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正文

尹中立:将持股权还给中国员工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尹中立 参加讨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决定已引发各种解读和评价,但其中一个改革目标似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那就是"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员工持股,在西方企业中十分常见,但在中国一直是敏感话题,也是上市公司的禁区。此次写进全会决定,是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反映出中国政府试图改善劳资关系的努力,更也反映出资本市场监管思路的变化。该项制度的实施,将深刻改变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与员工持股有关的两个故事
    员工持股曾是2009年中国股票市场的热议话题,原因是,有两个公司的IPO与此有关。其一是,上海徐汇商城股份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披露: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是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按照发行的市场价格计算,余先生的持股市值超过1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豪。其二是,洋河酒厂发行上市后,该公司120多位内部持股人持有的总市值超百亿,人均持有市值近亿元。前者有余先生的名人效应,后者则创造富豪数量巨大,吸引市场高度关注。更重要的是,这两则案例都有些"不正常"成分,涉及内部职工持股的制度性安排,需要深入分析。
    故事一:余秋雨先生的亿万富豪之旅
    余秋雨并非是徐家汇商城的职工,更不是该公司的高管,那么他是怎么得到徐家汇商城股份的?徐家汇商城招股书中显示,2001年12月,当时还是上海六百的徐家汇决定解散职工持股会,并计划将其持有的24.5%股权转让。这些股权转让给了上海祥龙物业、徐汇副食品公司、上海六百的31位公司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以及余秋雨等四位外部自然人。余秋雨当年以每股2.9239元的价格购入82.5万股,出资241.22万元。经过近八年股本转增,至2009年上市前,余秋雨持股数量为518.6445万股。由此可见,余先生得到股份的契机,是徐家汇商城股份公司解散职工持股会。
    那么,2001年该公司为什么要解散职工持股会?职工为什么要将如此廉价的股份转让给别人?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
    熟悉国内投资银行业务的人都知道,这一切源于中国证监会有关公司上市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有职工持股会的公司一律不得上市;上市公司职工持股人数不得超过200人。那些不符合内部职工持股人数规定的公司为了获得上市资格,不得不"削足适履"。徐家汇商城股份公司2001年解散职工持股会,就是典型一例。
    故事二:洋河酒厂100多位亿万富翁背后的疑问
    按照2009年11月底洋河股份收盘价格计算,其内部职工直接或间接持股的市值为110亿元,而这110亿元市值的股票由125位高管人员持有,人均市值接近亿元。
    从洋河的招股说明书里可以看出,这125位持股者背后还站着80多位"无私奉献"的职工。在125位持股者中,有9位是向公司员工借钱购买公司的股票。以董事长为例,共有23位职工(其中有三位是他的亲戚)给他提供资金,共计770万元。
    如果该公司招股书内容属实,那么125名公司领导通过公司上市,获得了人均近亿元的身价,而3000多普通职工不仅一无所获,而且要给领导提供资金。这就带来两个疑问:
    一是,公司改制过程中发行股票,为什么只有领导能买,而普通职工不能买?即使普通职工没有资格买,也没有义务给领导提供资金。
    二是,招股说明书为什么要详细披露125位持股者背后的80位提供资金者的名单?更蹊跷的是,证券监管部门特别要求宿迁市政府和江苏省政府出文保证洋河酒厂的现有股东不存在代替他人持股等问题,很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明眼人一看便知,所谓的职工借款只是表面文章,实质可能是内部职工持股挂在高管名单下罢了。
    为什么要清理内部职工股?
    导致公司上市前集中清理职工持股现象的,是中国证监会的明文规定:除少数经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企业外,持股职工人数超过200人的企业,一律不准上市。存在工会持股、持股会以及个人代持等现象的公司也一律不准上市,除非上市前予以彻底清理。
    这样的规定,使得实行了内部员工持股的公司难以走进股票市场。国内很多城市商业银行都是由城市信用合作社演变而来,股东都超过200人,导致它们无缘到股票市场融资。有些已经实行了员工持股的公司为了实现上市目标,强行让内部员工把股份集中卖给他人。徐家汇商城就是如此操作。可见,一个看似简单的规定,给公司的资本运作带来了相当多的麻烦。
    从监管机构的角度看,这样规定,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职工持股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从实践看,确有此类事情发生。有些公司以较低价格向内部员工发行股票,导致国有资产流入了少数人的口袋。近年来,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政策,如规范审计评估程序、强制进场交易等。但实际上,由于地方政府官员渎职等原因,在现行制度下,国有资产流失仍不可避免。不过,在实践中发现,大规模职工持股反而可能将地方政府官员受贿且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承受法律风险。
    二是职工持股可能扰乱资本市场的秩序。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很多企业发行的职工股在"一级半"市场广泛流通,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很多企业还虚假发行职工股,甚至以职工股行贿政府官员,这些恐怕就是监管部门至今仍对职工股"严防死守"的最重要原因。
    员工持股制度意义重大
    首先,内部职工持股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国内学术界有一种十分流行的看法,认为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有利于公司发展,但职工持股意义不大。这种观点忽视了职工持股对公司文化的影响。
    以华为公司为例。在其成长道路上,内部职工持股是华为最重要的制度设计。该公司在发展之初就推行内部员工持股制度,并斥巨资请国际咨询公司设计和完善这个制度。如今,华为公司人人持有股份。按照现行规定,华为公司不符合中国主板市场上市条件,也正因此,中国股市将其拒之门外。显然,中国股市的这个制度设计是有问题的。
    其次,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劳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观点,资本与劳动始终是对立的,它们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看,采取员工持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上述矛盾,同时保护职工利益。美国政府十分倡导企业员工持股,这也成为美国国家战略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职工持股就作为"人民资本主义"的核心内容在美国广泛应用,上世纪末已经有3000万产业工人持有公司股份。例如,破产后的通用汽车职工在几乎没有支付代价的情况下,就获得了新通用17.5%的股份,而遭受巨大损失的老通用债权人仅获得了10%的股份;欧宝汽车的职工也同样获得了新公司10%的股份。
    因此,是否允许职工持股,不仅关系到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关系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稳定,不可等闲视之。

Tags:尹中立,将持股权还给中国员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