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时代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健康和知识的积累过程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少年儿童时代为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打下了基础,这个阶段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经历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和生活质量有关键性的作用。在研究受教育、就业、政治参与、养老等方面的性别问题时,不能不考虑在少年儿童时代存在的性别差异,审视女童在教育和健康方面是否能够得到和男童一样的发展。
在历史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男女儿童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一般来说,男孩都能受到相对较高的教育,在营养和疾病治疗方面可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这种状况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分析了我国现有最新的数据以后我们发现,在少年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方面依然存在着性别差异,尽管不是普遍存在,但在一些地区和某些方面还是比较严重的。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青年在步入社会、参与政治和经济活动时存在竞争条件和竞争能力上的差异,致使妇女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讨论我国当前的男女平等问题,也应当从少年儿童阶段的性别差异寻找根源。本文主要根据现有数据和文献,分析我国少年儿童在受教育和体质营养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
一、少年儿童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
人口受教育水平是衡量人口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它从一个方面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国力。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使人口文盲率从新中国初建时的80%左右下降到2000年的9.08%,教育部门统计的全国小学入学率已经高达99%。这说明我国在发展初等教育和扫除文盲方面的成就十分显著。但是,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我国的中青年人口中还有一部分文盲,15-39岁的文盲总数为974万多。由于某些地区存在高报受教育程度的情况,实际的文盲人数可能更多。
中青年文盲的形成,多数是起始于小学。不少调查发现,我国虽然有较高的小学入学率,但一些地区、主要是边远农村地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小学生辍学现象。有一部分农村少年儿童,虽然上了学,但没有完成学业,特别是没有完成小学的学业,这使他们的读写能力都受到影响。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小学辍学人口占15-19岁人口的9%左右,其中87%在农村。如果他们生活在较为封闭的农村从事农业劳动,较少接触外界、较少参加社会活动,社会交往圈也比较小,那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文盲。结果是扫盲使得老文盲脱盲了,但同时又出现了新文盲,无法彻底消除。与男性相比,农村妇女往往更少与外界交流,因此她们成为文盲的可能性就更大。
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对劳动力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在初级教育阶段打好基础,会使青年人在寻求个人发展的路途中失去很多机会,还可能影响其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机会和能力。
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生活质量。不少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水平和生育偏好、与健康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与个人的健康知识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高度相关。在这种相关关系中,初中毕业通常是一个分界线,即初中毕业或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与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群相比,在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
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事业发展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成员和子女。有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子女也会相应地受到较好的教育,母亲尤其会对女儿有更显著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还对婴幼儿的健康有直接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母亲,她们的子女患病和死亡的风险相对较小;还有研究发现,受过较好教育的子女在照料老人和与老人交流方面会做得更好。
因此,少年儿童完成9年义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考察有关教育指标的完成情况时,目前国际上多考察性别平衡情况,即考察在某项目标的完成方面,男女之间是否有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发布的有关社会性别和全民教育的全球监测报告中,分析了1990-2000年各国发展趋势,认为中国在2000年已经在初级教育层次达到了性别平衡(即在初级教育阶段没有男女差异),但对中国是否能够在2015年达到中级教育的性别平衡还有疑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
以下我们主要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研究我国6-14岁少年儿童中完成学业情况和在校情况的性别差异。由于我国一般儿童都在6、7岁上小学,且大部分地区都是实行小学6年、初中3年的学制,因此,除了少数已经初中毕业以外,6-14岁少年儿童大部分都应当在校。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指标是年龄为6-14岁人口的分性别在校率。主要数据来源为人口普查全国汇总数据表、各省汇总数据表(缺青海省)以及国家统计局提供的长表抽样数据(因为只有长表提供了学业完成情况的信息);此外,还参考了2002年《中国教育年鉴》的统计结果和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下如果没有特别注明,则数据来源为人口普查结果。
讨论教育问题,最基本的一个指标是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我国在小学学龄儿童入学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65年的84.7%上升到1985年的95.9%,此后一直缓慢上升,2000年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9.1%,而且男女之间几乎没有差异(中国教育年鉴,2002年,91页)。观察近10年的小学入学率,男童入学率自1994年起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始终保持在99%左右;女童入学率的变化速度最快,已经接近总的入学率,可以说1994年以来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的增加主要是女童入学比例提高引起的。从近10年的小学入学性别差距情况看,小学教育的性别差距已经逐渐缩小,虽然女童入学率始终与男童有差距,但已经缩小到几乎微不足道的幅度,可以认为已经达到了性别平衡。
除了入学率之外,在校率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表明入学以后稳定在学校中的人口比例。根据我国第四次、第五次两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少年儿童在校状况在10年间也有非常显著的变化,2000年全国的6-14岁少年儿童平均在校率已经达到94%,比1990年高了13个百分点(见图1、附表1)。不过可以看出,1990年各年龄的男女在校率有明显的差距,女童在校率一直低于男童在校率,到2000年时男女差距已经显著缩小,说明我国在缩小男女差距方面作出了努力并取得了成果。但在14岁组有比较明显的问题,男生有近14%、女生有近18%不在校,且分别有0.6%的14岁男性和1.1%的14岁女性从未上过学……
全文阅读 文章出处: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