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澳门 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政策背景和具体措施,然后利用过去十年来的经济统计数据和通行的经济多元化评价指标,对澳门经济多元化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在评价结果基础上对澳门经济多元化在理论和政策上的合理性进行重新思考。
关键词: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评价建议
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提出背景
澳门在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当时为挽救陷于困境的经济,新成立的澳门特区政府随即在2001年宣布开放赌权,并于2002年初向三家外资公司发出博彩经营准照。2003年7月中央政府决定逐步开放内地城市赴港澳地区“个人游”的限制,由此为澳门提供了大量的市场客源。赌权开放和“个人游”政策的实施,从内部提高了澳门博彩业的规模和水平,从外部带来了大量的博彩旅游客源,极大地推动了澳门博彩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澳门经济开始了新一轮起飞。自回归以来,澳门GDP年均增长率达到25.8%,2010年人均GDP约4.97万美元,超越香港(3.1万美元)和新加坡(4.3万美元),成为亚洲最富有地区。
在博彩业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澳门的生产要素迅速向博彩业集聚,非博彩行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患上了典型的“荷兰病”——由于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部分资源被该行业吸走,造成其它行业的萎缩,而使得整个经济体变得非常脆弱。澳门博彩业的超速发展和非博彩产业快速萎缩,在经济上加剧了澳门经济与政府财政对博彩业的依赖,在社会上则引致了澳门市民阶层结构的分化和重组,伴随着剧烈的社会震荡,澳门产业结构单一化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对此,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中央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内部,都形成了共识:经济适度多元化是澳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有效缓解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澳门实行经济适度多元化政策的具体措施
(一)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思路
学术界认为,澳门应该实施以纵向多元化为主、横向多元化为辅的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思路。
纵向多元化,指在博彩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商务、会议、展览、消闲、文化、娱乐、特色饮食等,通过发展商务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结婚蜜月旅游等,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多元化发展,在推动博彩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为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横向式多元化,指随着澳门“垂直式”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商务会展业的发展,利用澳门逐步提高的中介或离岸商贸服务中心地位,继续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的制造业,并推动其向高附加值及高技术含量产业升级转型。
(二)具体政策措施
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已经将澳门的经济发展纳入其中,并明确提出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十一五”中期,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和正式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将澳门的长远经济发展目标定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2009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此后,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横琴定位于“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为应对博彩业-业独大局面,澳门很早便提出了推进经济多元化策略。2004年颁布的促进经济多元化政策,对展会及商会经济提供了较多支持,包括展览场地的租金和参加费用的减免及财政补贴等。同时在粤港澳的合作机制上,从过去主要依赖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的传统方式,开始向官民互动、全面推动制度保障、体制衔接和协调合作开发园区、并共同编制规划等新的方向发展,力图通过旅游休闲经济参与粤港澳区域合作,达到经济适度多元化的目标。
2009年12月20日,第三届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表示,在未来的五年,澳门将积极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依托国家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加强博彩业监管的同时,重点扶持会展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在澳门特区行政长官2011年施政报告中,纳入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是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中医药产业、商贸服务等产业,并表示特区政府将加大对文化创意发展的资源投放,务实地推动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澳门还将积极参与横琴开发,在横琴与珠海共建“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政策的效果评价
从统计角度来看,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应该是指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非博彩业的行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相对增加,而博彩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相对降低。
(一)统计结果
根据澳门统计及普查局发布的1999-2010年各行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数据,可以发现,在过去十年中虽然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政策力度较大,但博彩业就业人数所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在持续大幅度增加,从1999年的10.8%增加到了2010年的26.5%;博彩业的增加值所占澳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稳定在50%的高位水平上(澳门统计暨普查局将公共行政、文娱博彩和其它服务业的增加值数据合并,本文假定三个行业同步增长)。仅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总体上基本没有显著效果(见表1、表2)。
评价横向一体化的效果,本文把制造业作为典型的非博彩相关行业。在过去十年里,制造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从23.8%降到了6%;制造业增加值从约10%降到了2%。说明非博彩相关行业在过去十年中是持续快速萎缩的。从横向一体化的角度来看,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情形是在持续恶化的。当然制造业在过去十年的萎缩,并非完全是因为博彩业发展放缓的结果。因为过去十年制造业在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放缓,主要是成本上升导致的。制造业的萎缩是普遍的现象。
评价纵向一体化的效果,本文把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酒店与饮食业、金融业和不动产及工商服务业作为博彩业相关产业。过去十年,从就业人数来看,建筑业、酒店和饮食业、不动产及工商服务业三个行业就业人数比重有2%-4%的轻微增长;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就业人数比重出现了1%-2%的轻微降低。仅从就业人数看,纵向一体化政策没有显著效果。建筑业是与博彩业新增规模因素高度相关的行业,从过去十年的行业增加值看,建筑业增加值从3.6%增加到了12.6%,增幅较大;批发零售和酒店餐饮业从10.5%增加到了12.1%,出现了轻微增长。而运输通讯及仓储业和金融保险、不动产、租赁及工商服务业两个行业则出现了轻微下降。这表明,从行业增加值来看,纵向一体化政策也没有显著效果。
(二)效果分析
仅从统计数据看,过去十年里澳门产业结构单一化的情况还未出现好转,实施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政策至今未有显著效果。其中非博彩相关产业仍然在持续萎缩,要素资源仍然持续从非博彩相关行业流出。纵向一体化框架下,博彩相关行业也未出现积极变化,非博彩相关行业只是实现了与博彩业的同步增长。其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过去十年澳门博彩业的快速发展以博彩业规模扩张为特征,具体表现为新建赌场数量和新增赌台增加很多,只有博彩业和紧密相关的建筑业在行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两个指标上表现突出。其它博彩相关产业和非博彩相关产业在这两个指标上的快速增长,可能出现在这一轮博彩业规模扩张结束之后,即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而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最终效果评价,还要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
二是这样的统计结果本身就是合理的,澳门不存在能够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内生机制。因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取决于要素禀赋、市场容量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一般而言,较大经济体因其拥有较丰富的经济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经济体内部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特征,拥有较为复杂的内部分工网络,各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相对合理;相比之下,小型经济体因自身市场狭小,自然资源相对有限,在参与国际分工的条件下往往会形成较单一或专业化的经济结构,成为国际分工网络的一个局部。澳门作为一个微型经济体,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稀缺,本身内部市场狭小,历史形成的博彩服务业对外部市场资源的依赖性很大,参与国际分工形成单一化产业结构有其必然性。
结论和建议
虽然学术界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提供了诸多政策建议,澳门特区政府为了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化也推出了诸多具体政策,但从统计结果看,到目前为止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效果并不显著。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过去十年间博彩业一直在进行规模扩张,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在时间上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澳门形成单一化的产业结构有内在的合理性。在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要素禀赋稀缺的约束条件下,澳门作为开放的微型经济体,必然要依靠外部市场,必然在国际分工中形成单一化的产业结构。
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澳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将重点放在本轮博彩业规模扩张结束后培育其他的博彩相关业的发展上。一方面,要利用博彩业的带动作用发展博彩相关的休闲旅游、会议展览和文化创意等产业,重视从行业规模扩张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方面扶持这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地区乃至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谋求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内实现产业的多元发展,获得合理的分工地位。
此外,真正实现澳门的经济适度多元化,要在澳门之外更大的市场空间才能实现。澳门是一个开放经济体,实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空间尺度要突破地域界限。因此澳门要谋求在珠三角区域乃至大中华地区合理的分工地位,投资于周边地区,利用周边的生产要素和市场容量,在超越本身地理范围的更大空间内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刘伯龙等.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理论和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毛艳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内涵、路径和政策.中山大学学报,2009(5)
3.袁持平等.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宏观经济学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4.杨正浒,汪占熬.要素禀赋、市场结构视角下澳门经济发展研究——澳门经济发展回顾、分析和展望.商业时代,2011(3)
5.澳门统计暨普查局,http://www. dsec.gov.mo
(作者: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周庆华 广东当代经济研究中心 杨正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