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外交关系的和平稳定,边境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产品逐渐受到我国政府和游客的青睐,业界对其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为全面了解我国边境旅游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成果,尝试从基础理论、规划开发、市场动态等方面对我国边境旅游进行系统综述,并针对我国边境旅游研究现存的不足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边境,边境旅游,研究综述,展望
随着全球旅游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边境地区已成为很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区域。我国疆土辽阔,海域宽广,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蒙古等15个国家的直接接壤构成了长达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遗存,奇异的民族风情以及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使我国边境地区拥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边境旅游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边境地区多为边疆民族聚居地,长期以来受经济、交通、人才、政治、宗教等因素制约,使边境旅游较国内其他旅游来说发展缓慢,相应的,学者们对其关注也较少。
2011年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开发具有边境特色的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鼓励发展边境旅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1]”该规划不仅为我国边境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导,更预示着边境旅游在我国即将面临一次跨越式的大发展。在我国边境旅游腾飞之际,笔者通过对有关我国边境旅游的书籍、期刊、报纸、会议论文等进行大量检索,尝试从基础理论研究、旅游规划与开发、区域合作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我国边境旅游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我国边境旅游今后的研究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边境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
(一)边境旅游的界定与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边境旅游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1997年颁布的《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指出,边境旅游是经批准的旅行社组织和接待我国及毗邻国家的公民,集体从指定的边境口岸出入境,在双方政府商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的旅游活动[2]。这是我国首次从法律层面对边境旅游进行界定。随后,业界的专家学者们也相继对边境旅游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张广瑞(1997)认为边境旅游是人们通过边境口岸所进行的跨越国境的旅游活动[3]。姚素英(1998)将边境旅游定义为相邻两国或地区的居民,在双方接壤的对外开放的城市或地区相互进行短程旅行的行为,它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国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4]。罗明义(2002)认为边境旅游是相邻国家之间相互开放水陆边境口岸,按照一定的协议和约定,允许相邻国家的居民相互出入边境所进行的旅游活动[5]。2003年,田欣在《中国边境旅游必备》一书中将边境旅游定义为在我国边境地区的市、县,经中央政府批准,与相邻国家的边境地区之间开展的本方居民有组织地前往对方旅游的业务[6]。刘小蓓(2004)指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边境旅游的数量、规模、形式和内容都在创新和充实。因此,为了适应新市场的发展,她在其硕士论文《广西边境旅游发展研究——以广西东兴市为例》中,将边境旅游定义为旅游者采取某种旅游方式在边境地区开展旅游活动或是从指定的边境口岸出入境,在双方政府商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的旅游活动[7]。祝招玲、谢维光(2010)也提出了边境旅游是旅游者在双方国家边境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并认为目前边境旅游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旅游者在本国边境地区进行的境内旅游活动;二是旅游者经过边境口岸的跨境旅游活动,即本国旅游者经过边境口岸的出境游和邻国旅游者经过边境口岸的入境游等跨境旅游活动[8]。
虽然我国边境旅游的概念在1997年才正式提出,但在我国边境地区,这一形式的旅游活动很早就已出现。张广瑞(1997)将我国边境旅游的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探索阶段(1885~1990)、突起阶段(1991~1993)和调整阶段(1994~至今)[9]。之后,李明(2006)根据边境旅游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阶段(1998~至今)[10]。
(二)边境旅游的特点与分类
边境旅游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国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我国边境地区多为边疆民族地区,因此,边境旅游在我国的发展中显现出有别于其他旅游的显著特征。为此,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大量阐述。姚素英(1998)从区别于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角度将边境旅游的特点总结为:涉外性质、空间有限、时间短促、手续简便、费用低廉[4]。赵西萍(2006)则认为边境旅游具有阶段性、政策性、多样性、驱动性、发展性、合作性和管理性六大特点[11]。杨飞(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边境旅游兼有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时间性、地域性、政治性及与边境贸易的相互依存性[12]4个方面。
我国疆土辽阔,边境线漫长,加之边境地区政治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因此边境地区的旅游活动类型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张广瑞(1997)认为,我国边境旅游按旅游目的可分为贸易驱动型、观光驱动型、购物观光型;按地区可分为东北、北部和西北边境地区、西南边境地区、辽宁和吉林的中朝边境地区;按旅游费用支付的主体可分为自费边境旅游和非自费边境旅游,其中非自费边境旅游包括公费旅游、公务、商务旅游及奖励旅游[13]。姚素英(1998)也从旅游目的方面将边境旅游划分为探亲、观光、疗养、商务和购物旅游5种类型[2]。熊礼明(2005)认为边境旅游还可按旅游时间的不同划分为一日游和多日游[14]。
(三)边境旅游的理论基础与开发意义
目前,我国对边境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仅有少数学者运用相关的理论来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而专门对理论进行探讨的文章还未出现,这也是我国边境旅游研究下一步急需加强的方面。陈桂秋(2004)认为,边境与口岸是自成一体的存在于邻国间的特殊组合体,并提出了边境旅游的“空间范式”,同时还指出“产业带动发展理论”是发展边境旅游的理论指导[15]。姜晓娜(2010)将地缘经济学说、边境效应和文化传播的理论应用到硕士论文中,对黑龙江边境旅游进行了分析[16]。张越水(2010)也指出共生演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可用于边境旅游的研究中,并对中越边境的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17]。
边境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在发展经济、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具体来说,我国开展边境旅游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促进边境地区的开放,活跃当地的经济;增强内地对边境地区的了解和联系,提高边境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了解,增进友谊,稳定边疆,巩固国防[18];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满足公民出国旅游的需求,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19];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家积累资金;拓宽就业门路;促进边境地区人民思想解放和精神文明建设[4];带动沿边地区扶贫(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扶贫)[20];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内联外拓”大战略[21]等。
二、边境旅游规划开发的研究
(一)边境旅游的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
我国边境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边境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几点:(1)旅游者在口岸城市逗留时间短、消费低;(2)地区与部门利益分割造成出境证件管理与收费混乱;(3)商品质量下降与假货充市的倾向严重;(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18];(5)客流量少,客源市场潜力发掘不够[22];(6)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适应面较窄;(7)旅游产品未成体系,旅游商品缺乏特色;(8)受政策影响大[23];(9)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经营秩序混乱[24];(10)营销不足,基础设施和效益较差[25]。
为了促进我国边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1)加强边境地区旅游吸引物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宽参加边境旅游人员的区域限制;(2)加强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3)开辟多种渠道,加强人员培训[18];(4)瞄准客源市场,确立旅游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创立边境旅游品牌;(5)“点、线、面”三位一体,完善边境旅游产品体系;(6)多渠道筹集旅游资金,完善基础设施;(7)加强内外合作,联动发展[23];(8)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积极为边境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空间;(9)加强边境口岸管理以及边境旅游的安全防范工作[24];(10)整合旅游企业联合营销,做大旅游蛋糕[25]。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目前我国对边境旅游的认知仍然不够全面,旅游形式较单一,旅游市场的定位还有待提高。业界的学者们通过对具体案例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种为我国不同边境地区的旅游进行对症下药的做法,对处于边境旅游开发初级阶段的我国是值得倡导的。
(二)边境旅游的规划思路与开发构想
目前我国学者对边境旅游规划的关注较少。笔者以“边境旅游规划”为题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仅有一篇文章,即刘滨谊、刘琴(2006)对我国西部边境旅游规划的特性、原则和程序的探讨。他们认为西部边境旅游具有协调性、前瞻性和引导性3大特性,并指出在其规划中应遵循生态保护、特色化和深度化的原则,最后归纳出西部边境旅游规划的程序,并以新疆为实例提出了进行边境旅游规划的具体措施[26]。
相较而言,我国对边境旅游开发的研究成果较多。谢莉(2005)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对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的条件、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西部边境旅游开发应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旅游营销、提升整体形象等开发措施,这对加快西部边境旅游发展、推动边疆社会经济具有重大意义[27]。李庆友、刘杰豪(2006)在对西双版纳边境旅游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对其开发边境旅游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边境旅游开发的构想和政策框架[28]。覃萍(2007)针对广西边境地区民俗旅游具有的资源、地缘、政策优势提出相应的开发构想[29]。刘吉来(2001)[30]、彭万臣(2007)[31]、王丽琴(2006)[32]等也分别对我国西部、黑龙江和云南等地边境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各自的构想。这些开发战略对我国边境旅游的发展和边疆经济的腾飞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边境旅游的个案分析与开发模式
从目前我国对边境旅游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是以案例分析为主。这些研究主要是从以下方面来展开:一是从规划思路和开发构想方面着手,对具体地区进行现状描述和问题分析,最后提出具体的开发对策。如蒋满元(2008)[24]、刘永明(2008)[33]、艾思彤(2011)[34]等。二是在区域合作和经营管理方面,通过对边境旅游发展状况进行描述,结合国际趋势和国家政策提出区域合作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对策。如赵明、郑喜(2004)[35]、图登克珠、刘雅静(2010)[36]、李春燕、范淑萍(2010)[25]等。三是从产品开发和市场动态角度对具体案例进行现状描述、数据分析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如陈燕(2009)[37]、刘小蓓(2004)[38]、毕燕、易烁君(2010)[39]等。
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学者们根据各边境地区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旅游开发模式。祝招玲、谢维光(2010)通过对佳木斯市发展边境旅游具有的优势进行分析后,认为佳木斯边境旅游应采取“以点连线成带”、“横向联合、精诚合作”、“旅游边贸”的开发模式[8]。王丽琴(2006)指出“内联外拓”、“旅游边贸”、“国别推进”、“精品带动”的旅游开发模式可适用于云南边境旅游的发展[32]。杨洪、陈长春(2001)[40]、蒋满元(2008)[41]等也分别在文章中提到相应的开发模式,但总的来说,我国对边境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四)边境旅游的市场动态与产品开发
旅游市场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旅游营销的成败,具有地缘优势的边境地区更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条件,拓展旅游市场。杨丽(2001)以云南为个案,对边境旅游市场的概况、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规范边境旅游管理秩序,加强边境口岸管理等的发展对策[42]。汪德根、陆林等(2004)对边境省区内蒙古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剖析后,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43]。刘小蓓(2004)[38]、李明、何雨(2008)[44]等也分别对广西和中俄边境的旅游市场进行了探讨。
在边境旅游产品开发方面,陈燕(2009)对云南和东南亚跨国旅游产品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指出云南应充分利用多国边境的区位优势,开辟新的出境地,并提出了开发更多跨国旅游产品的具体对策[37]。谢婷、钟林生等(2006)以广西友谊关口岸和东兴口岸为例,从空间竞争关系的角度,对中越边境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探讨[45]。但目前我国对边境旅游产品进行专项研究的成果还较少,大多都只有在旅游开发和区域合作类的文章中有所提及。
三、边境旅游区域合作与经营管理的研究
(一)边境旅游区域合作的研究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边境地区较内地来说除受多元文化影响之外,政治、治安等社会环境也较为复杂,因此,区域间的合作对边境地区显得尤为重要。业界的学者们也对其做了大量研究。张广瑞(1996)提出我国边境旅游应进一步扩大开放,既要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又要保证与国内其他省份的联系,做到真正的“外拓”、“内联”,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将边境旅游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46]。
1.边境旅游“外拓”的研究
目前,有关我国边境地区与相邻国家间联合开发边境旅游的文章较多。张俊英(2005)对中越边境旅游客源市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双方应尽快健全旅游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开发中越双方潜在的客源市场等解决对策[47]。孙晓谦(2006)认为黑龙江与俄罗斯边境旅游的合作,不能仅停留在旅游观光和旅游购物上,应从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实际出发,在资源互补、客源互动和产业联动的基础上制定一个长期发展规划,以此促进中俄旅游合作的稳定发展[48]。郑辽吉(2009)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对丹东市的边境旅游产品创新与联合开发的新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将丹东建成中朝边境旅游的集散地提出了具体措施[49]。石美玉(2009)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边境旅游应与周边国家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打造边境旅游目的地,开展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联合营销活动,使我国边境旅游走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50]。
2.边境旅游“内联”的研究
在对边境旅游“内联”的研究方面,陈桂秋(2004)认为广西应抓住机遇,借助“南博会”的联动效应,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并提出建构广西边境旅游“新三角”的具体对策[51]。徐东北、徐昌贵等(2009)从辽宁、吉林两省中朝边境旅游合作的视角出发,对构建辽宁、吉林两省“沿鸭绿江边境旅游带”的意义、条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构建途径[52]。相较边境旅游“外拓”的研究而言,对边境地区与国内其他省份联合开发旅游的研究还较薄弱,这也是今后边境旅游研究中有待加强的板块。
(二)边境旅游经营管理的研究
边境地区的特殊性使得边境旅游的经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也较为复杂,不仅包括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餐饮、旅游景区、旅游购物、旅游交通等部门的管理,还涉及边防武警、公安、工商、税务部门和与邻国管理的对接合作等方面。但从目前笔者所收集的文献来看,对边境旅游经营管理研究的文章还较少,而且仅停留在对具体案例的问题分析中有所提及,对其进行专项研究的文章很少,引入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张广瑞(1994)通过对云南瑞丽、畹町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因地区和部门间利益分割导致出境证件管理与收费混乱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应加强对市场的管理,维护市场秩序[18]。尹明(2000)对边境县(市)旅游市场现状及管理机制改革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实施集约化经营管理的构想[53]。熊明礼(2005)以系统管理理论为基础,对中越边境旅游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阐释,认为中越边境旅游管理是以人为主体、旅游资源要素为依托、制度要素为保障、市场管理要素为对象、两国管理协调要素为基础而进行的系统管理工程,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14]。杨芳、方旭红(2010)认为要使边境旅游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加强行业与边境口岸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最为关键[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