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8 本站原创 佚名 参加讨论

郭方 宋双华

 

摘 要:生态文化旅游已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在深入分析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发展思路、管理机制、配套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定位、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作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政府主导,统一协调;加大投入,消除瓶颈;出台政策,强化宣传;突出特色,提升品牌;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等。

关键词:咸丰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咸丰,国家级贫困县,地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云贵高原东沿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总人口36.4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境内森林茂密,峭壁峡谷林立溶洞群落密布,小溪流水潺潺,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已形成一些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很好借鉴。研究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具有重要价值。

1 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1.1 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咸丰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等各类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共80余处,主要稀缺性生态旅游资源8处(表1)。现已开发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主要有:坪坝营森林生态旅游区、唐崖土司民俗文化旅游区、黄金洞旅游区、二仙岩高山生态农业旅游区和环城观光游憩区等五大旅游景区。咸丰县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鲜明,“绿色”与“古韵”并存。

        

1.2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咸丰县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旅游接待人次由2005年的50000人次增长到2008年的176900人次,年均增长.29%.旅游直接收入由2005年的520万元人次增长到2008年的1035万元,年均增长6.89%(表2)。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表3)。

            

1.3 重视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2007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咸丰县“旅游经济升温战”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了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策略。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大战略,咸丰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努力加快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步伐。近些年来,咸丰县相继完成了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调查、项目申报、规划编制等工作,主要包括:坪坝营生态旅游区、唐崖寺土司城民俗文化旅游区、二仙岩湿地公园等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1.4 积极开发旅游小商品

开发旅游小商品,就是根据所在景区的特点特色以及游客的需求设计生产工艺美术品等,其经济社会效益可观。旅游小商品不仅要设计精致,能够体现旅游地的特点特色,而且还要注意颜色、规格与包装等;既要便于游客携带,又能给人以华丽高贵之感,足以使旅游者显示自己的经历和身份,以便于留下或引起美好的回忆。近年来,咸丰县已成功开发出绣花鞋系列产品,销往武汉、重庆、西安、北京以及英、美、韩等国家和地区。

2 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思路问题

咸丰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是咸丰生态旅游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总体开发思路不清晰,景区之间缺乏协调合作。纵观咸丰各景区,只有坪坝营、唐崖土司城等少数景区开发起步较早,整体开发情况较好;其他旅游景区因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特色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由于各旅游景区统一协调性较差,许多景区仍习惯于孤立地发展旅游,景区服务大多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土家文化内涵和民族地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创新不够。所以,咸丰旅游业仍然存在着整体规模不大,区域特色不够明显,吸引游客相对较少,游客消费度较低等问题。

2.2 管理机制问题

咸丰县旅游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政府专职管理体制建立较晚。咸丰县旅游局成立于1992年,本与外事、侨务同属一个单位管理,2001年2月才从旅游外事侨务科分离出来,单独分管旅游事务。而且,旅游和文化、环保、建设、林业、国土等许多部门职能存在交叉,同一个景点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所以行政障碍经常影响跨景区资源整合、协同发展,咸丰县至今尚未形成“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节庆互动、争议互商”的旅游发展格局。

2.3 配套设施建设问题

咸丰县位于鄂西南欠发达山区,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湖北省中东部较为滞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对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的财政投入非常有限,旅游景点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县域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食、住、娱、行、购、游六要素无法有效衔接,一些通往景点景区由于公路等级较低等问题,可进入性较差,生态文化旅游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2.4 旅游市场定位问题

与周边县市相比,咸丰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自然原生态和土家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但由于景点景区协调性较差,深度开发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加之缺乏客源市场细分,缺乏高水平市场化包装和营销,生态文化旅游市场占有率较低,没有很好实现由土家民俗文化、土司皇城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向知名旅游品牌的转变,经济效益不明显。

2.5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区亟须开发,但当地生态体系脆弱,加之在保护方面缺乏足够准备,与开发理念产生偏差,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将产生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保护问题急需解决。能否把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效地统一起来,能否消除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成为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3 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3.1 政府主导,统一协调

建立完善咸丰旅游管理机制,形成切合县情的以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格局。县委、县政府需要协调旅游、城建、环保、财政、林业、交通、宣传等部门,加强领导,统筹管理。以政府信心提升企业信心,以政府热情带动企业热情,实现政企联合,发展生态文化特色的旅游经济。县委、县政府应根据县域旅游整体发展要求,成立旅游发展管理机构,科学定位客源市场,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为契机,形成完善的旅游开发扶持政策体系,支持以坪坝营、唐崖土司城、黄金洞等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整合区域生态文化资源,推出精品线路,加大市场推广。

3.2 加大投入,消除瓶颈

县委、县政府应该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优秀旅游开发企业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旅游产业的信贷支持,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县委、县政府还应推进旅游创强工作,有计划发展培育强镇、强村和生态旅游示范点,加快A级景区培育创建步伐,建设星级宾馆饭店,培育以本土为主力的旅行社,推动特色餐饮行业发展,加强产业联动,推动旅游经济整体发展。

3.3 出台政策,强化宣传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咸丰县委、县政府首先要坚定信心,紧抓“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全面建设的机遇,发挥好有形之手的作用出台优惠政策,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形成经济增长亮点。各相关部门可以针对各自工作职能,通过调整完善现有的旅游扶持政策文件,制定扶持旅游业发展、吸引旅游投资等方面的优惠配套政策,强化政策导向。具体来说,咸丰县可以增加旅游开发建设方面税费的减免措施,推出引进资金技术的优惠政策,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打破区域界限,推出旅游便利化措施,联合加大宣传推广,努力形成资源互享、优势互补、政策互惠的旅游发展局面。

3.4 突出特色,提升品牌

咸丰县处于鄂西南山区和土家族聚居区的腹部,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特色突出。其旅游开发应突出自身特色优势,不断地收集、整理、加工、集中坪坝营、唐崖土司城等精品景区,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推出特色旅游品牌,扩大特色旅游知名度,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具体而言,现阶段应重点加大坪坝营、唐崖土司城等旅游项目的开发,把坪坝营、唐崖土司城等景点打造成为品牌旅游景点,深入开发吃、住、行、游、购、娱乐等周边特色旅游服务。

3.5 合理开发,有效保护

咸丰县旅游资源有其独特性、原始性,是吸引游客的基础。但是,当地旅游开发者也应换位思维,根据对游客的吸引力来进行有主次的开发,凸显本区景观的差异性,注重保护原始生态。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始终需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将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满足游客其求新、求奇、求异、求知的欲望,为其提供静谧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郭荣朝.南阳旅游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3):51-53.

[2]覃章梁.恩施州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路径与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0-133.

 

来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第2期

责任编辑:奇奇


    

Tags:咸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探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