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会计与审计 >> 正文

基层央行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对内部审计质量影响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区域金融研究》2012年第9期 佚名 参加讨论

摘要:随着央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和发展的深入推进,对基层央行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基层央行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现状出发,分析其对内部审计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探讨加强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建设、促进审计质量提高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是提升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建设,才能为审计质量管理带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注入富有活力的管理机制,最终达到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效果。近年来,基层央行积极探索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途径,取得一定效果,但与现实需要仍有一定差距。本文试从基层央行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现状出发,分析其对内部审计质量所造成的影响,就加强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建设、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作探讨。
    一、有关概念及内涵
    (一)胜任能力
    
依据《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是指内部审计师应具有履行各自职责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03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等标准,规定了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学识和业务能力,遵循职业道德,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并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还结合我国内部审计实际情况制定行为规范。审计人员所具备的胜任能力应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二是具有面向未来的积极态度及服务理念;三是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
    (二)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即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及其结果的公允性。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最新制定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组织体系下,内部审计质量通常指内部审计业务开展及项目管理的规范程度、各利益相关方对内部审计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运营的情况。
    二、基层央行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现状及其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自1998年央行系统内部审计部门设立以来,审计队伍和人员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基层央行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瓶颈。
    (一)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度、质量以及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发挥
    
基层央行的审计人员有的是从一线业务人员中选拔出来,有的是大学毕业生入职后直接从事审计工作,有的是从基层单位(部门)领导岗位上转非职务后调入,有的是在内部人员调整过程中筛选安置到内审部门。从总体上看,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以经济、金融专业为主,缺乏审计、基建、会计、法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复合性理论知识和人才,基本能完成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工作,习惯机械性操作,只求做到内审不出差错,不发生问题,属于“守业型”,而非“开拓型”。对于内审转型与发展所要求的绩效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信息安全审计等,则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而难以完全开展,从而影响审计质量,没有充分发挥内审“监督、评价、咨询、服务”的职能。
    (二)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存在欠缺,影响了内部审计业务开展及项目管理的规范程度
    
基层央行现有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中,专业技能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不具有内部审计执业资格,甚至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缺乏基本的审计专业技能,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习惯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收集整理大量的基本情况和数据之上,较少采用风险导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剖析审计事项,找出存在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结果是审不透查不深。部分审计人员的调查、评估、分析和研究能力比较薄弱,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差,得出的审计事实经不起推敲、结论不够准确,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评估审计、绩效审计等前沿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审计意见和建议就事论事、大而化之的较多,有的属于“正确但无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发挥不够。
    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决定着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和收集审计证据的效率和效果,专业技能高、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更可能找到审计风险高的领域,降低审计的风险,提高审计的质量。而专业技能和经验的缺乏和职业判断偏差,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审计成本,也容易形成错误的审计意见,从而导致低的审计质量,甚至形成审计风险事件。
    (三)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有待提高
    
“独立、客观、正直、勤勉、廉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密”等,是内部审计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基层央行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中,由于审计人员多重角色的冲突导致自我控制能力欠缺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是由于内部审计的职责与整个组织有关,涉及的层面广泛而复杂,审计人员须对管理层、被审计单位及自己的部门负责,身兼多重角色,且角色间往往又相互冲突,使其承受多角色压力。如审计人员在本行行长领导下开展内审监督工作,是各部门的监督主体,但又是本单位领导者领导的客体,与被审计对象在本单位处于平行地位。内审部门审计人员个人岗位变迁,年终考核,职务、职称升降等又具有非独立性,在经济上、组织上、人事上内审部门也与被审计对象存在着根本的、不可回避的利害关系,在这些特定的环境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面临着多重角色的压力考验,有的审计人员在遭遇多重角色冲突时,没能正确处理好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难以坚持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风险意识弱化,对审计发现问题和风险的揭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多角色冲突进行妥善权衡处置后的结果,其客观性、独立性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主观自觉性。
    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理念的淡化,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在履行内审监督过程中难以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放弃为内部审计事业积极奉献的精神。对发现的审计问题或违纪违规事项,不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不掺杂个人主观意愿、不偏不倚地进行问题定性以及发表审计结论,甚至出现收受被审计单位贿赂、以牺牲一方利益为条件而使另一方受益的现象,做出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职业判断,导致审计信息失真,审计风险增加;容易导致组织决策层对组织内部控制管理活动各方面潜在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做出错误的判断,给组织的依法高效履职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埋下了潜在的危机。
    (四)审计人员创新能力有所欠缺
    
从基层央行实际情况看,部分审计人员工作理念仍未突破传统审计模式的制约,仍停留在以查错纠弊为目标的合规性审计阶段,停留在不合时宜的观念中,缺少创新意识。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新型审计知识、理念学习领会不到位,存在一知半解现象,工作中仍然按习惯思维开展审计检查,审计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二是以应付式的态度从事审计工作,按部就班开展工作,为完成审计任务而审计,较少主动思考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探索问题出现的原因,运用创新思路予以积极有效解决。三是综合分析能力欠佳,难以根据审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深入的总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建议,难以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来收集、分析、利用信息并用之于预测、决策等工作中。
    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维僵化,拘泥于条条框框,缺乏创新意识,将使基层央行内部审计发展步调跟不上时代脉搏,跟不上中央银行组织治理和运营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达不到既定的审计质量标准要求,难以体现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的宗旨。
    (五)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评估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缺失,导致胜任能力约束缺乏刚性和力度
    
从1947年的《内部审计师责任阐明书》到2009年《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框架》,乃至国际内部审计研究基金会(IIARF)2011年发布的《2010年全球内部审计调查》,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央行系统内部审计机构设立较晚,目前尚未建立起对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进行定期评估的机制和审计责任追究机制,基层央行现行的审计考评体系又存在着设计不够科学、考评结果与奖惩措施不紧密等问题,导致考评效果不明显,尚未对提高审计质量总体水平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评估机制的缺失,导致审计人员在专业技能水平持续成长、保障内审独立性和客观性、培养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特别素质和助推审计职业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失去应有的压力和动力,导致基层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出现“滞长”现象。审计责任追究机制缺失,结果是导致审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风险意识,对审计人员约束乏力导致审计行为不规范,对审计质量承担责任约束缺乏刚性和力度,容易出现审计过错影响审计质量,使内部风险的防范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审计质量监督出现死角。
    三、加强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建设、促进审计质量提高的途径
    
在新形势下,提升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是实现审计工作转型、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提升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促使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职业道德和实际准则来实施审计,全面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审计成果质量,适应基层央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和发展要求。
    (一)努力改善、优化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
    
1.坚持审计部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避免将胜任能力不足或其他部门不想要的人员安置到审计岗位,从而造成队伍素质的“先天不足”。通过准入制度,逐步充实和调整内审人员的结构,形成一支精干高效、各有专长的内部审计队伍。
    2.提高审计职业吸引力。根据马斯诺需求理论分析,审计人员主要的需求是获得新生和实现个人价值,给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以充分的职业尊重和报酬,用事业留人,让审计人员充分发挥价值,是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审计队伍和激励审计人员的必要条件。
    3.建立审计人才库,形成人才梯次。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着手,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后继审计人才,把掌握多学科知识、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内部审计部门,促进审计质量管理的需要与审计人员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基层央行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内外融合与匹配。
    (二)强化专业技能培养,确保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持续提升
    
1.加强审计业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一是完善审计人员定期轮训机制。通过开展专业培训、以查代训、参加其他部门的业务学习或业务轮岗等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学习,坚持培训与实践练兵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审计人员知识、技能的全面更新和拓展,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提高专业技能。二是增加横向、纵向交流学习机制。通过开展异地交叉审计、上级行抽调审计、组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到先进单位考察学习、选送审计骨干到院校深造学习等方式让基层内部审计人员有机会走出去,不断开拓内部审计人员视野,增长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锻炼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
    2.倡导“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审计人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鼓励审计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参加CIA考试等执业资格考试。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内部审计准则和先进内部审计经验,及时了解、掌握国际国内内部审计发展新方向、新理念。
    3.加强对审计人员特种技能的培养、锻炼及提高。一是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性和洞察力。面对审计材料,能学会从何处找到切入点,知道从哪方面着手可以有效地取得对问题正确判断的依据。二是培养审计人员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是合格的审计师需要掌握特种技能,有助于提高审计成果。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技巧,确保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与被审计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被审计人的抵触情绪,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判断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析判断,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更需要从问题的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1.净化审计行为环境。审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审计职责道德的好坏。积极培育自觉、自发进行自我管理的环境,提高职业道德风险防范意识与抵御不良社会风气诱惑的自觉性,净化审计从业环境,创造适宜的审计工作条件和环境,促使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真正成为内在要求、惯性思维和行为习惯,自觉履行应尽的职务义务,增强自我约束和风险防范能力,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2.加强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审计实践证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专业胜任能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审计工作实践中,体现在审计工作质量上。一方面组织上要对内部审计人员不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强廉洁从审意识,不断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审计人员正确领会和掌握“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等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培养一支业务精、原则性强、职业道德水准高的审计队伍,以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努力培育审计人员的创新精神
    
结合基层央行实际,从组织内部审计监督的战略发展角度来看,应立足长远,改革现有的审计教育培训模式,建立刚性的培训和终身教育机制,采取年度培训和年度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以执业资格认证为中心的审计人才选拔机制;从审计部门和人员来看,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明显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唯有以创新为动力,自我加压、自主创新,才能在创新中推进审计事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树立有所作为的理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改进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期基层央行审计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和方法体系,以适应审计工作转型与发展的需要,实现审计质量的跨越式提升。同时,制定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发审计人员的创新精神,综合运用物质、精神和荣誉激励等手段,有效激发审计人员的竞争意识,创新变革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五)建立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评估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1.以贯彻实行中国内审协会《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方法(试行)》为契机,探索建立基层央行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定期动态评估机制。基本原则是以《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框架》和国内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为标准,采取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相联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岗位、级别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工作业绩和创新潜在能力,以职业道德、准则依据、内审流程和体制执行为基准展开评估,以此作为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主要评判依据。
    2.建立健全审计人员考核、激励和保障机制。一是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办法。明确审计人员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等,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进行考核,奖勤罚懒,与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个人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二是定期开展审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以优秀内审项目为基础,以点带面,创精品审计项目,加强对审计报告、审计档案进行集体评比,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审计工作内容和方法,以此推动审计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加强审计质量责任监督和管理。实施动态监控,对不顾审计风险、工作不负责任而产生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对达不到要求甚至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员提出警告甚至使其退出审计队伍,提高对审计人员的约束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魏茹.基层央行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1(10).
    [2]司芙玲.完善央行内审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6).
    [3]胡茂莉.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方法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
    [4]谌小红,刘正军.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研究[J].会计之友,2009(5).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方国志等)

Tags:基层央行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对内部审计质量影响探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