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及对我国东北振兴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对外经贸》2012年第7期 赵萌 参加讨论

摘要:基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和“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别分析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自身发展因素和深层次原因,从而归纳出俄罗斯远东发展对我国东北振兴的启示。
    关键词: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北振兴,SWOT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概述
    
(一)历史沿革
    沙俄时期,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初步发展,交通和城市的初步建设以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从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是初步且低水平的。据统计,在沙俄经济状况最好的1913年,远东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全俄的0.5%。苏联时期,远东经济的发展总体上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俄罗斯独立之后,社会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经济急速下滑,未能形成长远的发展规划,远东地区亦是如此。1991年末至1992年初,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休克疗法”迅速向市场经济转轨,但其后果与预想完全背道而驰,且短期内无法逆转,远东乃至全俄经济沿着已形成的下降通道惯性滑落。在经历了连续7年经济持续下滑后,俄罗斯的经济于1999年开始恢复性增长,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2000年普京执政后进行一系列经济调整,保证了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此时俄远东经济也步入恢复性增长轨道,但增长速度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的SWOT分析
    (S)有利因素
    (W)不利因素
    1.多种自然资源(陆地资源、海洋资源、边境地区资源);
    2.再生资源占很大比例: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海洋资源;
    3.燃料能源资源储量丰富;
    1.生态不稳定;
    2.自然环境差,土地常年处于冰冻状态;
    3.极端的自然进程概率高:地震、海啸、台风、水灾等;
    4.有利的地缘优势;
    5.巨大的国际运输潜力;
    6.从事多种经营的潜力;
    7.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条件。
    4.人口稀少,人才缺乏;
    5.生产技术落后;
    6.资金短缺;
    7.投资环境差。
    (O)机会
    (T)威胁
    1.建立有效稳定发展的经济综合体
    2.是俄罗斯的后备能源基地;
    3.有利于东北亚各国共同发展、优势互补;
    4.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其和中国东北互动发展。
    1.可能出现地缘政治问题并尖锐化。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现状
    
(一)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200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额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1。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2010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由此可见,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且增幅大于地区生产总值,其主要原因是居民实际收入也以较大幅度同步增长,以及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出口导向部门收入增加,这部分收入转为投资,扩大了内需,从而成为拉动远东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外国投资逐年增加
    近年来,远东联邦区在吸引外资方面处于全国前列,吸引外资额占全国总额的10%以上,但外商投资主要以直接投资为主,2000—2008年直接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基本是50%以上,2009—2010年呈现下降趋势。但其中远东全区外资总额的70%以上、直接投资总额的90%以上均投入到萨哈林州,而且绝大部分用于矿物开采业,即绝大部分外国直接投资是投在多家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参与开发的萨哈林石油天然气项目上。而其他联邦主体(除萨哈共和国外)和其他产业吸引的外资额是相当有限的。
    (三)社会状况不容乐观
    1.收入水平低下
    俄罗斯东部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地处边远、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低。从苏联时期起,为了稳定当地的人口数量,政府对其一直实行建立在补偿原则上的高收入政策,即提供优惠待遇和对收入实行更高的地区系数。苏联解体后,上述收入政策仍部分延续下来,但在激进经济改革的冲击下,远东居民收入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据计算,远东居民平均收入较俄中部地区低30%左右。
    2.人口持续负增长
    俄远东地区现有人口约650万,占俄罗斯总人口的4%。俄罗斯是一个人口密度低、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且劳动力缺乏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为8.37人/平方公里,而远东地区的人口密度仅为1.2人/平方公里。1991年远东地区历史上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随即人口呈现持续下降,至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减少了25%。俄罗斯人口普查显示,生活在乌拉尔山以东的俄罗斯人口继续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缩减。预计到2015年,该区人口可能仅有450万。
    3.就业呈“二元化”倾向
    远东地区的就业形势呈现“二元化”倾向。(1)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且大量外流,造成劳动力不足,特别是熟练工人及采掘业和林业工人紧缺;(2)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私有化、重组、破产等致使大批人员失去工作。此外,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且增加城市就业压力。远东和西伯利亚两个联邦区的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近年来均高于全俄平均水平。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1.远东地区在苏联时期是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形成了重工业过重、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第三产业不发达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2.由于远东地区大部分土地位于常年冻土带,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产品只能满足当地居民50%的需求,轻工业、食品工业也根本无法满足当地需求。
    3.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后,远东的产业结构更加畸形,在内需不足、投资萎缩、生产力下降的情况下,政府重点扶持能源和原材料工业,靠增加出口来带动经济走出困境,使远东地区逐步成为燃料和原料的供应基地,而忽视了对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的进一步建设。
    (二)人口稀少,人才匮乏
    俄罗斯远东地区远离发达的中心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严酷、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基础设施不完备,致使该地区人口稀少且流动性大,形成人口危机。该地区除人口数量减少外,仍存在两个严重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由于外流人口多为年轻人,使适龄劳动人口减少;二是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外流,远东有3/4受过良好教育并拥有专业技能人口外流,这势必对东部地区经济复苏产生消极影响。根据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由于劳动力的匮乏无法对一些初始资源进行深加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生产结构和出口结构只能以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为主。
    (三)投资环境差
    导致外商在俄远东地区投资活动萎缩的原因在于:1998年俄罗斯经济危机致使投资风险加大;中央和地方政策相互抵触,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无常,造成投资者无所适从,使远东投资市场失去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社会治安混乱,黑社会势力猖獗,外国投资者资金安全和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远东地区可以发展合资企业的生产领域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渔业、林业、有色和黑色冶金及建筑业。
    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生产要素是产业上游的竞争条件,生产要素可划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和基础设施五类。俄罗斯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但生产力低下无法使其转化成深加工产品;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稀少,人力资源匮乏;投资环境差,对知识资源和资本的吸引力低。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资本是流动性因素,俄罗斯远东地区只有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并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有效提高其地区核心竞争力。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对我国东北振兴的启示
    

    俄罗斯远东地区一直是我国开展对外合作的重点区域,特别是近年来,俄罗斯加快了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的开放与开发,而我国开始致力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彼此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发展环境。可以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是我国东北振兴的一面镜子,我国应该加强东北振兴,使其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要从区域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将东北老工业基地建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等经济增长极。在21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济必须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这既要继续依靠发达地区的支撑,又需要新的地区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条件较好,生态容量较大,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科技实力较强,文化和教育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通过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并有效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扶持政策,东北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部资源参与开发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东北地区作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加强与东北三省和其他高科技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走以开放促发展的路子。一是要继续净化、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一厅式”行政审批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减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二是放宽领域。转变观念,突破体制障碍,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为社会投资提供更大空间;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传统招商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开展招商,发展多种灵活招商引资途径。
    (三)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与升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当务之急。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需要从资源型向加工型转变。但根据已有的工业基础及其在全国产业体系的分工,东北作为重化工业基地、农牧业基地的地位没有改变,因此,目前的关键是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一是要提升精深加工水平,逐步降低“原”字号产品的比重;二是加快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三是加强宏观调控。在目前能源与原材料紧缺的情况下,要防止盲目上项目造成产能过剩。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重点推进一批能源、交通、水利项目建设;加快客运专线、煤运专线、沿海疏港等铁路建设,加大对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高速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投资力度,统筹抓好干线和支线机场建设;开工建设一批骨干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支持发展东北高寒地区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改造;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简介:赵萌(1987-),女,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经济及中俄经贸合作。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第十届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峰.关于后危机时代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问题[J].延边大学学报,2011(2).
    [2]朱显平.俄罗斯东部开发及其与我国东北振兴互动发展的思路[J].东北亚论坛,2008(9).
    [3]张颍春.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区域经济学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4).

Tags: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及对我国东北振兴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