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互联网时代的社区融合探索(3月31日)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要远离“喧嚣”,回归健康理性,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就是社区。可以预见,社区将从过去“小区”的概念逐渐转向像欧美稳定社会当中的“社区”的概念,社区将承载更多的功能,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细胞。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互联网金融组织,都有条件着眼全新的社区金融发展战略,努力弥补这一重要的金融“短板”。
互联网时代社区融合发展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社区融合有如下特点:一是开放,即构造多层次的平台经济与平台金融服务模式。二是多元,即产品与服务从单一与碎片化转向混业、综合与动态。三是智能,即充分发挥技术的驱动力,且自金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是融合,即出现多种排列组合的产融结合探索,如新金融+新经济、新金融+传统经济升级、传统金融+新经济、传统金融+传统经济升级。五是共赢,即金融与实体构建一个共享共赢的生态体系。六是持续,即体现为更合理的金融制度规则,实现商业金融原则,加上理想、道德、社会责任的融合。七是理性,即健康的金融文化与观念,不是人人都可做金融,金融并不是万能的。
在实践中,除了银行外,其他组织也在不断涉足社区金融领域。
社区合作类金融机构仍不可或缺。现阶段,我国的合作性金融仍是作为县域和农村社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宜将其一刀切式地打造为商业银行。在加快合作金融立法的同时,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和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性功能,另一方面需规范和支持各类民间非正规合作金融组织。
专业化的社区财富管理机构不断发展。现代家庭客户的理财需求通常包括未来的资产保值、减少风险、确保子女未来生活、合理安排支出、安排现金流等,财富管理机构正是根据家庭客户的这些需求,对各类金融产品进行定制和打包,以提供专业化的产品或服务。
社区保险或担保类机构不断发展。随着现代经济日益复杂化,人们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促使经济交易和人民生活能够顺利进行,出现了各类保险或担保类机构,旨在利用某种机制实现风险的分散化,降低交易成本。社区保险或担保机构,则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更关注地方客户的相关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社区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断发展。无论在商业金融为主的发达国家,还是在政府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各种形式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旨在由政府承担一定成本,且以金融方式满足特定对象的金融需求,实现政府政策目标。如在美国就有政策性的社区金融机构,为社区居民就业、消费、创业提供各种支持。
社区金融机构发展的动力,一是源自日益演变和扩大的社区结构与金融需求。二是来自金融业自身功能的优化改革。如根据监管的要求,条件成熟的银行可对信用卡、理财、私人银行等业务板块进行子公司改革试点,实现法人独立经营。三是在互联网时代混业经营趋势下,政策性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类金融组织的变革与整合。
互联网时代社区融合发展新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支撑下,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都可以着眼全新的社区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弥补这一重要的金融“短板”。
一是坚持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社区金融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独有的社区生态体系,社区的凝聚力更多通过线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互联网渠道只是线下社区金融建设的重要补充和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往往只有“小区”没有“社区”,金融机构布局社区金融,往往只想到“小区金融”。随着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社区将成为最重要的“细胞”,社区融合的潜力也会逐渐激发出来。
二是实行自营业务、个人平台业务、机构合作业务的三合一发展。依托日益完善的监管规则,在合规前提下,金融机构既可以围绕居民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也可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人之间的资源互换配置,还可发挥自身客户流量资源优势成为各类机构进行市场拓展的重要平台。
三是打造综合性的“专卖店”或“超市”。社区金融需要多元化的功能整合,既有传统金融服务功能,还可提供非金融服务,如宣传金融知识、举办消费者权益保护讲座等。此外,可以结合不同社区的需求特色,分别打造面向中高端客户的“专卖店”,以及面向普通公众的“超市”。对于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型金融机构来说,还可以致力于建设超级社区融合模式,面向城市不同社区进行服务整合,甚至在城市之间统筹资源。
四是推动建设信用信息支持系统。对于某些资源丰富、能够直接与小区物业合作开展信息收集的金融机构来说,可以独立推动市区信用体系建设;没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则可以集众人之力,或者作为大型社区金融组织的零售或外包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主体信息共享。在具体运作中,在不违反消费者信息保护原则的前提下,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直接进行软信息采集,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外部大数据信息的使用,最终为社区居民和其他主体,刻画更加全面的信用“画像”,由此为新型服务奠定基础。
五是从服务个人、服务生命短周期转向服务家庭、服务生命成长周期。社区最大的价值就是在时间、空间上获得延展,并依托家庭延续了人际关系。对于社区融合来说,不仅需要关注个人在特定时点的需求,更需要从家庭角度、从服务个人生活与成长角度出发,构建具有内生性的社区融合生态演化体系,在更广泛层面上达到各方参与者的共赢。尤其是从个人生命阶段性短暂的金融服务到周期成长性的消费服务,未来应以能否在整个生态体系内为客户创造基于生命周期的一系列的支持为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六是通过“好邻居战略”实现场景嵌入。社区居民除了金融服务之外,同样也有大量的非金融服务,包括养老、教育、医疗、慈善公益等,这些同样也能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比如在养老领域,保险、以房养老、融资就可以构造出新型的金融产品。通过结合移动APP等新的、居民友好型的交互界面,使得服务场景能够及时贴近每个人的生活,更智能地便利每个人的各种活动。
七是探索社区居民的合理参与机制。以美国的社区银行为例,其之所以能够有效扎根社区,除了法律和政策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许多社区银行的股东、管理者或员工来源于社区,对于社区有归属感和贡献愿望。除了商业性金融之外,国外的城市和农村社区一直都有合作性金融的发展空间,这给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即在法律合规的范畴内,我国互联网社区金融创新也可在众筹、合作性金融等方面大胆探索。
寻求社区金融与消费金融的创新融合
社区金融有众多的抓手可以介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消费金融的融合。消费金融的供给小于需求的“缺口”依然明显,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从供给角度来看,消费金融供给出现多元化的特征,但与此同时,仍需要差异化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避免恶性竞争,以及非理性消费的泛滥。
要实现社区融合与消费金融的结合,需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通过扎根服务社区,推动“被动式”的消费金融到“主动式”的消费金融。消费金融真正的价值在于消费,引领新的消费文化和消费金融文化建设尤其重要。要研究社区消费群体的不同特征,引领差异化、结构化创新。二是从“非理性扩张”的消费金融到风险可控、环境可控的消费金融。社区消费金融不能无原则地降低门槛,应提高风险容忍度,消费金融提供者需要有业务门槛、制度门槛和技术门槛;消费者也需要有门槛。三是从碎片化的消费金融到平台化的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无论从供给还是需求方面,未来做社区消费金融都不是简单的一个业务提供和需求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打造多方能够实现长期共赢的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消费金融还需抓住多个重点。一是从稳定时代的消费金融到大变革时代的消费金融。现在处于大变革时代,有一些不同的特征,比如风险不确定性、快速的社会结构变化、要素流动等。如何服务于动态变化的时代特征,需要消费金融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二是从标准化的消费金融到定制化、个性化的消费金融。金融产品最大的特征首先是标准化,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新技术的引入,如何实现定制、个性化,如何把过去只能限于高端客户的产品利用个性化的手段推向大众,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三是从局限于信贷类的消费金融到依托于金融基础设施的消费金融。当把创新点和布局的资源首先放在支付清算、大数据征信等基础设施的时候,其承载的金融人流、客流等零售金融产品自然而然就可以配置上去了。四是从“固定场景”的消费金融到“移动场景”的动态化、嵌入式场景的消费金融。目前,整个社会正在走向移动化、移动端,而现实当中又有大量的消费场景是松散的、零散的、不可控的,因此,借鉴大的趋势变化,未来应跟随社区人群的动态变化,形成真正嵌入式的场景消费金融。五是从单一的消费金融到“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的叠加。在国内,大量的中产阶层或者是中小企业主,消费需求与其财富管理密切结合在一起,二者有大量可供创新的空间。六是从单纯线上或者线下的消费金融,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金融。无论在产品方面,还是在风险控制方面,都应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载《中国农村金融》2017年第3期)
Tags:杨涛,互联网时代的社区融合探索3月31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