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经济纵横》2012年第9期 张琰 马晓… 参加讨论

摘 要:近年来,汽车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质化已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与汽车制造业的价值链嵌入关系,提出了通过生产性服务推动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产业结构优化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GDP中占有很大比重。2009年,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合计达4500亿元,在全国各大经济区中稳居首位。然而,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深层次的问题。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整车组装与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低附加值环节,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质化已经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问题。汽车产业分工深化带来对汽车研发设计、汽车物流、营销销售、汽车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巨大需求,这些环节都以蕴含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为特征。生产性服务促成了社会生产结构的改变,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充分提升。因此,探索生产性服务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一、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概况及其产业结构同质化问题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汽车产业在长三角各地区的GDP中都占有很大比重:2009年,上海市汽车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269.12亿元,占全市GDP的15.08%,江苏省为1010.76亿元,占全省GDP的2.93%,浙江省为1260.70亿元,占全省GDP的5.48%,汽车产业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截至2009年底,长三角地区集中了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华普、南京依维柯、浙江吉利等30余家整车企业;长三角汽车工业总产值合计500余亿元,占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的19.37%,在全国各大经济区中稳居首位。目前,江浙沪三地联动,长三角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规模全国排名第一,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集群产业基地。
    整体而言,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这种发展背后却存在一些问题。纵观长三角地区城市的产业规划,其中有11个城市把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江浙沪三地均提出相似的产业定位,由此将产生更加激烈的产业争夺。
    汽车产业同质化影响了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汽车产业正处于全球产业转移阶段,国际巨头在选择海外生产基地和零部件供应商时,除了地区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外,地方政府的政策往往是重要的影响要素。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发展程度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人力资源、产业配套等差异不大,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往往成为重要的“筹码”。在各地招商引资过程中,零地价、送厂房、低息贷款、税率优惠等“政策倾销”在长三角各地引资争夺战中屡见不鲜。某种程度上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内耗问题随着产业同构的凸显而日益严重,经济发展的外部性日益凸显,已经直接影响到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整体实力。
    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地要靠服务业来支撑。在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汽车产业发展进入稳定增长期,即汽车保有量的提高使汽车产业进入以保养、服务为核心的汽车消费时代。2009年,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平均已经超过8000美元,汽车产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产业结构将趋向高级化,明显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稳中趋降、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探讨通过生产性服务优化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价值链嵌入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36年提出的投入产出法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用于实物流量核算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被广泛用于分析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基于数量上的联系。中间需求率(hi)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第i产业所产出产品的中间需求量(即中间使用)与第i产业产品的总需求量之间的比值。用公式表达如下:分别为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第i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量和最终需求量,二者之和构成第i产业产品的总需求量。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越具有中间产品的性质。
    基于《2007中国投入产出表》对我国42个部门分类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将所有产业部门合并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细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4类;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为了更好的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需求关系,本文根据1式计算得出各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需求比重。
    如表1所示,在三大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比重中,第二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最高,为58.44%,而制造业是其中对中间服务的主要需求部门,达到39.17%。这说明了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和影响制造业的发展速度。
    


    (二)生产性服务与汽车制造业的产业链嵌入
    生产性服务嵌入汽车产业链,为汽车制造提供上下游配套服务。与汽车产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上游的汽车研发设计、原材料及零部件采购,中游的汽车物流及相关生产配套服务,以及下游的汽车营销、销售与售后服务等。依托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基地,长三角地区形成了若干个汽车制造、零部件及配套产业集群,如上海国际汽车城、浙江临海汽车工业园、江苏镇江京口工业园区等。
    生产性服务嵌入汽车制造业价值链环节,对于推动汽车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提高要素供给水平。生产性服务嵌入汽车制造业产业链的基础活动中,提供汽车物流服务、汽车研发技术服务、客户关系管理、汽车营销与销售代理服务等,使汽车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连续性和协调性,从而使合作企业间不断低成本、高效地交换信息和知识。组织之间的嵌入性关系会促进更加充分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加强企业内外部价值链融合,这种匹配超出了市场交换关系中价格体系所起的作用。此外,汽车制造企业往往规模较大,财务、人力资源、研发设计等辅助性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生产性服务相较于制造业而言,专业化水平更高,通过为汽车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第二,提高产业创新速度。现代汽车制造业已经呈现高度模块化的特征,在设计规则的指导下,生产部件被划分为上万个相互独立的模块,开展并行研发。大批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第三方研发机构专注于一项产品或技术的研发,最后由整车厂组装集成。生产性服务企业(例如研发设计单位)嵌入制造业产业链,通过“技术联盟”、“研发合作组织”、“虚拟研发组织”等参与到汽车制造业的创新过程中。相对于独立创新,知识合作组织通过互相学习和研发合作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提高创新水平,通过知识共享将知识溢出的外部性内部化,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同时节约了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等成本。第三,优化产业资源配置。一些生产性服务企业,如金融、风险投资、财务、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嵌入汽车制造业产业链中,对于完善产业链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法律、贸易、人力资源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面、便捷、专业化的服务保障,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风险投资专门负责选出有价值的企业做出投资和扶持计划,推动资金、人才向这些优秀企业流动,对于加快产业链上的资源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三、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对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而言,优化产业结构应考虑在推动作为第二产业的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加强第三产业特别是与汽车产业直接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即,在保持汽车制造业产值稳步增长的同时,推动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汽车研发设计、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直接增加汽车产业产值、优化汽车产业结构的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市场机制促使要素资源禀赋的动态转化,实现汽车产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一)分工协作
    随着都市圈的不断成熟,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成熟的都市圈60%以上的产值由服务业创造,而其中的40%左右是由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的,生产性服务业对都市圈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拉动作用。然而,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产业同构较为明显,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港口码头、中央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在长三角地区各地纷纷上马,不少园区定位相似,招商乏力,相互间缺少统筹协调和互动。在都市圈内进行合理分工是内部形成竞争合力的重要条件。为推进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不断升级,避免内耗,应依据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竞争优势,准确定位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各地区的发展。
    (二)重点促进
    在长三角区域内生产性服务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各地区对于重点产业要强化扶持力度,重点发展。重点促进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而形成一个城市群的整合优势。以美国纽约大都市圈的金融产业为例,各地的金融保险业内部在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纽约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主导全球金融交易,是各大跨国金融机构选址首选之处。波士顿则积极发展服务于本地企业的金融业务,为社区提供银行服务,为地方商业活动提供贷款。长三角地区应该根据各地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选取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如,上海市在“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下,依托资本、人力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重点发展汽车金融业、汽车物流、汽车研发设计等产业;浙江省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培育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优势,进入汽车全球产业链的采购体系;江苏省依托“沿江经济带”,在汽车物流以及制造业配套服务等方面要发挥优势。
    (三)园区共建
    细化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并基于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扩展和延伸,逐步形成服务业产业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园区共建是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实现产业联动、产业转移、产业承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长三角各地区在推进园区共建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目前,江苏省已形成20多个共建园区,每年拉动大约400-500亿元的投资。浙江省以园区合作为中心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并大力推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进行梯度转移。2010年底,由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国家高新区以及宝钢集团等30多家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是园区合作共建的跨区域合作平台,为长三角地区的园区共建提供服务支持。园区共建的模式包括三类:一是股份合作模式,共建园区由合作各方发起投资设立,由合资股份公司管理,按照各方股本比例收益分成;二是生产基地模式,根据共建园区不同的区域特征,采取“总部经济、异地生产”的方式,总部和管理中心在经济中心城市,生产基地转移至相对较弱地区的工业园区;三是管理与品牌输出模式,即“以老带新”,较为成熟的园区带动一个新园区,成熟园区管理或品牌的输出会提高新园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整车厂凭借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在园区共建方面积极参与。如,上汽集团积极参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建设,作为股东之一,在园区产业资源、汽车研发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支持;此外,2008年,上汽集团走出上海,与南汽集团合作建设南京基地,实现荣威和MG双品牌平台化生产。预计到2015年,将再投入100亿元,形成南京基地100万辆整车的产能,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带动形成一个零部件及汽车服务贸易的产业基地,提升产业集聚功能,使南京成为上汽集团在国内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联动发展起到示范作用。“上南合作”的成功实践表明,跨地区的企业联合重组切实可行,效果明显,对于推动中国汽车企业的联合重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其成功经验再次证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大有可为。
    (四)统筹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内容,然而长三角地区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统筹规划以及地区之间明确分工和错位发展方案。一直以来,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在辐射地区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新一轮以现代服务业为内容的发展建设中,上海应以构建汽车研发设计等汽车生产性服务业制高点为目标,率先以差异化走出产业同构化误区;浙江、江苏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突破口,与上海形成错位竞争合作关系,定位合理分工模式,积极提升长三角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功能,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Tags: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