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空间规划如何从“冤大头”变成“龙头”:产业·交通·空间统筹协同——成都基于国家中心城市视野下的空间布局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8/3/8 成都日报 张国华 参加讨论

    城市空间是城市各项功能的载体,也是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成都的城市空间结构需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目标进行优化调整,统筹交通、空间、产业三大要素,通过“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先行,产业一体化作突破口,城市群一体化作空间的载体”的三位一体,建设高效便捷、生态友好、舒适宜人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结构,构筑“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格局。
    统筹交通、空间、产业三大要素
    重构国家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不同于一般城市,其空间布局需要以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网络为切入点,统筹交通、空间、产业等城市发展要素,提升城市空间的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特性。具体来讲,国家中心城市在空间发展上应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整体性和前瞻性。不是单单追求自身繁荣或环境优美,而是在服从国家战略安排的整体观、全局观视野下寻求发展。需要更好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不仅要兼顾城市全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城市群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建立和完善高效率的各种流转系统。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物质、能量循环的高效利用。要以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骨架,以快速轨道、快速道路,“互联网+”和“+互联网”,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运动和资源配置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和优化各种要素的流动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不仅要保持中心城区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使城市全域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可持续发展,更要肩负首位城市责任担当,提升所在城市群的城市联动发展水平,形成大都市区格局。
    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将自然元素融入城镇空间布局,处理好自然环境和人工建设的关系,尊重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功能要求。根据城市的资源与周边山水环境特征,鼓励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立足自然本底进行空间布局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确定排水体制、废水排放方案、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措施等。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质量指标应该逐步达到国际水平。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发达的教育体系和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空间格局的基础和智力条件之一。同时,还应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的医疗条件、和谐的社区环境。
    保护和继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市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搭建体现亲和力和正能量的大平台。更多保留城市历史文化碎片、历史足迹、旧建筑、植物以及地方标识物等能够彰显出城市特质的元素。要通过城市中观、微观层次的设计,创造宜人的城市尺度,建设充满人情味、综合服务功能齐全、邻里关系融洽交流密切的空间与场所。
    四个统筹协调
    布局成都城市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成都在城市空间优化调整上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发展战略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为破除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创造了条件,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成都要更快更好地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不能沿袭就“城市空间”论“城市空间”、就“交通”论“交通”、就“产业”论“产业”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应按照“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构架重新构建其空间体系。在今后的空间发展上需要统筹协调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2] [3] 下一页

Tags: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空间规划如何从“冤大头”变成“龙头”:产业·交通·空间统筹协同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