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盼:拉动公共消费关键在“精准”
作者:林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社会科学报》第1744期第4版
“公共消费”一词,从2020年开始受到世人瞩目。“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各地也针对公共消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是消费券的发放,领取消费券的居民或游客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在指定商家进行消费,享受折扣。当然,发放消费券只是公共消费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公用事业等各个领域,我们都可以享受到公共消费带来的福利。
所谓公共消费,是指由政府或非营利性机构承担费用,向全社会提供的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包括政府自身消费(行政开支)和社会性消费。近年来,我国公共消费的支出规模逐年扩大,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通过公共消费的投入,消费者的经济负担相对减轻,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增长。目前,我国虽然在疫情防控上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消费率持续偏低的情况并未改变,疫情冲击造成居民消费愈发疲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维持负增长局面,这对于实现提振经济、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极为不利。因此,增加公共消费的投入,是提高需求侧管理水平这一题中应有之义。
既然公共消费的作用如此重要,是否可以无限度地增加公共消费的投入?当然是不行的。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非营利性机构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经费,是公共消费的主要支撑力量,而这些资金本身是有限的。且由于疫情的影响,政府财政面临巨大压力,不少非营利性机构也出现经费短缺的情况,将资金过度投入到公共消费之中,会大大超出财政的承受能力。因此,有关部门在倡导公共消费之时,所采用的都是“合理增加”这一说法。
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使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关键应落在“精准”二字,通过提高支出效率的方式,让公共消费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具体而言,政府应当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了解消费领域的短板瓶颈以及制约消费者“舍得花钱”的核心问题。调研工作可以由政府委派人员进行,也可以与专业的数据平台合作,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支持,实时追踪公共消费的使用情况,政府能够借此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及时对政策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有效促进居民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能否以“知己知彼”的态度处理公共消费,是决定需求侧管理能否踏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之前被广泛使用的消费券,在短暂地刺激居民消费之后,很快便出现了后劲不足的问题。不少人批评消费券“口惠而实不至”,主要原因正是在于“精准度”不足。在消费券的发放过程中,商品的类别缺乏清晰定位。一些刚需商品借助消费券的“东风”,迅速被放入了消费者的“购物车”。但购买这些商品只是一种短期消费,消费者利用消费券完成购买之后,此次消费行为即已结束,并未起到持续性刺激消费的作用。同时,很多消费券的发放属于跟风行为,商家对消费券制订了期限、范围等约束条件,使消费者即使拿到了消费券,也难以有效地用券消费,反而无法用脚投票,不能用券去购买心仪商品,造成消费需求和实际购买之间的“错位”。久而久之,消费券的刺激效力必然逐渐弱化。
由此可见,像消费券发放这样的公共消费应当对商品、商家和居民的消费欲望进行精准识别。像文化旅游、娱乐健身、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较多的关联行业,且可以长期消费、固定消费,理应成为消费券发放的主要部门。同时,采用数据追踪方法,对商家修改消费券使用规则,甚至变相加价的行为进行监督,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此外,对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前预判,通过算法支持了解消费者的兴趣和品类偏好。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券的设计达到预想目标,不至于出现成本增加、资源浪费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如何增加公共消费的问题上,不能以“大水漫灌”的姿态加以处理。各级政府和机构应当精心策划,先期预判,尽可能将公共消费花在点子上。首先就要提高施策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精心设计和管理公共消费的内容和流程,坚持结果导向、注重施政效果。尤其是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支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充分了解到消费者的心态和偏好,提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使他们愿意消费、满意消费。总体而言,公共消费的增长应当量力而行,精准施策,千万不能搞成“大呼隆”。
(编辑、审校:张佶烨)
Tags:林盼,拉动公共消费关键在“精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