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基于中国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预测数据,利用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指标及分解方法,测量2010~2050年初婚市场上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强度,分解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以35岁未婚女性人口为基准测算的2010~2050年中国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处于2.1~3.1之间,远高于1的水平,总体呈减弱趋势。其中,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因素加大了未婚男性婚姻挤压,但这种影响呈减弱趋势;未婚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缓解了未婚男性婚姻挤压,但这种影响呈加强趋势。这说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从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两个方面共同促进中国未来婚姻市场上性别均衡。另外,时期分析和队列分析都发现,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快速上升;大龄未婚男性,尤其是农村地区,婚姻挤压非常严重。
【关键词】未婚男性 婚姻挤压 婚配性别比 全面两孩 未婚比例
【作 者】于潇,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祝颖润,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梅丽,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期刊责任编辑】朱萍
【文摘】
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不仅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且直接影响未婚男女的现实生活。影响婚姻挤压的人口学因素主要是婚龄期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其中,婚龄期人口性别结构主要受同队列出生人口性别比、死亡率的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婚龄期人口年龄结构主要受出生人口数量变化、死亡率的累积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对中国男性婚姻挤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男性婚姻挤压主要是由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和年龄结构波动共同造成的。
婚配性别比是测度婚姻挤压强度的主要指标。常用测度婚姻挤压强度的指标主要是各种性别比。Jiang等构造了一个婚配性别比指标及其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分解模型,该婚配性别比的构造思路是选取某个年龄的女性为基准,根据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构造一个加权平均值,其优点是综合考虑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由于该研究没有区分人口的婚姻状况,无法区分未婚、已婚和离异丧偶男性所受到的婚姻挤压程度有何不同;而且在不考虑死亡率的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该研究结果不随队列人口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无法区分不同年龄段未婚男性人口所受到婚姻挤压强度。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和城乡差异。Jiang等研究发现,如果只考虑未婚人口,那么中国男性婚姻挤压更严重。郭志刚、邓国胜指出,在不考虑再婚的前提下,如果婚姻市场上出现未婚男性婚姻挤压,那么未婚男性婚姻挤压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剧,在大龄时会很严重。另外,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果臻等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未婚男性受到婚姻挤压较城镇未婚男性严重得多。但这些研究都没有说明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年龄差异和城乡差异到底有多大。
如果出生人口规模相对稳定,则性别结构是影响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主要因素。如果出生人口波动(增加或者减少),则年龄结构成为影响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下,出生人口规模增加,有利于缓解累积的婚姻挤压;如果出生人口规模减少,则会加剧婚姻挤压。鉴于此,本文尝试剥离经历过婚姻的已婚、离异和丧偶人口,以未婚人口为研究对象,根据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通过构造一个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指标和未婚男性过剩比分解模型,定量测量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强度,分解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对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影响。本文试图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在充分考虑全面两孩政策的基础上,预测2010~2050年中国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强度及其变化趋势。(2)从队列视角和时期视角分析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年龄差异和城乡差异。(3)分解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对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不同作用。本文希望通过这些分析,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年龄差异和城乡差异,对未来中国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变化趋势有一个基本判断。
本文基于中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其预测数据,剥离经历过婚姻的已婚、离异和丧偶人口,以未婚人口为研究对象,利用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指标和未婚男性过剩比的分解模型,测度2011~2050年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强度及其变化趋势,从队列视角和时期视角分析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年龄差异和城乡差异;分解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对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影响。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10~2050年中国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非常严重。以35岁未婚女性人口为基准测算的2010~2050年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处于2.1~3.1之间,远高于1的水平。其中,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因素增加了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强度,而未婚人口年龄结构因素减缓了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
第二,2010~2050年中国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呈波动趋势。2010~2021年中国未婚男性过剩比呈减弱趋势,主要原因是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因素在减弱。2022~2033年中国未婚男性过剩比呈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未婚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的负作用在逐渐减弱。2034~2050年中国未婚男性过剩比呈减弱趋势,主要是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因素的影响减弱与未婚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的负作用增强共同造成的。
第三,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加剧,尤其是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最严重。队列分析发现,2000年出生队列人口中40岁时未婚男性过剩比达到3.39。时期分析发现,2035年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最高,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强度最大。
第四,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中国未来婚姻市场上性别均衡。未婚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主要受出生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变化的影响。一方面,全面两孩政策会抑制对胎儿性别的选择,有利于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对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均衡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总量明显增加,特别是二孩出生人数明显增加,比重继续上升,2017年二孩出生人数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的同时,增加出生人口数量能够增加出生女孩的数量。因此,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从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两个方面促进未来婚姻市场上男女“供求”均衡,也有利于缓解中国过去若干年由于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和年龄结构波动累积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首先,中国各级政府应积极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降低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鼓励家庭按政策生育,增加出生人口数量。其次,进一步实施性别平等政策,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强化“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念,使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更加均衡。再次,全社会都应重视大龄未婚男性结婚难的问题,特别是关注农村未婚男性结婚难的问题。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必将有一部分农村未婚男性孤独一生。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终身未婚男性的养老保障问题,并从现在开始将这部分群体逐渐纳入各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其年老阶段做好准备。
本文还存在一些局限性。虽然中国未来婚姻市场上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强度较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婚姻挤压的影响,夫妇年龄差呈现拉大的趋势,现实生活中夫妇年龄差不会局限在-1~5岁之内,婚配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未婚男性的择偶圈,缓解了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陕西省的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与全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结果会有一定的误差。另外,受死亡率性别差异的影响,丧偶女性人口相对丧偶男性人口较多,本研究只考虑了初婚市场上的未婚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现实生活中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强度。未来如果能够获得全国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数据及离异和丧偶人口的相关数据,有望继续完善中国男性婚姻挤压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