的变化率;bij0是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公式为bij0=(bij0·Bj0)/B0(j=1,2,…,n)。最后计算结果可以分解如下:
 
    式中:W、U分别表示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
    本文以5年为间隔,选取如下5个时间段:1987—1991年、1992—1996年、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根据上文所给公式计算,得出结果见表1和表2。
    从全国份额分量来看,三次产业均为全国性增长部门,但三次产业的增长并不相同。三次产业在5个时段的总增量均大于全国份额分量,说明近25年来河南省三次产业增长均高于全国水平。从结构偏离分量来看,5个时段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除了1987—1991年和1997—2001年两个时段第三产业结构偏离份量大于第二产业,其余时段均是第二产业结构偏离份量最大,且到后期第二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远远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从竞争力偏离分量来看,1987—1991年三次产业均为负值,此时河南省总体竞争力是下降的,三产竞争力偏量达到-95.67。在2007年以前,除1997—2001年第三产业竞争力分量为负值外,其余均为正值,说明1992—2007年间河南省三次产业竞争力均有所提高,但2007年后,除第二产业竞争力为正值外,其余均为负值,第二产业竞争力急速提高,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下降较为明显,特别是第一产业竞争力分量为-1 126.41。从表2中可以看出,近年来相对增长率L分别为1.14和1.02,结构效果指数为0.99,竞争力效果指数为1.15和1.02。结合上文分析,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增长快于全国水平,经济中朝阳、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部门,总体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的竞争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竞争力近5年下降。
 
    3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机理 
    根据河南省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农业生产传统,结合上文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驱动力包括:
    第一,丰富且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2011年河南总人口数为1.0489亿,河南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束缚了大量的劳动力,但庞大的人口数量仍然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由1986年的71.54%下降到2011年的43.09%,充裕的劳动力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另外,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较为贫穷和落后,劳动力的价格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较低,这也是近年来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河南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劳动力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也从另一个方面例证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二,社会需求下的政府宏观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市场机制下,处于较好发展态势的核心层将不断吸纳位于边缘地区的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以及高素质人才,区域的“极化”不断增强,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26]。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干预市场机制的运行,而在我国国情下,政府的这种宏观政策对区域发展尤为重要。中原经济区的划定,政府财政和政策的支持,会吸引本地区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地理集中,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传统农业生产的路径依赖。河南省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省,有着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河南第一产业产值一直低于第二产业,但是它占用了70%多的劳动力资源,再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致使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低下和农村的贫弱现象。近年来,伴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善,特别是产生了一批具有现代化生产功能的专业村[27],使得农村地区的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是传统农耕文明以及目前农村的贫弱状况仍然主导着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
    第四,沿海地区制造业西移的历史机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迈人工业化后期阶段,区域产业结构亟待升级。因此,加快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向我国内陆地区转移,对缩小区域差异和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都极为重要。河南省正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河南要有效地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一是要构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交通条件。目前,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为河南提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同时,城市相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通达度不断提高,特别是高铁的兴建,极大地方便了省内及省际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有效地提升了河南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近年来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一批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落户郑州便是例证。
    第五,创新兴起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知识和科技的进步均依赖于创新的发生。现代农业生产意识和技术的缺失是制约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农村层面,近年来,部分村庄引用新技术、着眼市场实行特色种植和专业化生产,积极模仿创新,有效改善了农村的产业状况。城市层面,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州航空物流园区等城市创新集中区集聚了大量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公司和企业,是创新活动的发源地。涉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旅游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部门,并日益成为影响河南产业结构的主要力量。
    在影响产业结构的各种因素中(图8),区域资源禀赋和劳动力资源是影响产业结构的基础条件,政府政策、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和传统农业生产惯性是调控手段和外部环境,知识与技术创新是内因和源泉。河南省产业结构正是在区域丰富劳动力及相关资源的基础上,由政府政策、传统农业生产惯性、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和引进技术、创新等一些列内外因素的驱动下演进的。
 
    4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1986—2011年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与机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河南省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将1986—2011年间河南省产业结构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1年、1992—2002年、2003—2011年,其中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型到“二三一”型。在地域上表现为各市产业结构的优化。2011年除周口市外,其他市产业结构均为“二三一”型。虽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这种产业结构并非最优,但也充分体现了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趋势。目前,河南省产业结构相当于发达国家1920年代水平。
    第二,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非均衡化明显,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较为单一,趋于多样化。1986—2011年间河南省产业结构熵处于波动下降之中,由于近年来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明显。河南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均较为单一,特别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其多样化指数缓慢上升,产业内结构有一定优化,但并未在根本上得到改善。第三产业也是如此,内部结构仍须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第三,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全国相比具有明显“同构化”现象。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一直处于0.96—1之间。2004年之后,相似度系数略有下降。原因在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促使生产活动根据其自身特性和市场需求实现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这些都必然弱化其“同构化”现象。
    第四,河南省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并不协调,与河南省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特点相比,河南省就业结构先后呈现出“一二三”、“一三二”和“一二三”的特点。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同时,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相对平缓,绝对值相对增大,但增大趋势并不明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较大,整体上绝对值呈现减少的趋势,两次产业的就业、产业发展协调度有所提高。总体而言,河南省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特别是第一产业束缚了大量劳动力。
    第五,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第二产业和不完善的第三产业,通过SSM法分析可知河南省经济增长快于全国水平,经济中朝阳、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部门,技术含量较低。总体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的竞争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竞争力近5年下降。其中对经济发展第二产业贡献率最高,第三产业次之,且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
    第六,在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因素中,区域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是影响产业结构的基础条件,政府政策是调控手段,制造业转移和传统农业生产惯性是外部生产环境,知识与技术创新是内因和源泉。
    基于以上分析,认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特色种植,实现农业生产的多样化,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完善第三产业,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专业转型,提高第三产业竞争力,提升河南省第三产业结构层次。
    基金项目:省部共建河南大学科研项目(SBGJ09020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D-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50) 
    ※ 通讯作者:乔家君(1973-),男,河南商丘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地理学。E-mail:jjqiao@henu.edu.cn。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安同良.现代产业经济分析(第二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9.
    [2]高翠霞,陈忠升,陈亚鹏,等.近50多年来新疆伊犁河谷产业结构演进特征[J].山地学报,2011,29(4):459-468.
    [3]刘杰.沿海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一一以山东菏泽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6):103-109.
    [4]陈延斌,陈才.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5):56-59.
    [5]鲁奇.张超阳.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9(1):111-115.
    [6]刘刚,沈镭.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2007,62(4):364-376.
    [7]俞金国,王丽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机理探究——以安徽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5,20(5):103-107.
    [8]张雷,朱守先.现代城市化的产业结构演进初探——中外研究发展对比[J].地理研究,2008,27(4):863-873.
    [9]沈玉芳.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和影响要素[J].世界地理研究,2008,17(4):17-25.
    [10]高天明,沈镭,刘粤湘.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1,13(6):11-18.
    [11]汪海飞,乔家君.开封市产业结构发展演化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1):47-52.
    [12]任星,许家伟,乔家君.中原经济区背景下郑汴产业的分工与对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1):34-39.
    [13]彭建,王仰麟,叶敏婷,等.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5,60(5):798-806.
    [14]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2):34-45.
    [15]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36-47.
    [16]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4-15.
    [17]张延平,李明生.广东省产业结构演进预测及发展战略选择[J].统计观察,2010,305(5):95-97.
    [18]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2):270-273.
    [19]闫家厂,杜小梅.河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42(4):112-113.
    [20]郑云.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5):50-54.
    [21]陈淑兰,刘立平,付景保.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基于文化创意视角[J].经济地理,2011,31(8):1392-1396.
    [22]李晔,刘斌,党耀国.河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以平顶山为例[J].河南科学,2006,24(3):457-459.
    [23]刘勇,王莹,高建华.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研究[J].人文地理,2011,26(3):71-75.
    [24]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5.
    [25]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2-215.
    [26]刘玉,刘毅.区域政策的调控效应分析——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2):192-200.
    [27]李小建,罗庆,樊新生.农区专业村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2):71-80.
    作者简介:杨家伟(1988-),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E-mail:yimuly@163.com。 

    

Tags: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机理探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