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湿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家园,盐城有着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可以有效地发挥其旅游健身作用,开展湿地旅游。通过湿地休闲旅游,建立起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最佳平衡关系。主要有观湿地风光、水上运动等多种形式。
关键词:湿地,生态资源,旅游开发
本文为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形象推广策划”成果。
一、盐城生态湿地资源基本情况
(一)湿地基本情况
盐城东部沿海有着45万公顷滩涂湿地,是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被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
(二)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简称盐城保护区),位于盐城市区正东方向40km,地跨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五县(市),最近的城镇为射阳县盐东镇。主要保护类型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及丹顶鹤等珍贵水禽。保护区属滨海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海岸带保护区,海岸线长582km。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浅海水域、滩涂、盐沼和人工湿地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2、3、4、5、6、7,该区拥有维持特殊生物地理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动植物种群。198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6年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路,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三)物种资源
盐城保护区内有哺乳类47种;鸟类381种;两栖爬行类45种;鱼类281种;昆虫310种;腔肠动物43种;环节动物65种;软体动物156种;甲壳动物139种。保护区内共有43种特有物种,以鱼类为主。濒危物种有62种,其中鸟类达4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鲟等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河麂、黑脸琵鹭、大天鹅等67种。盐城保护区还是我国少有的高濒危物种分布地区之一,有29种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中。盐城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每年在此越冬的丹顶鹤有1200多只,约占世界丹顶鹤总数(1600只)的80%~90%,有“丹顶鹤第二故乡”之称。盐城还是连接不同生物界区鸟类的重要环节,是东北亚与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水禽重要的越冬地,每年春秋有近300万只岸鸟迁飞经过盐城,有20多万只水禽在保护区越冬。盐城保护区内有植物480种,其中有40种左右为栽培作物,有浮游植物和藻类286种。由陆向海,滩涂植被带可分为苇草带、盐蒿带、无植被带(光泥滩)、米草带。米草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小面积种植,现已发展成宽500~1000m的植被带。
二、生态湿地的旅游健身作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家园,被喻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气候变化的“缓冲器”。
湿地国际联盟组织(wiun)把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今年已进入第16个年头。2012年的宣传主题为“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宣传口号为“湿地旅游,一种美妙的体验”。[1]
湿地丰富的生物物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为湿地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通过休闲旅游的引入带来的经济收益,可以部分地用于“反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破解湿地“自我造血”的发展难题。湿地休闲旅游把湿地环境内的自然资源、农业或渔业生产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建设、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旅游业的同步发展;同时,湿地旅游通过带动湿地加工产业、湿地特色农业(渔业)、湿地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了社区和地方的产业结构、本地农民(渔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于推动本地经济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2]
一部《非诚勿扰》,让西溪湿地名震全国,湿地旅游也开始逐步进入人们的出游计划。在湿地,你可以观鸟、垂钓、水上摄影,可以领略到“西塞飞白鹭”、“流水映夕阳”的美丽田园风光,享受清新纯美的自然风景。当然,湿地旅游并非只有西溪,盐城也有很好的湿地资源,可以开展有效的湿地生态旅游。
盐城被誉为“东方湿地,百河之城”、“麋鹿的故乡,丹顶鹤的家园,中华鲟的摇篮”……这里,海天相接,烟波浩渺,苇草苍茫,鸟鸣莺飞,一派原始生活习性风光……这里,人类社会形态文化荟萃,民风淳朴,金滩银荡,物产丰饶,被人们誉为“鱼米之乡”……领略盐城湿地,她附卧在神州的东部海岸线上,延伸着动态的曲线,舒展着柔性的躯体,如梦如幻,如诗如韵,令人留连忘返。在盐城开展湿地旅游,可以开展观光旅游、垂钓旅游、水上运动等多种专题旅游活动。另外,大量土特产品也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盐城湿地旅游开发模式
通过湿地休闲旅游的开发,可以将其作为生态科普与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建立起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最佳平衡关系。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倍感压力,湿地可以化解人们的压力。[2]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开发模式。
(一)观湿地风光
盐城一些岛屿水涨为洲,水落为岛,沟汊多,游客可开展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项目。欣赏水天一色、风光旖旎的美景,看千帆竞发、万鸟齐飞的壮景,参加捕鱼、湖泊水产养殖等一系列生态体育健身旅游活动。游大纵湖旅游度假区,观芦荡湿地风光,解世界最大湖荡湿地芦苇迷宫之迷,品湖鲜美味。
(二)观鸟、麋鹿放养观光
盐城丰富的湿地资源,是鸟类的主要的栖息地,是开展如观鸟、麋鹿养殖观光、放牧和一些鸟类的捕猎等一系列体育健身旅游活动的最佳场所,满足游客观光的需要。2007年举办了中国盐城首届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本届旅游节活动内容十分丰富,精彩纷呈,有“东方湿地美、欢乐城乡游”“五一”黄金周“万人游盐城”启动仪式;首届鹤仙子形象使者评选;中国沿海旅游交易会;中国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国际高层论坛;千名中外客商“欢乐江浙沪,和谐城乡游;走进新干线,相聚在盐城”等活动,对盐城湿地产生了很好的广告效应和宣传效应。除现有观鸟台外,还可根据鸟类分布情况,建设若干个隐蔽观赏点,供旅游者或专业人士使用。此外,还可举办鸟类摄影比赛,钓鱼、虾、甲鱼赛等,乡土风味美食,野菜品尝,绿色食品品尝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
(三)水上运动
盐城湿地环境,是游客开展水上垂钓、特种水产观赏、食水鲜、水上娱乐等水上体育健身旅游活动的最佳场所。大纵湖等水面宽阔,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水上娱乐休闲活动,包括水上游船、莲子船、采菱船等。还可开展游船式赛舟、白帆船、皮划艇竞赛,水上移动箭靶射击赛等一系列活动,对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进行充实,以弥补湿地景观整体单一特点的不足。
以苏北里下河地区特色渔猎为基础,增加泼水、游乐元素,以浅水摸鱼、围网捕鱼、虾网捕虾、钓小龙虾等渔猎形式和夏季泼水活动一起,做足亲水文章,引领游客互动参与。
(四)湿地文化体验健身游
盐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了盐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盐城人文荟萃,诞生过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南宋以身殉国的左丞相陆秀夫、吴王张士诚、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平民诗人吴嘉纪、中共中央一枝笔胡乔木、杰出外交家乔冠华以及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华裔宇航员王赣骏等一批杰出人物。三国吴王孙权之父孙坚曾任盐渎县丞;北宋宰相范仲淹在沿海督修海堤;元末明初,施耐庵在白驹场写《水浒》,罗贯中在白驹场写《三国演义》;清代李汝珍在草埝场写《镜花缘》。
既可以在开展湿地旅游的时候,缅怀先人,怀古幽思,也可以在大纵湖千亩野生荷花池中泛舟采莲,既有收获果实的满足感,又可吸收充满荷花香味的负离子,放松心情,康复身体;结伴在无边的湿地草丛中一边观赏,一边漫步漫谈,也非常有利于身心。
(五)参与性的环保旅游
可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号召周边社区群众或游客参与到湿地的环境保护中来,如“爱护母亲湖环卫行动”、“认养一片水域”、“植就一片树林”等活动,为盐城湿地注入新的血液。盐城湿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教育和科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科学工作者进行科普旅游和科学考察。由此可建成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在中小学生中宣传湿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保证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湿地旅游与健身功效
湿地旅游中人们通过充分接近阳光、空气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环境资源,能促进机体适应能力。同时环境资源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血液系统等的作用,提高机体排除一切有害异物的防卫功能。经常参加湿地旅游健身的人,其NKT免疫细胞明显增加。在旅游过程中,人体可分泌一种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量,兴奋神经细胞,加快新陈代谢。在舒适的湿地环境中,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缓解心理压力,调节脑力疲劳,同时提供了一个与人交流的机会,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沟通,消除了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孤独感,不仅直接舒缓紧张压力,精神障碍等,而且还消解了因神经紧张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潜在的病理状态,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心理疾病的发生率。[3]
四、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一)借助其它旅游资源,形成集成优势
盐城湿地旅游要想吸引更多的客源,带来持续的旅游效益,可以借助于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新四军纪念馆等旅游资源,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旅游宣传推介的时候,应该把盐城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打包,提高盐城旅游的整体实力。
(二)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
盐城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各种规划方案。同时规划应与盐城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目标一致,以湿地生态旅游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来改善湿地自然环境。
(三)重视社区参与湿地生态旅游
采取行之有效的机制,让社区居民参与湿地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能够确保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促使当地的保护事业得到有力的支持,从而使湿地生态旅游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专门人才培养与培训
湿地生态旅游对人才的需要是全方位的,需要旅游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生态旅游、环境科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导游人员。因此,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地区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满足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作者简介:别金花(198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讲师,旅游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芳丽.2012年:“湿地旅游,一种美妙的体验”[J].广西林业,2012;(2):28.
[2]要雁峥,林峰.湿地休闲旅游如何创新开发[J].旅游时代,2009;(6).
[3]钟兴永,吴顺发,罗洁.东洞庭湖湿地及其旅游健身功效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4.
(作者单位: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