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流经济”要素 驱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引领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要求。当前淮安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撑。今年2月,省委立足全局、系统谋划,提出淮安可以建设航空货运机场,为我们发展枢纽经济指明了方向。5月2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调研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工作时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总部经济等,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在淮安即将步入高铁时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确立的背景下,发挥枢纽经济强大的助增长、促转型功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资源和持久动能,势必成为打造淮安经济升级版的战略性选择。
枢纽经济是借助交通、物流、信息等枢纽平台载体,以聚流和辐射为特征,以优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时空配置为手段,重塑产业空间分工体系,提升地区发展能级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一方面,淮安打造枢纽经济势在必行。有利于培育扩大开放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发挥流量经济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更新的特质,形成并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发展,加快区域产业体系重构;有利于改变城市依赖产业空间布局发育成长的传统模式,实现换道超车、后发先至。另一方面,淮安打造枢纽经济现实可行。淮安作为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交汇点,经济区位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广阔;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逐步确立,“空铁水公”相互衔接,要素流通便利快捷;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具备了承载集散各种流量要素的能力。通过立足现有优势、挖掘内在潜力,完全能够形成具有淮安个性特色的枢纽经济发展模式。淮安将抓住用好战略机遇,以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为先导,以提升枢纽设施功能和建立枢纽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构建交通枢纽基础设施网络、枢纽经济服务平台和枢纽经济创新体系,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加快演进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首先,以枢纽设施建设为基础。确立创建国家级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开展机场总规修编,启动机场扩建工程,加快推动空港产业园建设,建立健全口岸通关功能,提升保税加工、保税仓储、进出口贸易能力。大力推进高铁站综合枢纽建设,尽早建成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铁,争取宁淮铁路早日开工,加快形成米字型枢纽。全面加快张福河、金宝航道升级改造,推动淮河入海水道叠加二级航道建设,加速疏港公路、铁路和货场建设,形成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综合集成优势。
其次,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支撑。依托淮安机场枢纽建设空港产业园,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电子商务等核心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及花卉种植、鲜活水产品养殖等支撑产业集群,培育临空高科技产业、临空现代服务业等带动产业集群。依托东站高铁枢纽,建设高铁商务区,重点发展物流、商务、商贸等核心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助力现代产业发展的专业服务功能。依托淮安港枢纽,发展航运物流、集散分拨、仓储配送等高附加值产业,构建现代化综合性的内河航运体系。
再次,以构建服务体系为内核。深刻把握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枢纽经济的发展规律,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建设智慧枢纽系列服务平台。以集电子口岸、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加快引进和打造各类商品交易网络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港货匹配、运力优化、运输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信息、数字认证、电子支付等专业性服务。
此外,以产城融合发展为指向。坚持机场带动物流、物流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城市的发展思路,融合集约、智能、绿色发展理念,合理划分空港、产业、居住、生态等功能区,建设高水平临空产业集聚示范区和高颜值现代航空都市示范区。以打造高铁枢纽为支点,促进“流经济”要素集聚,建设集交通枢纽、商务办公、商业贸易、文化娱乐、生态居住等功能多元复合的综合商务区。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配合、公共服务配套等,推动各枢纽经济区与主城区协同并进,实现港产城整合发展。
最后,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市情实际的体制机制。加强与国内物流、电商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设立枢纽经济发展基金,支持重大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推进列入国家试点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先保障交通、物流、商贸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用地,对于重大产业项目用地给予倾斜。制订高层次人才奖励激励政策,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为枢纽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作者为淮安市市长)
Tags:集聚“流经济”要素 驱动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