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2003~2011年季度数据,通过选择外来劳动力较为集中和澳门主要就业分布的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实证分析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澳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制造业就业已经难以维持对澳门经济的正向贡献作用。而建筑业方面,外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程度明显高于本地劳动力水平。旅游与其他服务业方面,澳门本地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能力高于外来劳动力。研究结果说明澳门引进外来劳动力确实促进了澳门经济的发展,符合澳门发展的长期利益,澳门政府需要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制定外来劳动力的政策和澳门整体人力资源政策,以保证澳门经济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外来劳动力,经济增长,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回归祖国并享受CEPA及内地居民港澳自由行等政策便利后,澳门经济快速发展。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显示,2011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2921亿澳门元,经济实际增长率为20.7%,持续成为亚洲经济发展最迅速地区之一。但澳门经济结构单一,博彩旅游业在澳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超过40%以上。过度依赖博彩旅游业也使澳门的人力资本结构发生不平衡的状态,澳门本地居民就业多集中在博彩行业,本身有限的就业人口更是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下产生的除博彩业以外其他各种行业职位需求。2011年,澳门外来劳动力人口累计达到100万人以上,廉价的外来劳动力成为支撑澳门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但是外来劳动力同样也被认为挤占本地劳动力就业机会,因而引起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成为澳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缓解社会矛盾,设立合理的外来劳动力就业政策,考察外来劳动力引入对澳门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外来劳动力的流入对澳门经济发展产生多大的作用,以及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相比在不同行业中发挥的作用程度如何,才能为澳门应该如何设立合理的外来劳动力政策,保证澳门经济健康和快速的发展提供分析基础。
关于外来劳动力引入问题属于劳动力国际流动范畴,从巴格内(D.J.Bagne)、迈德尔(G.Myrdal)、索凡尼(Sovani)、贝斯(Base)、李(Lee)等人提出著名的“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到Larry Sjaastad(1969)、Michael Todaro(1976)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及Oded Stark(1991)、Edward Taylor(1991)的劳工移民理论、Michael Piore(1979)的双重市场理论等理论,经济学家们从个人决策到宏观影响的角度对劳动力流动做出了各种经济解释。同时,外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也得到深入,如Winter(2001),Walmsley和Winter(2002),Rodrick(2003),Tullao和Cortez(2006)认为,各国如果放宽外来劳动力流入限制将拉动整个世界经济福利每年获得一千亿美元以上的增长。Head和Ries(1998)发现外来人口增加10%,加拿大向劳动力母国的出口便增加1%,因而对双边贸易产生拉动作用,从而促进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国双方经济的增长。Herander和Saavedra(2005)同样也发现美国向海外某国的出口受到该国在美国的劳动引入人口的促进。以上研究均说明劳动力引入将促进东道国(地区)出口,改善东道国(地区)劳动力供给,增进东道国(地区)消费者福利。王勇(2010)认为“迁入”与“本土”劳动力的配置效率的提高有利地促进了澳门的经济转型,而迁入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红利”通过补贴本土劳动力有效地提升了整个社会福利,进而带动了澳门本地经济快速发展,对澳门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积极正面影响。
目前澳门在外来劳动力流入研究方面较为缺乏深入讨论,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的有效劳动模型,深入探讨不同行业下,基于外来劳动力的进入下的有效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实证研究外来劳动力资源对澳门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以及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相比在不同行业中发挥的作用情况,实证说明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的影响作用,以及探讨应该如何设立合理的外来劳动力政策,保证澳门经济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二、澳门经济增长与外来劳动力
自澳门回归与开放内地自由行之后,澳门作为中国唯一可以运营博彩行业的地区,在博彩收入和入境游客消费的带动下,澳门每年的经济快速增长。2003年,澳门GDP增长幅度为16%,人均本地生产总值17805美元;2004年,GDP的增长达到30.5%,人均本地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美元,高达22634美元;2006年,GDP的增长率高达24%,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到28857美元,澳门人平均本地生产总值首次超越香港。澳门GDP的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2011年八年的发展时间里,GDP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超过20%,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都名列前茅。而带动澳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行业有博彩旅游业、建筑地产业、以及新兴发展的金融保险业。
从2003年到2011年,澳门本地就业人口呈缓慢增长趋势。2004年澳门进入回归后的黄金发展阶段,在博彩旅游业和外来投资的推动下,整体经济强劲增长,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各行各业均呈现繁荣景象。2011年澳门本地劳动力(LL)水平达到24.5万人,但本地就业人口年均不足2%的增长速度以及有限的总量完全无法满足澳门年均GDP 20%以上的经济增长需求,一时间澳门各行业劳动力不足问题凸显,各企业通过提升工资挽留员工成为常态。因此引入外来劳动力(FL)成为解决澳门就业人口不足的主要方法。
2003年澳门经济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职位元空缺,需要大量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进入澳门来支撑经济的发展速度,外来劳动人口随之开始呈上升趋势。2005年一至四季度外来劳动力累计达到4万人,2006~2008年更是快速增长而每年分别达到6.4、8.5、9.2万人,但随着2008年“金融海啸”的来临,澳门经济受到波及,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外来劳动人口下滑,很快的跌破10万人,2010年以后外来劳动人口才开始恢复增长的迹象,2011年外来劳动人口重新回到10万人以上的水平。
制造业曾是澳门经济支柱之一,但近年来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博彩业开放带动澳门经济快速转型,2005年取消纺织品成衣配额制度给澳门纺织业带来严重冲击,压缩了澳门制造业的生存空间。在1992年澳门共有1900家工业厂商,但到2010年工厂的数量已减少至905家。据澳门特区统计暨普查局2011年公布的第一季度人力资源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在多个行业中制造业的雇员流失最为严重,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近两成。澳门制造业共有1221个职位空缺,雇员流失率为10.1%,职位空缺率为9.5%,同比分别上升3.7%和0.3%;制造业雇员总量为1.2455万名同比减少18.1%,其中纺织业和制衣业雇员数量分别大幅减少37.1%和31.4%。目前,澳门主要就业人口集中在旅游博彩业,博彩业是澳门的龙头行业,长期以来支配着澳门经济发展。随着澳门产业结构发展的调整,制造业人数逐年下降明显,旅游博彩及其他服务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由图3可见,2003年到2011年旅游博彩业的就业人数随各大型酒店娱乐设施开业而持续增加。由于博彩业的发牌“荷官”工资较其他行业相对较高,加上政府、传媒、社会一致唱好澳门博彩业未来的发展,令澳门青年纷纷投身博彩业,进一步造成中小企业人员短缺,开工不足。但澳门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劳动者的优先就业权,规定外来劳动力不得进入博彩直接相关行业就业,因此本文除了分析外来劳动力对澳门整体经济影响以外,还将从就业人口密集的旅游、建筑、其他服务行业以及制造业的角度分析不同行业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的影响作用。
三、外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研究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经典方法是生产函数要素分析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过程中投人的生产要素组合同它可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模型。经典函数形式为:
Yt=Atf(Kt,Lt)(1)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罗默的技术进步内生化的知识积累模型假定技术进步来自对实物资本的投资,以在生产中的累积资本代表当时的技术水平直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而卢卡斯的内生化人力资本模型将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作为独立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而使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演化为:
其中,Yt代表t时期的产出量,At、Kt和Ht代表t时期的技术水平、资本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因本文旨在研究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因而假设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不同,若外来劳动力流入量为,本地劳动力投入量为,则当地总劳动力投入量为:
进而,有效劳动模型通过差分表示的增长方程为:
在公式(4)的基础上,建立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实证回归模型: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用于描述产出量Yt,资本形成总额用以描述资本投入量Kt,外来劳动力供给FL和本地劳动力供给LL分别描述劳动投入量和。A表示澳门劳动力整体技术水平。根据澳门经济发展行业特点和较具代表性的外劳所在行业,分别研究制造业(M)、建筑业(C)、旅游业(T)和其他服务业①(F)四个行业外劳对澳门经济的作用情况。
(二)数据及来源
本文采用2003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GDP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资本形成总额K由固定资本形成额加存货增加之和构成,FL、LL分别为期末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人数。FL-m,FL-c,FL-t,FL-f分别代表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外来劳动力人数,其中FL-ca和FL-cp为一般建筑业外来劳动力和赌场直接雇佣外来建筑工人。AL和AF表示澳门本地和外来劳动力技术水平,数据由澳门本地和外地高等教育学生注册人数与澳门总就业人数比率构成。澳门本地生产总值GDP、资本形成总额K、本地劳动力人数LL、外来劳动力人数FL数据均来自于澳门统计及调查局,澳门本地和外地高等教育学生注册人数来源于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
(三)模型回归结果
由表1示,根据本文研究模型(5),首先对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的整体影响建立方程(见方程I),通过各变量相关系数分析,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且通过Heteroskedasticity检验,不存在异方差,但方程I存在自相关,因而采用Cochrane-Ocrutt迭代法解决自相关问题,因而得到方程Ⅱ。
由方程Ⅱ可以看出,资本投入、外来劳动力、本地劳动力和各自技术水平均对澳门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为澳门本地劳动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表现为澳门本地劳动力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澳门GDP将增加3.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的拉动作用则较小,为0.618个百分点。但此结果也与澳门对GDP拉动贡献最大的博彩行业禁止外来劳动力进入,而外来劳动力仅能从事澳门居民较不愿从事的低薪的工作,因而外来劳动力对澳门GDP增长的贡献不如本地劳动力高的现实较为一致。此外,澳门外来劳动力技术水平对GDP增长的贡献略高于本地劳动力,但差距仅有0.005个百分点左右,说明现时澳门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在技术贡献上并未有较大差距。
在此结论下,本文从行业视角进一步分析澳门制造、建筑、旅游和其他服务行业中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对澳门经济的影响作用。但由于样本容量和自相关等原因,未能将不同行业本地与外来劳动力放入同一方程内,因此分别由方程Ⅲ和Ⅳ具体说明不同行业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对澳门经济的影响作用②。
由方程Ⅲ可以看出,资本投入、本地劳动力和各自技术水平依然对澳门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与方程Ⅱ一致。具体从行业来看,除制造业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产生负向影响外,旅游业引进外来劳动力在四个行业中对澳门经济增长能力的提升程度最大,达到0.232个百分点,其次为其他服务行业,达到0.214个百分点。而建筑业中,一般外来建筑工人和赌场直雇外来建筑工人对澳门经济增长分别产生0.156和0.172个百分点的正向影响。另外方程IV显示,制造业本地劳动力对澳门经济也产生负向影响,建筑业本地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为微弱,仅为0.078个百分点。而旅游和其他服务行业本地劳动力对经济增长正向影响显著,均超过外来劳动力整体影响水平。
四、结论与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发现随着澳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制造业就业已经难以维持对澳门经济的正向贡献作用,无论雇佣本地或外地劳动力均造成人力资源的占用而限制了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建筑业方面,外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明显高于本地劳动力的水平,原因在于澳门本地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建筑人才,因而通过引入外来劳动力得以弥补澳门经济快速发展下的建筑需求是十分必要的措施。旅游与其他服务业方面,澳门本地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外来劳动力,在于此行业为澳门居民主要集中工作行业,澳门政府实行就业比例配额和行业限制等措施保障本地劳动力就业,并严格限制外来劳动力的数量,因此使得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的贡献程度低于本地劳动力。但是,本研究也证明澳门引进外来劳动力确实促进了澳门经济的发展,完全符合澳门发展的长期利益。
虽然现时澳门社会面对外来劳动力问题存在抵触情绪,但澳门政府必须始终明确外来劳动力问题绝不是禁止或开放的简单政策选择,需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人力资本发展的长期策略。并在此策略下,实现对本地劳动力有计划和导向性的培养,使澳门本地劳动力具备澳门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知识类型和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合理预测人力资本需求,针对不足寻求外来劳动力的补充,改善澳门人力资本结构,例如需要加大对澳门经济有较大拉动作用的专业技术型外来劳动力的引入,并且通过技术外溢等方式增强对澳门本地居民相关工作技能的提升,才能够既保证澳门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需求得到满足,又使澳门居民能参与并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澳门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和谐发展。
(宋雅楠电子邮箱:ynsong@must. edu.mo)
基金项目:澳门基金会研究项目(MF-U/UH/MIAR/TIS-2011-0188)
注释:
①其他服务业指澳门统计局所统计之团体、社会及个人的其他服务项目。
②由于未有关于行业GDP之统计数据,因而方程Ⅲ和方程Ⅳ内GDP变量由澳门整体季度GDP衡量。
参考文献:
梁茂信.2007.“人力资本论”中的劳工迁移观分析[J].求是学刊(1).
王勇.2010.劳动力迁入对澳门经济发展影响[D].吉林大学.
Head, Keith and Ries, John.1998. Immigration and Trade Creation:Econometric Evidence from Canada[J].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31.
J. Edward Taylor.1991. Migration incentives 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 The Economic Journal(9).
L. A. Winters.2001. 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Gain fr0m Further Libera1ization:A Comment, in Sauve P and Subramanian A(ed.s)Efficiency, Equity and Legitimacy: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and the Millennium[M].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Chicago.
Mark G. Herander&Luz A. Saavedra, 2005. Exports and the Structure of Immigrant-Based Networks:The Role of Geographic Proximity[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May, vo1.87.
Oded Stark.1991. The Migration of Labor[M]. Cambridge:Basil Blackwell.
Piore, Michael J. 1979. Birds of Passage:Migrant Labor and Industrial Societies[M]. Cambridge, UK:Cambndge University Press.
Rodrik D.2003. Feasible Globalis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No.9129.
Sjaastad, Larry A.1962. 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0).
Tereso S. Tullao, Jr.&Michael Ange1o A. Cortez,2006. Enhancing the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in the ASEAN region: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Working Papers 2306, Asia-Pacific Research and Training Network on Trade.
Todaro, M.P. 1976. Urban job expansion, induced migration and rising unemployment:a formulation of simplified empirical test for LDC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3).
Walmsley, Terrie Louise and Winters, L. Alan,. Relaxing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Temporary Movements 0f Natural Persons:A Simulation Analysis.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3719.
作者简介:宋雅楠(1979-),女,陕西西安人,澳门科技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劳动力流动与服务贸易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