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群,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面积12万多km2,人口3 693万,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7%;2010年GDP达到14 737.12亿元,同比增长13.9%;财政收入2 056.01亿元,同比增长21.3%,是我国城镇化率较高和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2004年福建省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发展战略。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这标志着该战略已经上升为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见》把海西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形势下,该区域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极。
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8月17日在台湾立法机构通过。在ECFA的强力推动下,2010年海峡两岸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根据商务部统计,大陆与台湾贸易总额为1 453.7亿美元,同比上升36.9%。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96.8亿美元,同比上升44.8%;自台湾进口为1 156.9亿美元,同比上升35.0%。祖国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的来源地。2010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072个,同比上升20.2%;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4.8亿美元,同比上升31.7%。
近年来,福建与台湾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很快,特别是两地之间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然而,目前两岸的经贸活动主要还是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而不是在福建。按照区域经济学“极化效应”,由于长三角、珠三角的优先发展,产生“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阻碍或不利影响,把周边优质要素都吸附到其周围,因而海峡西岸发展比较滞后。本文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福建省海西区域城市群的设想以及推动本区域城市群整体发展的对策。
1 城市群发展理论分析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1]。
1.1 城市群的形成
J.Ravetz提出了“城市区域”的概念,认为城市群区域是一个“城市一腹地”相互作用的系统[2]。城市群的演变是以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跨区域的企业和产业链条实现了分工与协作的合理化,并将价值链进行延伸,进一步促进了城市链条的形成,即带来城市群的发展。此后,城市链条开始由政府规划和构建。在城市群中,政府与市场进行作用分工,区域间及城市间的分工也逐渐明确,城市群的分工协作和协调机制也逐一形成和建立。当前,我国城市群的建设仍然处于基础制度创建阶段,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协调还不够完善,城市群的最佳效率也无法达到。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间各种要素流动也迅速增加,城市之间的联系在全球范围内更加紧密;全球城市间的剧烈竞争迫使区域城市通过协作或合作等方式提高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通过城市群建设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使得生产要素及信息与知识更好地流通于城市群内部之间。
1.2 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如陈群元和宋玉祥研究模型显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城市群系统的主体是指在系统功能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施令者(企业管理层、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客体是指在系统功能中被动接受外界指令发生作用的对象(经济对象系统、社会事务系统、基础设施系统、资源环境系统等),城市群系统中的各主体在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目标中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又相互牵制[3]。
2 福建海西区三大城市群
城市群是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城市群发展能带动大的产业聚集效应。为了加快福建海西区的发展,笔者认为应以海峡两岸紧密交流型城市群(厦门、泉州、漳州)、工业、物流、商贸型城市圈(福州城市圈)和山地资源型城市带(南平、三明、永安)为基本框架,拟定它们的发展目标、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推动各个城市群的发展,带动整个海西区的发展。
2.1 海峡两岸紧密交流型城市群—厦门、泉州、漳州
厦泉漳城市群位于福建省南部,面积2.38万km2,人口有1 300多万,其中城市人口约460万。2010年该区域GDP占全省的比重近50%,在福建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厦泉漳城市群与台湾省遥遥相望,有着相互紧密交流的极好条件:首先,台湾省70%以上的居民祖籍都在闽南,有血缘、亲缘、地缘、商缘、文缘关系,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在文化经贸旅游交流中倍感亲切;其次,生物气候相同,都属准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没有“死冬”,年降水量1 100mm以上。这对两岸农林引种栽培、农林技术交流极为有利;再有,两岸多港口、海洋资源丰富,相距很近,便于来往。厦门至高雄也只有165海里(306km)。目前台湾具有资金和技术的相对优势,而闽南却有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二者互补性很强。总之,闽南和台湾具有明显的地理文化的一致性和经贸的互补型,可以将厦泉漳城市群称为“海峡两岸紧密交流型城市群”。
该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在中央的支持下,使厦泉漳城市群的区域经济水平尽快赶上台湾的平均水平,并成为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
2.2 工业、物流、商贸型城市圈—福州城市圈
福州城市圈是以福州为中心,包括四周距福州100km左右的莆田、宁德等地,面积约16 000km2,人口约1 200万。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沿海重点开放的港口城市和中国历史名城之一,市区人口约260多万。其汉初为吴越王都“冶城”,唐置闽州,开元年间改称福州。该区域发展工业、物流和商贸有着较大的优势。
2.3 山地资源型城市带—南平、三明、永安
南平、三明、永安城市带位于福建省的西中部,也就是福建山区之中。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约占16。区内主要是林业用地,耕地以水田为主,而且是地块很小的梯田,小于0.5亩的水田地块占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区内人口密度远低于全省水平,只有南平、三明、永安城市带人口密度较大,其市区人口三市也不到200万,远少于厦泉漳和福州城市群,也是海西区中区域经济水平最低的一个城市带。
但该区域在发展林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发展的巨大潜力:首先,南平、三明、永安城市带属暖温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带,年降水量1 500—3 000mm,水资源极为丰富。其次,林业资源丰富,它不仅是福建省的最大林业基地,也是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也是全省和华东地区的主要用材林区。林特产品多样,五倍子、黑木耳、竹笋干、板栗、生漆、油茶、油桐、棕片等都是它的主要产品。再次,矿产资源也很丰富,是福建省矿产的“金三角”地带。其中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有钨、重晶石、化工灰岩、宝石、铅锌、硫等40余种,是我国四大钨区之一和三大重晶石之一。此外,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山清水秀,名胜古迹不少。武夷山就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南平的九峰山和茫荡山、三明的瑞云洞、永安的桃源洞等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2.4 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4.1 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内行政区划对城市群跨区服务提供存在障碍。我国长期条块分割的政治区划,使得各级地方政府在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时片面地顾及各自所辖政治区划,不能形成全局观念。特别是在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上,各级政府只考虑和解决各自辖区内的相关事务,很少考虑提供跨区服务,这是促进城市群发展的制度障碍之一。合理地使福建海西区城市群中的城市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划和开发、发展政策,使得地区间的协调力度更加强化,避免这一制度障碍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
2.4.2 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福建海西区城市群目前的整体性还不强,缺乏比较统一的协调制度安排。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区域的协调发展布局,必须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协调能力的政府机构,以推动地方政府间协调合作。需要强调的是,协调机制的形成原则并非是牺牲一方的代价换取另一方的发展,而是实现共同发展。目前,福建海西区城市群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城市间的竞争,缺乏统一规划,从而形成了经济的无效率。
2.4.3 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缺乏有效的空间配置机制。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的战略规划亦是存在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而片面地将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的战略目标及重点普遍化,不考虑各城市的特殊性,造成城市之间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从而使得福建海西区城市群发展缺乏有效的空间配置机制。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35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2011YY001)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