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宇:京津冀打造新三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因此,未来的投资方向也应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随着“一带一路”路线图的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纲要也箭在弦上,发布在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并列成为顶级国家战略。
事实上,在刺激国内经济需求层面,本届政府的思路已然清晰,即通过“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实践建立起未来深度城市化的梯次范本,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产业重新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效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引导和公共产品提供方面的重大作用,从而破解发展断裂带下增长动力的缺失。
在东部沿海的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区域处于发展最不平衡而环境问题又最为突出的尴尬境地。
从城市群的产业带动性和辐射效应来看,北京对于天津和河北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辐射效应,相反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北京由于是首都,其经济规模和政治地位使得人才、资源逐渐向其集中,形成了一个要素“黑洞”,但资源生态环境难以承载重负,也形成了严重的“城市病”。而发展的不平衡,又使得三个区域在GDP锦标赛中存在重叠的发展战略,而缺乏互补性和协调性。
从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来说,雾霾不仅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问题,也是整个华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东部的问题,必须从大区域的角度来解决,也必须加快推动形成生态的共同体。因此未来推进京津冀三地区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去年初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的核心背景。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好的顶层设计,在于从更高的层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今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定调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方法。
具体而言,目标上是要通过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思路上则坚持改革先行,有序配套推出改革举措。方法上,明确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
那么,在这份尚未正式面世的纲要中,究竟可能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根据有关报道,即将出台的《纲要》对原来京津冀三地上报的“北京四中心、天津四中心、河北五中心”定位进行了较大调整。除了北京保持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四个中心地位不变外,天津的定位调整为一个基地三个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定位调整为四个基地,主要涉及到产业转型升级、商贸物流、环保和生态涵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我们认为,这一变化恰恰体现出将三地当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自然只需要一个中心和若干个支撑点。京津冀三地需要跳出原有的体制和区划框架,从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打造合理的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而非简单的产业承接和转移。
事实上,北京的制造业已经大部分疏解了,未来的核心在于发挥北京的人才、信息和金融等优势,聚焦于研发、设计等创新经济,而科技成果转化、制造和物流等环节则可以向外扩展分布。而整个京津冀区域,整体发挥“经济中心”的定位,打造首都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与之配套的将是整个区域要素流动的全面一体化,包括统一的行政管理和激励机制,如转移支付、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统一的交通物流体系,打造大流通的生活圈;统一的社会服务体系,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辐射等。
过去一年中,资本市场已对相关概念股有了充分预期,那么未来在投资层面还有哪些可以着手的方向呢?
在整体规划即将出台之际,笔者认为更应关注的是今年就需要落地的项目和规划。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因此,未来的投资方向也应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交通一体化。去年10月,交通运输部审议并同意《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任务分工方案(送审稿)》。2015年将会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尽快启动实施一批示范性强、作用显著的重大项目,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推动港口和机场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其中轨道交通或将成为重点,近期北京至河北燕郊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平谷线”已上报发改委。预计未来京津冀区域将形成高铁、城际、市郊和地铁的四级轨道网。
其次是生态环保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强调生态环保一体化,是从战略角度给出了治理京津地区区域环境污染的方案。我们认为未来的生态环保一体化,包括对水污染的处理——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更需要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包括对大气污染的处理——产业转移河北不再意味着将污染带向河北,而是用升级的技术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包括对前端节能减排新能源的重视,环保问题要治理,更要预防。
最后是产业转移实现一体化。产业转移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最核心环节,是打破京津冀经济各自为政现状的最重要手段,我们认为产业转移给企业带来的契机,一是土地价值的再估——北京的迁出企业大多数为化工、建材等需要大量用地的企业,土地价值有望在交易过程中部分重估;二是传统产业借一体化机会的升级改造,在市场上扩大自己原有的份额。另一方面,产城融合以产业为先导、以城市为依托,建设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城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也是PPP(公共私营合作制)的最好实践之一,未来或可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得到进一步推广。
Tags:邵宇,京津冀打造新三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