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从结构入手降低企业负债率和债务风险

http://www.newdu.com 2018/5/8 学习时报 潘文轩 参加讨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企业债务快速增长,造成企业的负债率不断攀升、债务风险持续积聚。随着近两年去杠杆的推进,企业负债率出现由升转降的迹象,但债务水平仍处于高位,降杠杆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我国企业债务风险较高,不仅是因为债务相对规模较大,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债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债务高度集中在某些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杠杆率分化明显等方面。
    当前企业负债率偏高,债务风险隐患较大。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负债率(即债务余额占GDP比重),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快速提高,从2008年的12月的96.3%一路攀升到2016年6月的166.8%。在此之后,受益于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企业负债率开始由升转降,到2017年末回落至156.9%,相比最高值已降低了约10个百分点,但依然远高于90%的国际警戒线。另外,我国企业债务在债务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底我国企业债务占非金融债务总额的比重高达65%,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由于企业债务增长快且占比高,使得企业杠杆率上升成为推动我国全社会杠杆率攀升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企业负债率长期偏高,与股权融资市场不够发达有密切关系。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股票市场功能逐步完善,股票融资规模持续增长,但股权融资相对规模依然偏小,企业总体而言主要还是依靠负债方式融资。另外,城镇化加快推进引致的投资需求扩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出台的刺激政策,通过叠加效应驱动企业债务快速增长,使本已偏高的企业负债率在2008年后继续不断攀升。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负债率大幅提高的同时,企业的投资效率和盈利能力却在一定程度上趋于下滑。以非金融企业盈余占增加值比重衡量,该指标值从2008年的45%下降到2015年的41%,降幅较明显。这表明企业是在逆势加杠杆,偿债能力总体上趋于弱化,导致债务风险变得更为严峻。
    结构性矛盾是企业债务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我国企业债务问题,不仅是一个总量问题,更是一个结构问题。企业负债率高、债务风险大是从整体上而言的,具体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与不同类型债务,情况各异。
    企业债务的集中度较高。企业债务在各行业的分布很不平衡,高度集中在资本密集度较高、以投资驱动为主的一些产业,包括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2017年,上述四大行业债务在全部企业债务中的占比超过了50%。然而,这些行业的债务产出比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在2008年后快速上升,表明其债务偿付能力不容乐观。从所有制角度看,企业债务分布失衡现象也较突出,国有企业所占比重相对偏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工业部门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产出中的占比仅为25%,但在债务中的占比则达到了42%。
    债务率的分化格局较明显。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迅速攀升,至于非国有企业,其债务水平不仅未出现提高态势,还在一定程度上趋于下降。我国企业负债率的提升,实际上是由国有企业负债率上升所造成的。国有企业债务高企的成因比较复杂,从体制上看主要归因于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信贷配置存在所有制偏向等。而在国有企业中,产能过剩行业中僵尸企业的杠杆率又显著高于其他企业。此外,大中型企业的负债率比小微企业高出不少,这与不同规模企业债务融资的难易程度有密切关系。
    债务来源结构呈现新变化。长期以来,银行贷款在我国企业债务中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但自2008年以来,随着债券市场加快发展,公司债券在企业债务融资中的份额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作为规避金融管制与推进金融创新双重作用的产物,影子银行信贷规模也在持续扩张。受此影响,在金融危机后的9年中,企业债务中的银行贷款比重从70%以上跌至61%左右,而公司债务、影子银行信贷的份额则分别提高了约16%和20%。由于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潜在风险较高,其占比的提高可能会抬升企业债务的总体风险水平。
    分析我国企业债务问题,还需要关注宏观负债率与微观负债率变化不一致的现象。在度量我国企业债务水平时,出于国际可比性考虑,多使用债务余额占GDP比重这一宏观负债率指标;但如果用微观负债率(即资产负债率)指标进行考察,会发现其与宏观负债率变化趋势不一致。虽然金融危机后企业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但企业资产负债率则是下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直接原因,在于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趋于恶化,导致资本产出比快速上升,且其增幅又大于资产负债率的降幅。进一步探究,资本使用效率恶化的根源,又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结构扭曲。
    按结构性降杠杆思路继续降低企业负债率和债务风险。分析我国企业债务的现状特点可以看出,降低企业杠杆率和债务风险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落在国有企业、僵尸企业、投资驱动型产业及影子银行信贷上。针对企业负债的这种结构性特征,今后一个阶段,需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的“结构性去杠杆”思路,明确主攻方向、实行分类施策、提高政策针对性,从而更有效地降低企业负债率、化解债务风险。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降杠杆。在国企中积极开展“两金”压控工作,促进应收账款回笼、清理低效无效存货,在此基础上加快资金周转,增强企业偿债能力。引导国企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开展债转股,将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高负债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加强对国有企业降杠杆的绩效考核,提高负债率控制指标在国企业绩考评体系中的权重,对负债率上升过快的企业进行约谈。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宽股权融资来源渠道。
    积极稳妥推进僵尸企业债务处置。完善僵尸企业的认定标准,提高识别僵尸企业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对于僵尸企业,要坚决停止发放新的贷款,同时严禁实行市场化债转股,以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对于尚有再生希望的僵尸企业,可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帮助其解困;而对于无救治希望的僵尸企业,应果断实施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避免债务风险蔓延积累。另外,要注意做好僵尸企业职工的安置工作。
    控制投资驱动型产业的债务增长。适度放宽社会公用事业对民间资本的准入要求,在收益率良好的项目中推广实行PPP模式。交通运输业要避免脱离市场需求的投资扩张,建立更有效的债务约束机制,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偿债能力。严格执行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政策,严禁变相放宽贷款条件,引导房地产企业探索资产证券化,鼓励其通过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途径转向轻资产经营模式。
    严控影子银行信贷风险。进一步强化对各类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提升影子银行的透明度,规避影子银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提高正规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加快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创新,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影子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
    为了建立起防控企业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还应着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减少信贷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干预,积极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高资本产出效率。

Tags:从结构入手降低企业负债率和债务风险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