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西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8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3年02期 闫红瑛 参加讨论

    摘要:在传统大众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西藏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旅游作为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应运而生。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增加,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改善,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避免重蹈大众旅游的覆辙,西藏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西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5%以上,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1],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造就了雪域高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使其拥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藏旅游业从无到有,得到快速发展。自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后,旅游业已经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然而,作为西藏六大特色产业之首的旅游业是在传统大众旅游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传统大众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西藏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西藏现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实现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西藏旅游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
    通常生态旅游的含义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因此,生态旅游能够解决西藏传统大众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
    一、西藏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西藏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随着青藏铁路通车、林芝和阿里机场通航,大大改善了西藏旅游业的可进入性,西藏旅游业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125万人次,年均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收入226.2亿元,年均增长29.8%[2]。
    面对新世纪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在 “十二五”期间,西藏旅游开发要与生态环保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据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公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表明,西藏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全区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据悉,目前西藏已建立起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2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8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日喀则、山南地区相衬托,辐射那曲、阿里、林芝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区;以登山、徒步朝圣、探险为主的后藏旅游区,以森林生态、地貌科考以及度假为主的藏东南旅游区,以雅砻风景名胜为主的藏南文化旅游区,以野生动物观赏及领略草原民俗风情的藏北旅游区等旅游产品体系和格局[4]。
    西藏生态旅游虽然能够弥补传统大众旅游的缺陷,但开展的时间不长,而且在西藏特殊环境下开展生态旅游无现成经验可供参考借鉴,加之西藏生态旅游人才短缺,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导致生态旅游在资源规划、开发、保护、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结合西藏实际,探索西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提出对策,确保西藏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西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
    自身生态的脆弱性决定了西藏发展生态旅游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尊重生态经济规律,切实把握国际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趋势,按照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及旅游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重点、分步骤、分阶段的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将绿色旅游与人文旅游融合在一起,以特色开发为关键,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生态基础的旅游精品景区;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主体为支撑,构建亲身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休闲度假游;努力打破传统的生态旅游方式,打造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创造盈利的观光与度假并举的西藏旅游知名品牌。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指既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旅游业在西藏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西藏经济发展的后劲,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关系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走向,而且直接关系到西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意味着在维护、合理使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使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达到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
    (二)走生态旅游资源产业化道路
    西藏传统大众旅游业奉行的是资源开发导向型的发展战略,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对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发展只是暂时性的。由于它不能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并不能实现西藏经济腾飞的长远目标,西藏应当走生态旅游资源产业化道路。
    西藏生态旅游资源产业化应立足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民族宗教特色,整合旅游产业链,充分挖掘各个环节的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通过资源整合,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基本思路是:统一布局,长远规划,科学开发、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内联外引,加快发展[5]。即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从全自治区的角度进行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突出民族宗教特色和自然景观优势,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按照“以大市场、大产业、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创新开发思路,建设一批高品位、高档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景区,带动整个生态旅游产业链,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这样才能激活生态旅游的内在潜力,实现生态旅游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
    三、西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西藏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的“调节器”,也是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生态旅游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西藏生态环境的好坏,因此,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应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不断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在政府主导下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行业,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各方面利益关系协调的如何,关系到生态旅游开发的质量[6]。西藏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如果任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也不可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宏观规划与控制,在开发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尽量保持原生态,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按旅游经济的客观规律,区域间的自然、文化差异是产生旅游动机的原动力,突出特色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关键和生命力所在[7]。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看,西藏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产品的粗放式开发模式,走精品化开发的道路,要始终坚持立足西藏的特色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着眼全区,全面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打造适合大众的精品生态旅游产品和线路。完善景区功能,提高景区档次,突出景区的差异性和西藏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草原、湿地、民族风情、西藏传统文化等旅游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形象,以增强西藏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开发新型生态旅游形式,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齐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生活压力在不断增加,“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成为闲暇时人们首选的放松方式。西藏经济相对落后,在发展旅游业时仅仅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是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还应该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掌握不同类型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因此,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应开发能够使旅游者参与其中并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新型生态旅游方式,如:避暑旅游、休闲旅游、观赏旅游、野趣旅游等,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齐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拉萨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和林芝生态旅游中心,完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中尼旅游走廊功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8]。为此,要从西藏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兼顾各个行业,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面有序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依靠西藏特有的民风民俗、自然景观资源等深度开发人文生态旅游产品及冬季生态旅游产品,改变西藏旅游业淡旺季明显的现状。
    在开发时可按照“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9]。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三)创新景区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西藏生态旅游发展要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各部门、各行业以及旅游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同时景区的管理模式要和大众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区别开来。要从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和对生态旅游者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在创新景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电子商务信息网,为游客提供“一站式”自助服务;健全和完善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强化旅游安全保障,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建立健全覆盖全区重点景区的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应综合考虑区内旅游景区分布、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可进入性、游客数量等因素,分区域建设若干支专业化程度高、救援能力强的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专业队伍,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四)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吸纳当地群众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
    生态旅游除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外,还负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功能。景区居民既是当地民俗风情的体现者,也是生态旅游文化内涵的传承者,只有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其中,才能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生态旅游景区不但要培养和强化当地居民的经济意识、生态旅游意识,还应创造条件,引导和吸纳景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生态资源的保护等, 并让当地居民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受益。
    吸纳当地人参加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这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群众基础,也是当地就业和经济来源的替代选择,是决定生态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10]。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11]。也只有当地群众在参与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时,才能转变观念,自发地对资源进行保护和建设,也才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才是原汁原味的,才能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也才能树立西藏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相结合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实现量的增长与质的飞跃。发展生态旅游是西藏新时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是西藏旅游业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结合西藏实际,借鉴其他省市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完善生态旅游相关政策法规,确保西藏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狄方耀、程志碧、罗华:《西藏经济学导论》[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版 第5页.
    [2] 《西藏“十二五”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R].求是理论网.2011-5-21.
    [3] 《西藏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R].人民网.2012-9-21.
    [4] 陈立健、王珂:《浅析实现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中国藏学.2005(4).
    [6] 盛小娟、殷旭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挑战、问题及措施》[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
    [5][7] 闫红瑛:《西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8.
    [8]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9][11]梁歆梧:《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场经济管理.2006(4) .
    [10]赵俊、穆彪:《对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4).

Tags:西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