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映
今年以来,国内不少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山西平遥古城门票从100元调整至125元,湖北黄鹤楼门票由50元涨至80元,山东“三孔”景区联票由150元涨至185元……涨价理由说起来都非常充分:或为增加景区保护经费,或为调控客流,或弥补建设和运营投入不足,或景区进行了改造升级。
照笔者看来,随着景区的发展,保护、改造等支出势必会增多,景区由此要求增加收入达到收支平衡,本身也没错。但是,只把目光放在门票上,认为票价再不提高、景区就没办法增加收入,却未免陷入“旅游经济等于门票经济”的思维误区。
在旅游经济发展至今的现实背景下,门票收入早就不是景区的唯一收入。
就以收支平衡来说,与景区的投入、客流增加相对的,应是产出的增加。在景区各项设备设施得到提升后,景区的收入也应呈现多元化,毕竟,即使是狭义的旅游经济产业链,也应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那么,单一的景区门票,又怎么可能替代旅游经济的整体概念,进而成为解决收支不平衡的唯一渠道呢?
事实上,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了成功先例。2002年,杭州推出了西湖景区的“无门票制”。实行无门票制,看起来是亏了——确实,算下来8年亏了3000多万元的门票钱。但是,据数据显示,杭州市旅游产业的增加值,从2002年的114.7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803.12亿元,足足增长了6倍。
不仅如此,免票还带动了杭州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甚至改变了旅游季节分布,使杭州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这张门票,免得值不值?
在今年,申遗成功的河南少林寺也有新动作。
总而言之,若有心发展景区,与其让高昂票价吓住了游客的步伐,不如多花点心思,反思景区的各项业务是不是得到合理的开展、还有没有经营潜力可挖。
来源:《温州日报》
责任编辑: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