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两栖农产”渐增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农业经济》2012年第7期 赵丽英 参加讨论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农村“两栖农户(户籍在农村,在农村、城镇皆有房产及经营活动的农户)”越来越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县域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应及时关注农村和城镇的人口变化,分析其带来的经济效应,制定相关消费政策,发展壮大特色农村和城镇的经济,促进“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两栖农户,县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


    一、两栖农户群体与县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变化,国民经济总体有了飞跃的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而且农村居民的家庭消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农村“两栖农户(户籍在农村,在农村、城镇皆有房产及经营活动的农户)”越来越多,农村和城镇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急切要求改善居住的生活环境,感受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两栖农户的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县域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要及时关注农村和城镇的人口变化,分析其带来的经济效应,制定相关消费政策,提出相关建议,发展壮大特色农村和城镇的经济,促进“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两栖农户的特点
    首先,两栖农户流动性强,活动范围广。他们大多是在城务工人员,户籍在农村,工作生活在农村和城镇结合部,在城乡间频繁流动,有的甚至有多处房产,成为新时期新的农户。区别于以往的农户的主要特征是,他们大多不以在家务农为主要生产方式,多在城镇自主创业或出外打工。但也包括因农产品贸易积累起财富能够在城市立足脚跟的农户。
    其次,两栖农户普遍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和较稳定的社会控制力,他们普遍对市场经济有一定的了解,对务工的单位环境、升迁空间等有所有期待。比如越来越多的两栖农户落户城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空间,能够分享现代化的教育资源。
    再次,两栖农户本身对政策信息的关注度高,客观上能够对劳动力市场形成影响。比如务工农户中对目前的薪资待遇普遍关注,但更关注是否能够满足一些基本保障问题,如劳动安全保障、工作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直接影响劳动者从业的选择问题,比如服务业用工荒问题,正是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开始意识到工作时间和工作薪酬之间的矛盾,要避免为工作而工作,劳动者对政策的关注直接会影响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形势,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形势。
    (二)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级行政区域划分地理空间的经济,普遍以市场发展为导向,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方特色,功能齐全。其中,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等城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为:第一,农业成份较大。整个县城和乡镇与农业的关系既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的特色资源有很大的关系。探讨县域和城镇的经济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关注县域经济概念的内涵,参考县域经济与市域、省域经济和国民整体经济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指导县域和城镇当地产业的经济发展,建立当地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演变中,中国县域经济形成了以县城为发展中心,城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依托,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模式。县域经济有一个相对独立、能动的市场调控主体,更加注重于建设与当地历史文化和特定地理资源相关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是国民整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组成,以市场为导向,其活动涉及当地生产、流通、金融、分配各个环节,在其区域内制定政策,调配资源,突出发展重点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是农业大国,有广大的农民群众,受历史农耕文化的影响,基层的农业经济一直占据着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随着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县级政府围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进程,以招商引资为契机,着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使县级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由于历史、资源和交通的条件差异,各个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
    县域是城镇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其经济发展和运行效益,与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国民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县域的经济发展是国富民强的基石
    据国家统计数据资料显示,县域内的人口总数916亿,其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70.88%;国家县域经济的总GDP为6.45万亿元,占全国GDP数量的55.1%;全国县域人口平均数为45.53万人,县域GDP平均为32.04亿元,地方的财政收入平均为1.21亿元。从整体全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县城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的小康建设离不开农村和乡镇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村和农民。通过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才能加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稳定农村的社会生活。
    2、县域的工业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
    土地、煤矿、林业和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广大的县域。县域的广大的群众主体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市场资源,县域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等为国家企业提供了原材料。县域提供了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生产要素,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县域城镇及农村居民是国家消费的主体
    随着社会经济整体的提高,农村收入的极大改善,农民的购买力慢慢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县域的大约五万个小城镇集中了国家大部分购买力,占到全国零售商品总额的50%以上,极大地拉动了国家的经济增长力度。
    4、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
    县域做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有效地推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县域经济主要有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和农户经济。各种经济模式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应突出优势市场建设,巩固传统服务行业,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努力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县域经济是是连接城市和乡镇,以及农民群众的重要结合部,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等调控能力,是城乡一体化经济。在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城乡统筹的基点、落脚点,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发展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的直接操作平台,是社会稳定的重大措施,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新时期,县域的发展主要靠经济增长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人文指标等,不仅要实现城乡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而且要和自然和谐发展。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县域经济经营新理念,突出当地区域资源的特色优势,通过结合农民的劳动力和城市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协调、良|生循环的特色区域经济。
    (三)两栖农户渐增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两栖农户流动人口的增加,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劳动密集优势、产业转移优势、信息资源优势等特点,尤其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地方经济的区域优势更加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处处渗透着两栖农户的作用,两栖农户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关键性的贡献。两栖农户与县域经济,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二、目前县城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栖农户的利益保护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险和教育事业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虽然县域城镇的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增长,也为缩小城乡平均的收入差距、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统筹城乡发展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两栖农户的身份“门槛”问题。两栖农户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城市、城镇的建设者,但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些建设者是否能享受现代化的果实,因为“非农非工”的身份特征,他们自身在劳动保障方面,会受到牵绊,甚至子女入学还需要掏高价就读费,这些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主观上会打击两栖农户进城务工的积极性,客观上也显失公平、公正。
    二是尚未建立形成保护两栖农户权益的有效机制和制度。在对待两栖农户的利益保护问题上,政府层面已经开始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在明确的地方部门规章里,甚至法律条文里,还未有明确的关于两栖农户的界定,相关的政策在运作中还有滞居性,这与县域经济本身的发展还存在不协调的地方。一方面,两栖农户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两栖农户的利益保护的有效机制和法律制度体系仍还缺失或不完善,还在建设之中。
    三、以“两栖农户”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县城经济
    

    各级政府主要部门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两栖农户”在内的劳动者的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乡镇企业良好发展的氛围。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宏大的工程,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的措施:
    (一)加大教育投入资金,培育“两栖农户”群体里的高素质竞争人才
    新的经济发展浪潮过程中,知识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曰益缩短,需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知识发展,积极吸纳备类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须实施科技兴县策略,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鼓励社会办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技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两栖农户”里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前来就业,并且把科技人员的贡献与企业的利益相结合起来,做好人尽其才,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缩小城镇和农村差距的根本所在,加大劳动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本着以工促农,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鼓励“两栖农户”子女大学毕业后到基层服务,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县域城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只有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同村改革发展,走特色现代农业化道路,才能真正缓解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收。应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破除两栖农户的身份障碍,使迁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权利,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城乡间存在巨大差异,农民在养老、失业和医疗等方面缺少适当的生活保障,不能平等分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成果。应建立健全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扶助力度,将一定比重的资金投入到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救急扶持和卫生保健上,增强贫困者自身发展能力,最终实现社会一体化的保障制度。
    (三)以小城镇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带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小城镇是两栖农户的主要聚集地。近期,小城镇建设积极吸纳和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充分引导和支持、鼓励更多的两栖农户加入到城镇建设中来,成为二、三产业的发展载体,以及接受一线城市的产业转移,提高县域经济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着力点。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要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划分资源,充分利用小城镇集聚、扩散等功能的中心环节,推进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和城镇化水平。还应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树立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的观念,与市场经济接轨。并应遵循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加快改革gin度创新的步伐,大力引进民营机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和优秀管理者,并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应按照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快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步伐,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城,把科学管城、开发城镇与实业兴城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县域企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培育和扶持特色的龙头企业
    两栖农户经营,目前仍未摆脱小而散的局面,急需龙头企业的带动。面临市场经济的目趋激烈的竞争,培育和发展县域经济有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的顺滞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须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依据自身区域的特色资源和自然条件,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在企业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筛选传统优势品牌,找准特色,确定主导产业。目前县域城镇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必须大力培育和扶持乡镇的龙头企业,通过乡镇农业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借以推动乡镇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需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引领,依托毗邻基层农村的有利条件,以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为重点,全面实施畜牧业、种植业和林果业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努力强科技、创品牌、增产量,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培育发展县域的特色经济。
    (五)加大财政支持,鼓励农户投资
    两栖农户的经营,面临资金筹集的困难。地方财政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必须积极培育税源。为此,需要政府加大财政和资金力度的扶持,多渠道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增加县域财政收入,特别是贫困县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应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合作、联营、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民资,加强县级工业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县域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应以招商引资为牵动。加强横向经济合作,勇于开拓进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实新的突破。应通过正确引导和增发小额度贷款,提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机会,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加大人力、财物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把诚信、服务、高效作为政府职能的着力点,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投资县域城镇的企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总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积极发挥两栖农户的作用。要改变落后的陈旧观念,善于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我国县域城乡发展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提高政府职能的执政水平,推进社会化管理社会事业,建立稳定、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发展社会就业,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生活、文化活动提供条件,保障服务科技、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秦朝.王军.县级区域经济研究内涵述评[J] .商业现代化,2007,(22)
    [2]向东进.谢名义.俞伟悦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10,(04)
    [3]杨英法.构建和谐社会在城乡接合部面临的难题及其破解[J] .中国市场,2008.(31).
    [4]曾福生.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 .湖南杜院学报,2009,(10).
    [5]蔡坚.龙潭.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1).

Tags:“两栖农产”渐增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