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概念由Bloom等人于1998年提出,联合国人口基金在《世界人口现状(1998)》中正式使用。Mason (2001)等在研究东亚奇迹时的计量分析中将“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结构视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Lee et al(2001),Mason (2004)提出了人口红利的两个阶段,即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Lee & Mason(2007)研究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最重要的。A. Mason et al(2008)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第二次人口红利。David de la Croix et al(2009)通过对瑞典经济增长路径的研究也表明: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长期预测来看具有利益的结合。M.T.Choudhry et al(2010)采用索洛—斯旺模型研究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年龄人口正相关,与总人口负相关,并且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存在差异。 D.E. Bloom et al(2010)研究表明对经济起飞的预测在于不断上升的劳动力人口与人口比。国内学者蔡昉(2010)、王德文(2007)等认为中国人口红利已逐渐消退,“刘易斯拐点”已到来,而学者陈友华(2005)、马瀛通(2007)、王桂新(2010)、解保华(2010)等认为,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从1990年开始到2030年结束,袁志刚(2010)也否认中国正面临“刘易斯拐点”。 关于劳动要素与后发优势方面的研究:该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 A.Gerschenkron) 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是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由于有大量的先进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制度可以借鉴和利用,因此存在一种比先进国家增长更快、最终可赶上先进国家的可能性。M. Abramovitz(1986)提出了经济增长的追赶假说。Brezis et al(1993)提出了经济增长的蛙跳理论。F.E. Caroleo et al(2010)指出,在世界贸易一体化过程中,经济转型国家可能脱颖而出。国内学者陈刚等(2009)、林毅夫(2010)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通过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积累等后发优势,逐步实现了社会与经济体制升级。郭熙保(2008)概括出后发优势有资本、技术、劳动、制度和结构五种类型。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后人口红利问题都只是定性描述,并没有给出公理化的概念及体系,对中国人口红利期的判定也不尽一致,并且对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后发优势的关系研究却较少。后人口红利一般是指人口红利的后半部分,即在“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劳动力等资源的价格开始上涨、社会负担逐渐加重、人口红利开始慢慢消失的时期。本文旨在研究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时期如何充分挖掘后人口红利,发挥经济增长后发优势。
通过分析和比较,东西部地区应采用差异化的人口红利政策,实现互补共赢。具体是: 1.东部地区应走内含式的提高人口红利的道路,通过向高端产业发展来获取第二次人口红利。这就要求东部地区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创新经济,重视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改变原有的低成本、高投入、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发展战略,转向集约型的发展战略。东部地区还要发挥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开发东部地区的区位间优势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变革,向高中端的制造业和物联网等领域迈进。如果东部地区致力于更生与创新,出现了中国本土甚至全球认可的高端品牌,那么,这一地区“民工荒”的问题将得到极大地缓解,后发优势也将得以实现。 2.中西部地区应通过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继续实行劳动力转移,获得第一次人口红利。目前,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人口红利的实现在中国东部和中西部表现出时差,因此,应实行地区差别化的政策,形成东西部产业级差梯度,即东部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加工业为主,中西部地区可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其实,中西部地区无论在劳动力资源,还是在土地等市场资源方面,都比东部地区具有更多的优势。 3.推进农业现代化,释放更多的劳动力。解决企业“用工荒”的问题,需要国家的惠农政策从侧重于惠农向侧重于强农转变。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培育和壮大新型现代农民群体,让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通过深化土地流转制度,实施规模经营,提高务农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和比较效益,把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事实上,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口的转移和在城市中的集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4.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工开展培训,满足不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体制下,他们至少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相当一部分还具有高中文化知识,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可对他们进行更高技能的培训,以满足高端产业的需要。针对年龄较大的劳动力,由于他们文化层次较低,接受能力较差,特别是针对剩余的女性劳动力,应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实行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以满足低端产业的需求。建立农民工培训体系,加强校企培训合作,是缓解“民工荒”的长久之策。 5.由政府向农民工提供保障性住房,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享权利。“居者有其屋”是农民工进城并融入城市的必由之路。尽管政府正在采用保障房建设的方式解决低收入者居住的问题,但是,这些保障房只提供给城市的低收入者,而与农民工无缘。因此,为了解决“民工荒”的问题,让农民工融入城市,政府还需调整保障性住房制度,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样有条件享受政府提供的经适房和廉租房。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更多的保障性住房,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和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此外,政府还要为农民工提供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接轨,增加农民工在城市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同时,有关部门要解决农民工入户难、入住难、入学难等困难,给农民工营造归属感,使得农民工真正获得对城市的认同与融入,使其安居乐业成为可能。 注: ①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②详见萧琛等:《民工荒的原因、应对与劳工市场制度变革前景》,《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 ③参见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 《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中工网-《工人日报》,2011年2月21日。 参考文献: Bloom, D.E. & J.G. Williamson(1998),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2(3):419-456. Bloom, D.E. et al(2010), "The contribution of population health and demographic change to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Indi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8:17-33. Caroleo & Pastore(2010), "Structural change and labour reallocation across region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IEL Series in Labour Economics, Part 1, 17-47. Choudhry & Elhorst(2010),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India and Pakistan", Economic Systems 34:218-236. De la Croix, D. et al(2009), "Demographic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weden: 1750-2050",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31:132-148. Lee & Mason(2007), "Who gains from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Forecasting income by 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3:603-619. Lee, Mason & Miller(2001), Saving, Wealth, and Popu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son & Kinugasa(2008),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wo demographic dividend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9:389-399. Mason & Lee(2004), "Reformand support systems for the elde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pturing the second demographic dividend", China Centre for Economic Research, Peking University. 蔡昉,2010:《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第4期 王德文,2007:《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陈友华,2005:《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人口研究》第6期。 马瀛通,2007:《人口红利与日俱增是21世纪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王桂新 陈冠春,2010:《中国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人口学刊》第3期。 解保华等,2010:《基于Leslie矩阵模型的中国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预测》,《广东商学院学报》第3期。 袁志刚,2010:《关于中国“刘易斯拐点”的三个疑问》,《当代经济》第10期。 徐朝阳 林毅夫,2010:《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郭熙保,2008:《后发优势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 期。 郭熙保 黄灿,2010:《刘易斯模型、劳动力异质性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河南社会科学》第3期。 郑秉文,2010:《如何从经济学角度看待“用工荒”》,《经济学动态》第3期。 (作者:孟令国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香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