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正文

关于知识经济问题研究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学术交流》(哈尔滨)1998年06期第47~53页 韩雪梅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韩雪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随着21世纪的来临,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资源正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知识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将主宰21世纪的世界经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将随之进入一个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大会上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引起国内各界重视,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1.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
    知识经济的产生与美国经济连续6年多持续增长有直接关系。根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发展指示数字所提供的资料,1995年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为27.8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6.95万亿美元,比重是25%;日本为5.1万亿美元,比重是18.3%;德国占2.42万亿美元,比重是7.8%。1997年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继第一季度上升4.9%之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增幅均达3.3%,全年增长率超过3.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7万亿美元大关。与此同时,失业率在1997年11月份已降低到近20年来的最低线,为4.6%,消费物价增幅保持在3%以下,经济的绝对增长远远高于消费物价的增长。1997年世界性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韩国金融危机、日本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相当小,与靠高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亚洲国家相比,美国经济更是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1997年美国在经济增长的驱动下,美国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上升,美国著名的《商业周刊》根据跨国公司上升股票的市场价值排列出1997年全世界1000家最大的公司,其中美国为447家,比1996年增加25家,比1990年增加118家。日本182家,比1996年减少45家,比1990年减少151家。英国为95家,比1996年减少2家。法国为41家,比1996年减少2家,比1990年减少1家。德国为42家,比1996年增加7家,比1990年增加1家。1997年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在《世界竞争力年鉴》中,根据经济实力、技术、金融服务、国际贸易、政府决策、管理、基础设施和教育手段等指标,对世界排名前46位的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对比之后,无可争议地把1996年的美国的竞争力排在第一位。经过短短5~10年的发展,美国的微软产业取得了成功。专家们普遍一致地认为: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出现是今天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因为比尔·盖茨的成功是他的产品的成功,其产品的内涵与其它的产品有本质的区别。盖茨的产品是计算机软盘及软盘中包含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广泛推广带来了计算机的革命。随着软件的发展、网络的产生、虚拟技术、程序设计等的广泛应用,使得知识在经济社会中产生的作用与以前大不一样。软件产品中的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越了一切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美国5000家软件公司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超过了世界前500家大公司的贡献,特别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知识经济的时代正悄然到来。
    2.知识经济的内涵
    对于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目前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专家对知识经济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专家认为知识经济是“把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其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知识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的经济;有的专家认为知识经济是“知识将取代权力和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力量”的经济;还有的专家认为知识经济“可以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具框架的标志,以知识作为资本发展经济,知识将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软件的比例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大大增加,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大大增加,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大大上升,咨询业日见兴盛;作为工业经济主干的制造业已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科技知识而成为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要加强作为知识传播功能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二是指强化建立在知识有效运用基础上,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经济运作全新方式的变革。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显示,则衡量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知识和信息的利用效果对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贡献程度,将知识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就比较好理解了。从社会生产来看,在以往的长时期内,作为知识经济的大部分产业都融合在传统的产业部门中,没有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的发育,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发达,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便从传统产业部门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如信息产业、软件产业、咨询产业、科研与开发产业,构成了知识经济部门的产业基础,这些产业、传统产业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部门都难以概括和容纳,于是人们便根据其特征,把它们称为知识经济。从产业角度看,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基础之上的产业形态,即知识产业。二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使用基础之上的产业形态,即高技术产业。国际上对知识经济的内涵也有相当丰富的理解。有的专家学者把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数字化工业、知识社会等各种新名词混同看待,认为这种“新型经济”现象可以用两个词来解释:“经济增长以及资本”、“信息技术(工厂)”或者“信息和电信业”(INFOCOM)。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经济主要是一种“信息产业”,“这种信息完全依靠的是软件的成功,软件的成功之道是依靠软件的创新、技术、研究,并倾听用户的声音”。目前为各界广泛认同的是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O)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的特点
    1.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工业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传统工业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都是单一的,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而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建筑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环境容量用之不竭的基础上,甚至以向自然掠夺为目的,这不能不说是技术与科学分离的悲剧。而高技术产业在多种自然资源几近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把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科学全面的认识。因此高技术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如信息科学技术的软件、生命科学技术的软件、生命科学技术的基因工程对资源和耗费与传统技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有形资产起作用,而知识经济则是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当然知识经济也需要资金投入,但是对于高技术产业甚至是风险资金投入,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知识、智力的投入,它就不是高技术产业。目前美国许多高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了总资产的60%,无形资产的升值也将带来社会价值变化,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高报酬的工作增多,知识强国的产出增加。
    3.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显然是依靠世界经济一体化。90年代以来的美国在自然资源消耗没有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持续增长,世界大市场是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较之以前钢铁、机构和纺织等产业不同,生产技术领域十分广阔。仅以信息科学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光纤技术、激光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中全面领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日渐增强的趋势。美国政府1992年就接连提出“全国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高技术经济导向政策,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如汽车产业不是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坐等被淘汰,而是由政府导向大公司向传统汽车注入高技术,又夺回了世界汽车王国的宝座。
    5.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芯片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化技术及软件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技术条件,特别是知识可以转化为信息,通过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进行编码化和传播,彻底改变了知识的社会化生产、传播、应用及存储。资金正在直接投向高技术产品和服务上(尤其是信息和通讯)。在有形资产的投资中,计算机和相关的设备的增长是最快的。同时,更多元化无形资产投向研究和发展(R&D)及劳动力的培训、计算机软件和技术知识方面。获取知识成本的降低、上网障碍的消除、国家垄断的解除,以及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出现,促使产品生命周期变短、技术淘汰速度加快以及全球化进程加剧,导致经济模式的改变。
    6.知识经济是一种服务型经济。技术进步促进商品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意味着购买力和就业机会(而不是增加值的变化)向服务部门转移。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提供高增加值的服务是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知识经济在服务部门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且服务活动日趋全球化。同时用户对提供服务的方式、渠道、质量以及时间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更加强调技术的价值、服务手段和人力资本的质量,在OECD主要国家中,服务部门投资其R&D的增长速度比制造业快得多,已占全部R&D的1/4以上。在过去的10年中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来自服务业,尤其是商业和饮食服务业。
    7.知识经济是一个强调学习的经济。由于所有经济部门的发展都依赖于知识的增长,强化劳动力的技能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项必要工作,终身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灵活的企业强调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学习、创造性和灵活性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越来越重要,而经验和传统的作用都在降低。学习不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甚至对于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个人的就业和命运,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竞争力。
    8.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产品制造模式开始转向知识密集产品,伴随而来的是柔性制造系统时代的到来,促使制造业竞争中劳动力成本的作用降低了。在工业经济社会里,人们经常谈论的是发电机、铁路、福特公司生产的流水线,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我们必须熟知的是芯片、光盘、计算机。
    9.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中,投资方向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倾斜。目前,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内国家投入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已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一些先进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例已达1:2~1:3。据测算,美国1995年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已高达50%~60%,各类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中,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高新技术园区迅速崛起,企业内部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10.知识经济也是能力经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创新能力。企业要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思想,这种技术思想不是改进性的,而是原理性的,基础知识方面创新,才能创造出新的产业体系,建立新的支柱产业群,才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1.知识经济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人力资本与企业家才能的结合。科学家、专家的本身同时也是企业家,他们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最初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拥有灵敏的市场嗅觉、出色的管理才能,这种结合做到了资本劳动较少投入而利润和产品价值含量增加,并且以全新的概念提供商品和服务。它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以科学技术相融合、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效益相兼顾相统一的现代科学技术群,包括生命科技(“克隆”和基因),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及新材料科技,信息科技、空间、海军及环境优化科技以及包括管理,社会和人文科学在内的所谓“软科技”等。这种高新科技产业群的迅速形成和崛起,带动其它知识密集型产业从而推动整个知识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又以知识共享效应和收益递增效应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和不断高级化,最终是整个社会经济得以长期持续增长和发展。
    有的学者将知识经济归纳出十大特点: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知识、无形资产和知识型劳动者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生产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分散型、及时性、敏捷生产、厂家与用户合作设计、用户指导企业等;组织特征是学习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网络结构等;管理以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适应性、创新性等为特点;成功的企业是创新、柔性、知识生产型企业;产品特征是智能化、特色化、艺术化、以知识为基础;市场特征是全球化、变化快、非中介的、网络化、电子商务性;技术特点是数字化、智能化、知识化、可视化、廉性制造等;产业结构是知识型、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知识型劳动者就业率高、劳动终身学习等。
    三、知识经济对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影响
    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本质,也使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1.知识经济对产业的影响
    (1)对投资模式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许多重要新技术都是辅助于有形资本的,如公路化导致了大规模的相关设备的投资,刺激了经济的增长。汽车的创新和大规模消费刺激了对石油的开发、钢铁的生产等,也相应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而信息和通信技术是和人力资本和技能的投资相联系,从而,它将导致对无形资产的大规模投资。
    (2)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一方面,知识经济使过去依赖呈自然垄断而获取高额利润的方式难以维持。知识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的现实加快了许多产业的技术扩散,缩短了产业的寿命,使知识在短时间内成为区域、世界性的商品粮。所以,知识经济必然导致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导致知识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如何处理研究开发、生产与营销的关系,是一个经济阶段的反映。在工业化阶段,企业把重点放在生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期,由于制造业的不断标准化、自动化。从而,研究开发和营销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正因为研究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到国外寻找生产空间,以迅速扩大其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分摊其开发成本。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根本原因。随着经济知识化趋势的发展,劳动将开始就排除在生产过程之外。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机器”。目前,在发达国家,75%的就业工人从事的工作是重复性的工作。而自动化系统、机器人、计算机完全可以从事这类劳动。这种未来型工厂正在显现。此外,劳动本身也在改变,会出现柔性的工作组织、灵活的工作时间、场所、计酬制度。
    (4)对商品行业的影响。知识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市场化的商品,并对其它商品、服务业以及市场产生影响。它对商品行业的一些主要影响是:生产效率快速增长,满足特殊需求或个性的特制商品的生产能力加强(包括“智能”与具体产品相结合的能力);商品行业的全球竞争加剧,公司的压力增加;在商品行业中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增强,这反映在这些行业中知识密集度增加,体力劳动减少。
    (5)对服务行业的影响。编码化知识传输能力的不断加强,有力支持了服务活动;服务活动的全球化,在今后的20年里,通过国际间的宽带互联网络提供服务迅速增加;增强满足个人特殊服务要求的能力(例如健康、教育、娱乐等),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提供远程服务;传统、社会和个人因素在提供有效服务的过程中依旧起着重要的作用。
    (6)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在知识经济中,政府的政策必须通过提供一般的教育和鼓励不断培训提高人力资本,教育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中心,学习是个人和组织进步的有力工具。政府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第一,增强劳动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二,减少这一过程的社会成本。
    (7)对社会总体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众多影响中,与目前情况密切相关的是:公司、社区机构和政府正处在重要的调整过程中,它们正在新的压力下寻找有效的对策;可多样化经营的商品和服务的范围在迅速扩大,增强了在生产多样化的产品和加强市场竞争方面的投入;在许多团体中,存在着不均衡增长的趋势,因为知识经济中的成本和收益不是平均分配的;劳动力市场对有熟练技能的工人和需求日益增加,并且这些员工的工资奖励也在上升;学习过程不仅依靠正规教育,通过实践进行学习(边干边学)是十分重要的;个人和公司将面临更加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因为工作的性质和竞争的基础变化很快。
    2.知识经济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1)知识经济使产业结构发生新变化。目前知识经济正在使产业结构发生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即含有大量知识、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
    (2)知识经济导致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主要趋势是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迅速增长,而传统的工业相对萎缩,并且在制成品中增加了“新、软”成分。
    (3)伴随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巨大影响,就业结构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知识工人”增加,非知识工人减少。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它对整个社会生活,包括经济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
    四、迎接知识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要想尽快提高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应尽快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现有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开发效率。
    1.创新体系的建立应该从最基础做起,从教育做起,知识经济的基础在知识的传播系统,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的培养,要改变过去“死读书”应试教育体系,要有创新的意识,我们现在读书、做题目、考试,这套办法注重的是继承,缺少创新能力的培育,中国留学生的成绩超过其它各国学生,但是做实验,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中国学生就略差一筹了。
    2.要建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体制。这个体制必须是市场化的,没有部门专属的。现在好多的科研成果,理论成果未应用于实际,未开发成商品,很大程度是受到部门体制的限制。
    3.希望整个社会要创造一种让创新得到优先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现实是,往往现成的从外国继承的、移植的东西,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因为它容易立竿见影,风险亦小,马到成功。而创新的东西往往有风险,这就需要远见,有社会新思想脱颖而出的机制。
    4.知识经济与网络化相伴,在我们大量利用国外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意识形态,必须坚持走中国自己的知识经济发展道路。
    5.要想抓住知识经济这一发展机遇,我国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制订面向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筹划制度的改革、资源的新成本配置方式。
    6.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要把信息产业作为我们科研的重要领域和产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7.改革我们的政府管理方式,使之从项目管理走向基本设施和政策的管理,我们现有的这一管理方式,是以项目为核心的,这不仅不适于技术创新,更不利于知识经济,因为在知识经济中,关键是创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8.全社会要树立知识与信息发展观,特别要增强各级一把手在决策时的知识与信息意识。知识与信息意识可具体化为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级决策者要从知识经济发展观全面考虑加快经济信息化进程。将发展信息产业和建立知识与信息经济的硬件及设施提上议事日程。二要推动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是政府转换职能的支持环境则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环境,通过加快经济信息化进程,构筑推进社会改革与业务流程的基础设施。
    9.政府要实现职能转换,增强发展知识与信息经济的宏观调控,通过优化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入手,从企业与产业发展的干涉者转变为产业、企业发展的协调者和伙伴。当前,从政府的业务工作来说,特别是把Intranet和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提上议事日程,沟通有利于各地与全国乃至全球知识流通、知识支流的信息网络通道。制定信息资源开发的规划,加强对知识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知识与信息的有效利用率。
    10.完成系统创新的概念设计,把推动知识创造和知识在政府、产业和学术界之间的有效沟通作为重要职责,使知识在更大范围内更快地生产、流通与使用。当前,将经济的发展纳入知识的轨道,不仅要加强文化知识和诀窍类知识的生产与流通,而且要把建立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科研机构、学习型大专院校和各种学习型组织作为发展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组织措施,提高全社会“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率。
    11.制定知识与信息产业和业务发展的专项规划,从研究发展趋势和可能提供的机遇出发,规划近期、中期和远期可形成规模的信息产业的具体项目。如有发展前景的数字化系列产品等,特别是要把软件产业的发展列入规划与计划的重点,要通过政策引导方式,将发展一批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业和咨询业层次,重视培育全社会对知识与信息的吸纳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季松:《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文献选编》,1998。
    (2)何志成:《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知识经济文献选编》,1998。
    (3)陈乃醒:《关于知识经济若干问题的讨论》,《知识经济文献选编》,1998。
    (4)熊映梧:《新世纪的标志》,《求是学刊》,1998(4)。
    (5)张世奇:《让知识领引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导报》,1998-07-01。
    (6)赵红光:《在知识经济中学习管理》,《知识经济文献选编》,1998。
    (7)韩振锋:《新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经济参考报》,1998-03-18。
    (8)柳卸林:《知识经济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知识经济文献选编》,1998。
    (9)朝阳:《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中国青年》,1998(4)。
    (10)杨福家:《知识型企业、知识经济的核心》,《科技文摘》,1998(13)。
    (11)严义埙:《迎接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周刊》,1998(9)。
    (12)卢继伟:《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人民日报》,1996-03-2。
    (13)杨家福:《谈谈“知识经济”》,《人民日报》,1997-12-19。
    (14)比尔·盖茨:《关于软件和PC的展望》,《光明日报》,1997-12-25。
    (15)刘苍劲:《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应采取的对策》,《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16)王华春:《近20年知识经济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学术研究》,1998(7)。
    (17)董辅礽:《怎样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经济日报》,1998-09-07。
    

Tags:关于知识经济问题研究综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