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及其推进措施

http://www.newdu.com 2018/3/8 《辽宁经济》2012年第6期 孟令伟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总结了“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状况,提出其经营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提出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以及八项具体推进举措。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推进措施
    一、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长足发展
    1.龙头企业实力壮大。到2011年底,全省包括生产型、加工型、流通型三大类在内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718个,比上年增长6.0%,比2006年增长100.8%;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到12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比2006年增长123.3%;实现销售收入43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比2006年增长210.6%;实现利税2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比2006年增长159.5%;出口创汇3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比2006年增长63.6%。
    2.重点龙头企业在全国居于前列。到2011年底,全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65个,比上年增长25.7%,比2006年增长107.6%;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5个,比上年增长41.0%,比2006年增长111.5%;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652个,比上年增长17.9%,比2006年增长216.5%,其中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32个,比上年增长18.5%,比2006年增长146.1%。国家级、省级和亿元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在全国居于前列。
    3.形成以加工为主的14大产业链。产业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经过多年培育,全省形成以加工为主的14大主导产业链。分别是:玉米产业链、稻米产业链、大豆产业链、水果产业链、蔬菜产业链、饲料产业链、生猪产业链、牛羊产业链、肉禽产业链、蛋品产业链、乳品产业链、水产品产业链、特产品产业链、种子产业链。
    4.中介合作组织发育成长。中介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辅翼,是联结农户和市场的桥梁。2011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中介合作服务组织达到13788个,比上年增长27.4%,比2006年增长237.0%。其中,农民合作服务组织12094个,比上年增长31.7%,比2006年增长264.9%;行业(产业)合作服务组织1694个,比上年增长3.8%,比2006年增长91.3%。
    5.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一是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达到395万户,农民人均从产业化链条中获得收入达到304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人的36.6%,比上年增长14.9%,比2006年增长132.1%。二是有力地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2261.9亿元,增加值规模超过冶金、石化,紧随装备制造业居全省4大工业第2位,实现了历史性跨跃。三是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从原料基地到加工车间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生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农业产业化基地3650万亩,比上年增长4.3%,比2006年增长23.7%。2011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68.4万人,比上年增长6.4%,比2006年增长74.0%。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大型知名龙头企业。受企业制度落后、投入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不亮、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多种因素影响,辽宁缺乏全国知名、拉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全省只有1个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
    2.部分产业链承载力不强。水果、蔬菜产业链由于缺乏系列深度加工企业,对地区果蔬产业拉动作用不强;大豆龙头企业产业链发展不健康,加工原料主要靠省外或国外调入,对本省农户没有很大带动作用;有的产业链存在断裂问题,如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多,牛、羊源严重不足,加工设备闲置。
    3.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虽然辽宁省产业化中介合作服务组织有相当发展,但总体看仍然滞后。一是发展波动性大。二是规模小、组织松散、章程不健全。三是实力弱,一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属于无产权的服务性团体。四是单打独斗、配合性差,甚至互为壁垒、恶性竞争。五是“官办、官管”色彩浓。
    4.龙头企业和中介合作组织缺乏对接。龙头企业和中介合作服务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两大带动力量,但多年来却是“两条线”发展形态,沟通合作不够。
    5.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合同订单兑现率低。农企双方的信用机制没有充分建立起来,信用意识淡薄,合同不规范,合同履行难。二是由于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缺乏推动器和保障力。三是真正实行让利于农、返还利润的龙头企业很少,所带农户收入增长空间小。
    6.少数龙头企业投机性强、社会责任心淡薄。有的龙头企业套地圈地现象严重,有的企业占地几百亩甚至更多,在所占土地上只有点缀性的建筑,囤地居奇,待价而沽。部分龙头企业对应该履行的社会公益责任、职工权益责任、带农利农责任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辽宁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世界经济总体趋暖。国内经济继续呈现较陕的发展势头,出现了南资北移的投资趋势,国内外资本、城市资本、工业资本正面向农业农村寻找投资机会。粮食连续丰收,大宗农产品生产连年增长,农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沿海经济带、中部城市群经济凸起,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进行。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大城乡统筹发展、惠农利民及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的政策,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省性和部门性政策,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政策支持体系已基本形成。特别是近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又出台了一些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
    辽宁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较优越的资源环境条件。一是农业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较大,林地、草地、林间牧地多,农业地域特色鲜明,具有多样化的农业资源,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水稻、水果、蔬菜、畜产、水产品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工业及科技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发达。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多,农业科研院所、涉农科技人员、涉农科研成果均居全国前列。三是交通通讯发达,依托市场广阔。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有相当基础。龙头企业总体经营实力、带动能力有很大提高,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资源。五是宽松的发展氛围。从省到基层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发展氛围浓厚。
    三、辽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化”战略部署,以惠农增收为目标,以特色优势基地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为基石,以中介合作服务组织为保障,以市场开拓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不断拓展产业化链条为主线,突出重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二)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原则。不断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重点龙头企业的火车头作用,带动基地、农户、服务组织,不断完善产业化经营链条。二是坚持农企利益共享原则。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机制,使企业得以赚取稳定的利润,又能充分体现农户的合理收益。三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同地区应突出本地重点,择优选择发展潜力大、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拉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四是坚持链条推进的原则。围绕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产业化经营链条,实行整体推进。五是坚持龙头企业和中介合作服务组织结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中介合作服务组织的桥梁和保障作用。六是坚持和谐持久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培育和带动、维护和开发、协调与发展的关系,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和谐的环境,获得持久发展。
    (三)具体发展目标
    一是到201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50个,10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3个。二是发展完善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分区基地,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化基地面积达到4000万亩。三是中介合作服务组织达到2万个,发展一批跨地区、能提供系列化服务的民间合作服务组织,参加中介合作服务组织的人数达到300万。四是发展农产品物流体系,完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构建以批发市场为依托,大型超市为主导,物流体系为载体,网上交易为重要组成的结构合理、城乡统筹、有序竞争、高效周转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五是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区,在龙头企业集中、初步形成企业和行业群落的地方,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区,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六是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内的农民达到450万户,全省农民平均从产业化链条内获得收人达到5000元。
    四、辽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
    

    推进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着眼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采取综合性得力措施。
    (一)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精神
    今年国家下发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牢固树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中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各级财政要多渠道整合和统筹支农资金,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资金,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要将中小型龙头企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要向龙头企业倾斜。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在各自业务范围内采取授信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收购的支持力度。鼓励农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根据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有效满足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农业的信贷、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缓解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要将中小型龙头企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全面清理涉及龙头企业的不合理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
    (二)大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处于关键地位,而重点龙头企业又是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开展对省级、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完善推介和认定程序,结合形势发展的要求调整有关指标。同时,充分发挥监测的动态管理作用,果断淘汰不合格龙头企业,加强对省级以下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的指导,建立一支蓬勃奋发、能充分发挥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国、省、市配套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队伍。积极引导和推进家族、私营龙头企业开展制度建设,创新和优化龙头企业治理结构,促进家族企业社会化和私营企业股份化。省级龙头企业要注重发挥好“三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治理模式的作用,将龙头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纳入制度化、科学化、正规化轨道。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推进龙头企业间的联合、并购、重组和参股。引导、鼓励、教育龙头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产品质量、保障职工权益、带农惠农、多做公益善事的责任。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一是运用好地缘优势开发模式。借鉴盘锦大米的做法,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整合杂乱品牌,统一原料、统一商标,促进品牌做大做强。培育特色品牌形象,提高特色品牌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运用好市场经济孵化模式。借鉴辽宁禾丰集团的经验,依靠其拥有品牌技术含量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载体,大力开发市场,迅速占领市场,推进品牌农产品集群的形成。三是运用好龙头组织牵动模式。通过龙头带品牌、品牌促龙头,使龙头企业和品牌不断壮大。四是运用好文化资源融人模式。根据农业文化资源特点与消费者需求趋势,在品牌设计和培育中,通过文化营销,强化浓厚人文、风土气息,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性品牌价值。五是搞好品牌资源整合。树立旗帜性品牌,整合杂、乱、小的散在品牌,通过整合,达到同时做大品牌和做强龙头企业的目的。
    (四)发展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
    推动龙头企业强化原料基地建设,集中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原料供给的安全化、绿色化、优质化程度,通过培训等手段增强基地农户的素质。发展完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一头连基地、另一头连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增强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能力。针对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带动、转化力弱的问题,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强化龙头和基地对接等措施,增强其带动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将相关产业链条带起来。对加工能力过剩、加工竞争过度、原料供应跟不上的部分行业龙头,通过加强调控和整合,综合运用立项审批、土地供给、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等调控手段,形成做大和弱化、保留和出局的动态机制,将产业链做实做好,促进产业链的良性发展。通过壮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并通过利益连接管道让农民分享加工链条延伸的好处。积极针对产业链条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诊断,做好填平、补齐、完善、调控、培育工作,促进链条的完善发育。
    (五)大力发展中介合作服务组织
    结合贯彻《农民合作社法》,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原则,大力培育、放手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行业协会和经纪人组织。针对中介合作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经济薄弱等问题,加强配套政策扶持,放宽登记门槛,进行积极引导,促其扩大数量,提高规模水平。制定和推介示范章程,促进中介合作服务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引导建立风险储备资金,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利润返还。加快人才培养和资源引进,特别是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大力发挥中介合作服务组织上联企业、下联基地农户的作用。推进中介服务组织间的沟通和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在联合中提高中介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六)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一是积极培育现代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中型农产品流通市场,全力打造规模优势,扩大流通份额,提高流通能力。发展农民运销合作组织,鼓励引导运销合作组织的联合与合作,实现农产品运销的规模化、系列化、集约化。二是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着力开展硬件设施、管理信息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卫生保洁设施等建设。不断完善大型农产品市场配套功能,切实改善交易条件。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农产品供求、市场价格变动的预测报告系统,引导农产品产销更好的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整合相关信息资源,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四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业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参与物流业发展,加快现有物流企业改造升级,建立各种模式的农产品冷链体系,建立产、储、运、销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包括期货交易、拍卖交易、代理交易。大力促进农产品网上贸易,扩大份额,提高交易安全度。
    (七)发展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
    发展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石。一是着力提高契约订单的覆盖面和兑现率。积极推动农企双方的沟通合作,强化契约订单的质量管理,加强监督,规范运作过程,运用政策手段激励和引导契约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企双方信用、履约的培训工作。二是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引导龙头企业设立风险基金、开展利润返还、吸收契约农户入股,积极发展紧密型或半紧密型的农企合作关系,确保农企利益联结的稳定性,农户能逐步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从产业化链条中获得更多收入。三是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建设利益联结机制中的作用。合作组织一方面要为参合农户服好务,完善和农户的合作形式及利益分配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订单农业,组织、代表农户和龙头企业进行谈判,签订供货合同,争取利润分成。
    (八)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
    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范围广、体系化、整体性强、涉及部门多的特点,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统筹力度。注重完善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农业产业化工作进行研究,作出重大部署,协调重大事项,解决重大问题,进行整合推进。健全和强化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涉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经营体制、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强队伍培训,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条件。

Tags: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及其推进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