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江苏农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年第4期 王丽 参加讨论

    摘 要: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对江苏农村人口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社会学分析,发现江苏农村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人口发展问题,并提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等解决思路。
    关键词:农村人口,结构特征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江苏农村常住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人口结构呈现出新的特征。人口结构的变化易对人口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由此产生各种人口问题。虽然人口具有开放性,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可以通过人口迁移流动进行调节,但是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这种调节途径往往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深入分析江苏农村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把握农村人口发展背景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一、江苏农村人口规模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农村人口总量从“一普”时的3210.48万人,达到“四普”时的5258.83万人的高峰,之后开始减少,到“六普”时仅为3128.95万人。江苏农村人口的比重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不断下降。2010年江苏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39.8%,1982年“三普”时比重为84.2%,下降了44.4个百分点。在自然生育率下降及人口净迁出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常住人口规模缩小,并引起了人口结构的变化。
    二、江苏农村人口的结构特征 
    人口结构对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也是进行人口预测和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根据人口自身的自然特征,可以从性别、年龄等方面对人口的构成进行研究。从人口的社会性,可以研究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及就业分布。通过对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江苏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如下。
    (一)农村总人口性别比继续下降
    “六普”时,江苏农村男性常住人口1554.61万人,女性常住人口1574.34万人,农村常住人口性别比为98.75,女多男少,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外出主要以男性为主,导致常住人口性别比偏低。
    从表1可见,自“三普”以来,农村人口的性别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六普”时农村人口性别比与“三普”相比下降了3.36个百分点;同期的全省人口及城镇人口的性别比也表现为同样的趋势,分别下降了1.87和7.19个百分点,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乡人口性别比的变动趋势趋于一致。

    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上,江苏农村人口值一直超出普遍认为的103-107的合理区间。2010年江苏农村人口出生性别比从1982年“三普”时107.80上升到117.84,提高了10.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总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值,如表2所示。

    “三普”以来,农村总人口的性别比一直低于江苏总人口及城镇人口的性别比。与此相反,农村人口的出生性别比要高于江苏总人口和城镇人口。1982年,人口出生性别比江苏城乡相差0.87个百分点,2000年相差达到5.08个百分点,2010年有所下降,但仍相差3.09个百分点。
    (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1.农村人口已进入老龄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迁的一个显著趋势。江苏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江苏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慢于全省。按照通行的人口老龄化判断标准,“三普”时农村0-14岁人口的比重在30.2%,接近临界值3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仍在临界值7%以下,说明此时农村人口的年龄类型为成年型。十年后即到了“四普”时,0-14岁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为24.8%,65岁及以上的农村人口比重上升到7.0%,农村人口开始进入老年型。“五普”、“六普”时,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重,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10.7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6.6个百分点。在江苏农村地区每百人中有13.6个老年人。
    2.农村人口抚养比下降。伴随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抚养比也发生了变化。随着0-14岁农村人口总量和比重的下降,江苏农村地区的少年儿童抚养比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三普”时少年儿童抚养比高达47%,“五普”时下降到31.1%,“六普”进一步下降,只有19.5%,比“三普”时下降了27.5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六普”时达到18.8%,只比少年儿童抚养比低0.7个百分点;相比“三普”时提高了10.1个百分点。受少年儿童抚养比大幅下降的影响,总抚养比从“三普”时55.7%下降到“六普”时的38.3%,幅度高达17.3%,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减轻。
    3.未来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因为人口具有延续性,当前人口构成是前面人口变迁的结果,也关系到未来人口的变迁。可以通过人口年龄金字塔直观的观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并预测今后的老龄化程度。

    图1显示了“三普”和“六普”江苏农村人口的分性别年龄金字塔的对比,深色部分为“六普”人口年龄金字塔,浅色部分为“三普”人口年龄金字塔。从对比图可以看出,从“三普”到“六普”的近30年中,农村人口的低年龄组不断变窄,高年龄组不断变宽,反映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三普”时,低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大,金字塔呈“下宽上尖”;到“六普”时,高年龄组的比重明显变大,而低年龄组的收缩非常明显,塔形呈现“下窄上宽”。
    (三)江苏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1.农村人口中高学历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010年“六普”时,江苏农村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年,虽然少于江苏全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9.1年,但是从纵向比,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不断提高。2000年“五普”时,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年,十年中提高了0.7年。
    从“五普”到“六普”,除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下降外,其余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人口比重提高明显。“六普”时,农村人口每10万人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2068人,比“五普”时减少1006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2344人,增加504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9690人,增加2399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为2200人,增加1739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756人,增加678人;具有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为40人,增加38人。
    2.江苏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距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农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2010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9年,城市人口为10.5年,城镇人口为8.9年,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少2.6年,比城镇人口少1年。
    2010年“六普”时,每十万人中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的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比重,而从高中阶段开始,乡村人口比重低于城镇,并且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升高,比重相差愈大。研究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是乡村的23.7倍,城镇人口比重是乡村的2.3倍;大学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是乡村的11.5倍,城镇人口比重是乡村的3.4倍;大专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是乡村的5.1倍,城镇人口比重是乡村的2.2倍;高中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是乡村的2.3倍,城镇人口比重是乡村的1.7倍。相反,在小学阶段乡村人口比重是城市人口的2倍、城镇人口的1.3倍;在初中阶段乡村人口比重是城市人口的1.3倍、城镇人口的1.0倍。
    3.江苏省内农村地区的受教育程度呈现区域性差异。江苏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距非常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同样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差距。苏南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苏中为7.7年,苏北为7.6年,苏南地区高于苏中、苏北地区。
    苏南每十万人中研究生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9.9倍和13.6倍;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4.2倍和8.4倍;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2.3倍和3.2倍;高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1.4倍和1.7倍;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分别是苏中、苏北的1.1倍和1.04倍。在小学受教育程度上,苏中地区最多,每十万人中有37362人,苏北次之,有31626人,苏南最少,有28784人。
    (四)江苏农村常住人口就业人数减少
    伴随常住人口规模的缩小,农村1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和农村就业人数均大幅减少。“六普”时农村1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650.91万人,“五普”时为3256.9万人,减少了606万人;根据普查长表推算,“六普”时就业人口约为2005万人,“五普”时就业人口约为2708万人,减少了700万左右的就业人数;就业人口的比重也从“五普”时的83.2%下降为75.7%,下降幅度达7.5个百分点。
    1.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呈现“二一三”格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逐渐转移出来,流向非农产业,农村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通过“五普”与“六普”的行业构成比较可以发现,农村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考虑到“六普”时采用新的行业划分,为了方便对比,我们按照主要指标和口径一致两个标准选取行业就业比重进行比较。
    2010年,农村人口在农林牧渔业中的就业比重为39.1%,比2000年下降了32.3个百分点。在第一产业就业中,主要是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最大,2010年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比2000年下降了32.1个百分点,说明农业生产方式进步释放出了大量劳动力,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与此同时,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为31.4%,提高了16.6个百分点,建筑业就业人口比重为9.7%,提高了5.2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行业。由于指标的不可比,我们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来比较服务业的情况。2010年,第三产业涉及的全部行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9.3%,比2000年提高了10.6个百分点。农村就业结构已从“一二三”格局转变为“二一三”格局,标志着农村工业化阶段性的转变。
    2.就业人口的职业非农化倾向明显。农村人口的职业分布与十年前相比,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职业比重下降较大,农村新兴职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从职业中类看,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比重下降幅度最大,2000年时高达71.4%,而2010年下降到39.1%,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职业中。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职业是种植业生产人员,比重下降幅度达到31.8%,从事种植业的人口总数减少最明显。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的人员比重提高,从2000年的19.3%上升到39.3%,幅度高达20%。这主要是农村新建的制造业行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从而实现了转移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职业分布从而发生改变。农村中从事商业服务业的人员比重也有所提高,从5.0%上升到15.7%,幅度为10.7%。商业服务业人员中购销人员比重从2.9%上升到8.8%、餐饮服务人员从0.6%上升到1.9%。这是农村人口非农就业的另一阵地。
    三、江苏农村人口结构问题及解决思路 
    人口结构变化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江苏农村人口发展所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直接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亚于总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加需要关注;三是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仍需提高,制约了农村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升级;四是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尚未发掘,人口就业结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对于这些问题,应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着眼,通过各种经济、社会政策措施来实现农村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
    江苏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道路、网络的覆盖网建设密度高,有效连接了城乡的交通信息网络。但各种服务和保障机制的完善仍有待时日,农村的社会保障虽覆盖率达标,但是与城市相比仍然差距甚大。而这些基本生活服务如果不能实现城乡接轨、缩小差距的话,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就会受到极大制约。
    (二)推动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逆的阶段,农村的发展一方面基于对农村建设的重新定位和总体规划,另一方面要依靠城镇化的带动。伴随城镇化的进程,打破农村相对封闭的状态,逐渐实现城乡观念的融合,并促进资源按照效率最大化原则在城乡间流通,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城镇化过程中,有力推动农民的市民化转变,增加农民接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度,实现农民市民化与城镇化进程相互促进。
    (三)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职业化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水平
    农村地区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农村发展。江苏应在财政支持力度上下功夫,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更要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提高高中及中专阶段学生的入学率,加强农村及城镇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江苏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江苏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江苏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4]江苏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江苏省第三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汇编[M].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

Tags:江苏农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