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非认知技能、心理特征与性别工资差距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经济学动态》杂志社 郑加梅 … 参加讨论
郑加梅 卿石松
    
来 源:《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7期
    关键字:性别工资差距 非认知技能 风险规避 工资议价 性别歧视
    人力资本与性别歧视是性别工资差距的传统解释因素。随着心理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非认知技能与心理因素成为性别工资差距研究的新视角,丰富和发展了学术界对性别工资差距成因的认识。非认知技能或人格特质,风险偏好、竞争态度和工资议价意愿等心理行为特征,对教育获得、职业选择和工资收入等具有广泛影响。大量证据表明,非认知技能和心理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工资回报存在性别差异,因而对性别工资差距具有潜在的解释作用。然而,实验研究与实际的经验证据存在一定的差异,非认知技能和心理因素对性别工资差距的解释程度没有一致结论。融合实验研究与劳动力市场调查研究优势,在统一框架中有效识别和测度非认知技能与心理特征对性别工资差距的贡献,是有待深入研究的发展方向。性别工资差距问题具有典型的跨学科属性,相关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对于开拓中国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的研究视野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学术界对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的研究兴趣日久弥坚,为解释其成因做了长期不懈努力。其中,人力资本理论与性别歧视(包括偏见和统计性歧视)是解释性别工资差距的经典理论,甚至性别隔离也可以从人力资本和歧视角度加以解释。分析方法大多遵循Blinder-Oaxaca框架,把性别工资差距分解为可以由禀赋差异所解释的部分和不能被生产力特征差异所解释的部分(通常被认定为性别歧视)。尽管对此研究范式存在持续的质疑,如遗漏不可观测的能力变量或心理偏好而不能准确识别或夸大性别歧视的程度。但直至心理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不可观测的非认知技能与心理特征才得以实现操作化测量,并应用于实证研究之中,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研究取得新的突破。非认知技能与心理因素的性别差异,对性别工资差距可以解释与不可解释的部分都提供了新的见解。
    性别工资差距问题最新的研究进展,来自于非认知技能对人力资本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得益于Heckman et al(2006)等学者的开创性工作,在继智力因素(IQ)、数学成绩等认知能力之后,非认知技能或人格特质也被引入经济模型。非认知技能这个术语是对应于认知能力而提出来,其概念内涵包括人格特质。而人格特质广泛认可的测量模型是“大五”(Big Five)人格模型,包括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或神经质和经验开放性。研究发现,与个人品质相关的自律、责任心和社交能力等非认知技能对教育获得、职业选择和工资收入等具有重要影响。其在理论上对工资收入具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非认知技能被认为是个体能力禀赋的一部分,与生产率直接相关,对工资水平的直接作用就体现为技能的市场价格。模拟的招聘广告和实地实验研究发现,雇主高度认可非认知技能的价值并把它作为雇佣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次,非认知技能是教育获得、职业选择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甚至对风险偏好等心理属性也具有重要影响,进而间接作用于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既然如此,非认知技能的性别差异自然也就会引起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遵循这一框架和路径,相关的经验研究利用非认知技能解释性别工资差距的成因和来源。
    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研究的另一进展,是引入心理属性和行为特征。经济学家很早就关注偏好和态度等心理特征属性对经济行为和结果的影响,但直至最近20年中心理学和实验研究的推进,心理因素才得以实现定量测量并纳入相关的分析中。实验研究证据表明,女性更加厌恶风险、更不喜欢或不适应竞争环境。然而,由于高收入工作的挑战性、竞争性和风险压力较大,不愿承担风险的劳动者自我选择进入稳定的低收入工作。因此,男女之间风险偏好和竞争态度的系统差异就会通过职业选择行为而对性别工资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即使在同一行业或职业内部,由于女性逃避竞争,甚至不愿积极参与工资议价行为,获得的收入也会较低。心理因素或行为特征的性别差异,为性别工资差距尤其是无法被传统的生产力特征变量所解释的部分提供了新的理解。就像Kanazawa(2005)指出的那样,如果内在的心理属性存在系统的性别差异,外在因素(如性别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综上所述,经济学领域的性别工资差距研究融合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从而拓展了研究框架,深化了对性别工资差距成因的理解。历经体制转型的震荡和洗礼,中国性别工资差距存在扩大趋势,已得到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共同关注,但跨学科视角的研究还相对欠缺。有鉴于此,本文旨在优化传统理论分析框架,梳理和总结非认知技能与心理行为特征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与解释力度,并批判分析理论与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与不足,以期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推动相关领域尤其是中国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的研究。此外,更好地领悟和理解性别工资差距的内在驱动机制,有利于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进一步理解性别工资差距的成因,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
    郑加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自贸区金融研究院,邮政编码:201209,电子邮箱:zhengjiamei725@163.com;卿石松,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邮政编码:200241,电子邮箱:qshisong@163.com。
    全文请阅读《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7期。
    

Tags:非认知技能、心理特征与性别工资差距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