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效应研究——基于异质性企业空间集聚视角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对外经贸》2012年第10期 钟露 参加讨论

摘 要:基于异质性企业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视角,利用HFFC模型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效益,显示不同全要素生产率的企业在选择空间集聚方向以及规模效用上呈现出差异化结果,并从经济学理论角度为相关决策部门科学实施产业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异质性,空间集聚,规模效应
    一、引言
    
当今世界,产业转移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群体之间已成为一种经济资源再配置的常态。基于经济效益,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及产业链条的横向衔接,致使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同一片区域内形成产业集聚成为可能,集聚程度(规模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地方经济贡献率的高低。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体现了国务院对安徽省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同时这也是我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质性举措。由于皖江城市带位居中部,毗邻长三角,是华东地区的腹地,完善的长江黄金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以及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基础良好等有利条件造就了该地域的区位优势。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体系的严重冲击,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的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二、产业集群的理论依托
    

    (一)规模经济理论
    在追求外部规模经济作用下,规模报酬递增是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源头,它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究其原因,主流经济学认为,在生产规模扩大后企业可以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推动企业内部分工更加高效合理,节约经济成本。为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政府会加大对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完善的市场环境迎接新产业的加盟。类似固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产业链条的完善,政策性税收扶持等都是规模经济的体现。
    企业集聚有经济与不经济之分,集聚不经济是指因集聚不合理或集聚超过一定限度引发的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集聚不经济产生的原因:一是因不合理的集聚而造成的不经济,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密切的企业集聚在一起,指向性不同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二是因集聚过度而造成的不经济,过度集聚造成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影响整体经济发展,过度集聚超过地区的承受能力,带来一系列问题。而集聚经济主要指规模经济。由于受分析角度局限,本文统一将集聚经济作为产业转移的直接经济目标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自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起步以来,基于此视角的分析十分丰富。孟丽(2010)利用SWOT理论分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张倩(201 1)利用产业集聚度从制造业区位熵角度分析了已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制造业。朱盛毅(2012)从循环经济角度考虑了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前景。而关于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集聚分析是从国外学者最先研究的,其中大部分是以新经济地理理论为主要依据的研究。大量实证研究证明现实中的企业是异质性的,在规模、生产率、贸易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Baldwin,R.E.首次把企业异质性观点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提出了异质性企业自由资本模型(HFFC),研究得出全要素生产率高的企业相对于生产率低的企业更倾向集中于市场规模大的区域。
    目前研究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文献很多,研究产业集聚的文献也是卷帙浩繁,但鲜有作者从异质性企业对产业集聚作用的视角分析安徽省此次重大经济调整的项目。于是,本文基于此视角,对皖江示范区更大规模、更优质量地打造产业集聚群展开理论探讨。
    三、HFFC模型
    

    (一)模型基本假定与框架
    HEFC模型在采用2*2*2假设(两市场、两行业、两要素)的前提下构建了异质企业的自由资本模型。模型基本思路是:在资本允许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资本受名义收益率差异的驱动,会在区域间进行重新配置,并引起生产在各区域之间的转移,直到各区域实现相等的资本收益率为止。模型设定a1为经济水平发达一区的企业,a2为经济欠发达二区的企业,基本模型基本框架为:
    引入企业异质性劳动生产率为L(a),边际生产成本服从泊松分布,L(a)'=ap,0≤a≤1≤p (1)
    其中p是企业分散程度指标,越大越分散。
    利用消费者偏好于生产者行为模型构造出两行业各自的利润函数:
    (2)
    其中Ф是交易成本,σ表示产品替代弹性,pi表示产品价格,sE、sk、sL、sn分别表示经济发达的一区的支出、资本、劳动、企业数量的全球份额。
    市场短期均衡的结果是企业迁移的净收益为:
    (3)
    aR表示转移企业的生产成本,△1[aR]、△2[aR]是数据加工后的一、二区成本指数。
    长期均衡时有sn=s+(1-s)a'R
    (4)
    模型的结论显示资本支出规模s(相对市场规模)与企业空间分布(资本使用份额)sn呈线性关系,支出规模大的地区易于形成企业集聚。随着交易成本普遍降低,大规模市场将会更具吸引力;而当Ф<时,示范区只会发生部分企业集聚,这些企业具有相同的特性,那就是生产率很高。模型再次说明了,异质性企业会在企业空间集聚中发挥分散的作用,使集聚规模减小。而承接高生产率的企业会增加产业集聚度,加剧竞争。
    (二)宏观政策导向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严禁转入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于是作为异质性指标的全要素生产率又不能作为惟一参考标准,而且仅在人均资产、人均非流动资产、人均流动资产大致相等的前提下,企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才有可比性。追求区域规模经济的同时还要保证良好的外部效应才是经济长远发展的立足点。
    四、对策建议
    

    (一)抓住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周期新陈代谢的直接结果,对转入区与转出区而言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盲目接受而无所甄选的总量原则不但不能加快产业转型,甚至对经济平稳运行造成负担。对于转出企业,没有寻找到耦合程度高的市场环境就跻身其中更是会为后续发展带来威胁。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执行者,在引导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时应综合考察区域的资本支出规模、企业生产率的差异与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合理引导企业进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立足本土优势行业,适当提高迁入标准
    规模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产业积累,完全新生的产业很难直接进入规模报酬攀升阶段(规模报酬曲线第二段),产业链完善的优势行业能更坚定地挑起产业集聚的大梁,强强联合往往会在垄断竞争的经济背景下创造最大的规模效益。投资回报率要求吸引大量优质产业,政府为吸引投资往往不惜重金投资基础产业,全力打造优良产业环境,因此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能迅速使投入资金回笼并引导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布局产业结构
    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产业更新换代的直接目的,但并非最终目的,走良性发展的道路才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践行。产业转移不可避免会遇到污染企业的叩门,在守好GDP底线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环境质量,因此应更大限度地接纳技术导向型的高质量企业,同时企业间的发展不能相互孤立,加强内部耦合性的构造以在规模经济的支撑下带动产业集聚区整体效益的提升。
    作者简介:钟露(1991-)女,安徽芜湖市无为县人,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学。
    [参考文献]
    

    [1]孟丽,潘理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张倩,方玲.皖江城市带制造业空间集聚度实证研究[J].巢湖学院报,2012(2).
    [3]朱盛毅,许跃辉,郭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循环经济现状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2).

Tags: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效应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