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http://www.newdu.com 2018/3/7 《银行家》2012年第1期 佚名 参加讨论

2008年以来,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国内银行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银行业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共存,机会与风险同在”。在全新的的经济金融形势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坚持改革,积极创新,才能抓住机遇,化解风险,实现更稳健、更优质地发展。
    当前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挑战
    如何应对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
    
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加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本轮危机自2008年全面爆发以来已近四年,但就目前看,危机并没有趋缓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危机的持续冲击下,世界消费和储蓄的平衡关系将发生变化,即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格局被打破,这将对中国企业出口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国际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和资本流向也将出现调整,美国消费,中国制造,中东和俄罗斯提供资源的世界经济模式将逐步改变。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程度越来越深,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触角逐渐延伸,国内外经济的关联度日益提高,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动荡都可能涉及到中资企业,作为银行的客户,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时刻牵动着银行的神经,给银行经营管理带来重大挑战。
    全球银行竞争加剧,提高了中资银行走出去的难度。目前,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大都采用多元化的混业经营模式,而中资银行仍实行分业经营模式,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将面临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虽然国内商业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实现了“大”,但还不能称之为“强”,特别是在公司治理、内部管理、风险管控、产品创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近几年,金融界一直在讨论中资银行利润大幅上涨,但股价始终低位徘徊的现象,这其中有诸多原因,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中资银行仍采取外延式增长,通过传统扩大规模的方式获取息差实现增收,在大量消耗资本后不得不通过持续的增发以保持资本充足率达标,资本稀释必然导致资本收益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不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就将永远处于被动境地。
    “Basel Ⅲ”出台后,银行经营的国际监管环境趋紧。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加紧了对银行监管体系缺陷的分析与反思,并发出一片“收紧”之声。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9月正式提出了资本监管制度改革和引入流动性监管标准的实施时间表和过渡期方案(即“Basel Ⅲ”),并要求各成员国在2013年前建立本国的监管规制框架。作为三大经济组织成员,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相关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并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适时推进相关监管指标在中国银行业的实施。随着“Basel II”和“Basel Ⅲ”相关原则的逐步推广实施,银行经营的监管环境将发生根本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将被彻底打破。
    如何应对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
    
经济增长趋于平稳,信贷增长空间受挤压。按照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的金融深化指标(M2/GDP)在2009年为1.59,2010年为1.82,国际排名仅次于日本。如此高的经济货币化程度相对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而言,已经略显“畸高”。而根据经济界的预测,普遍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实际GDP年均增速将回归至10%以下,保持在8%~9%之间的合理水平。按此发展势头,未来留给银行业的信贷增长空间已经不多,特别是随着金融脱媒的持续发展,商业银行传统依赖信贷增长带动盈利增加之路将越来越难走。
    经济结构调整,银行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控制风险的难度加大。“十二五”将是中国经济重大转型期,主要表现为:一是“三驾马车”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将由“出口第一,投资第二,消费第三”逐步逆转,银行的资产结构也必须进行调整。二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将使企业更趋于多样化和大型化,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面临挑战,企业倒闭、兼并带来的风险将增大。三是城镇化将向二、三线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这些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薄弱,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挑战。四是传统领域因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以及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等因素将逐渐被淘汰,给银行存量资产带来风险。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受到政策扶持,但其发展仍面临技术、投入、体制等问题,行业前景不明朗,如何抓住机遇,搜寻并培育具备成长空间的新客户群体是银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六是“人口红利”日趋衰竭,“刘易斯拐点”逼近,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低工资、高强度、低保障”的传统增长方式难以持续,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承受财务成本的能力也越来越弱。
    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投融资体制改革亟待深化。虽然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连续下降,但到2011年6月末这一比重仍为53.7%,贷款依旧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银行承受了全社会的大部分金融风险,所以每逢金融危机或宏观调控,商业银行首当其中,成为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着。近期爆发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正是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的典型案例。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全国信贷规模/GDP值为1.2,而温州地区这一比例高达2.5,且逐年快速上升,也就是说,平均创造一个单位的GDP,全国平均需要投入1.2个单位的银行信贷,而在温州则需要投入2.5个单位的银行信贷。其背后是不少企业和个人通过银行借贷或民间借贷获取资金,到温州以外的地区进行资本炒作,资金链条一旦破裂,必将给银行带来风险。
    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对银行金融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国内银行的盈利仍主要依赖息差,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银行存贷利差将被挤压。利率市场化可能首先从贷款利率开始,目前国家规定银行贷款利率不得低于法定利率的0.9倍,如果进一步放大至0.8倍甚至更低,在激烈的竞争下,平均贷款定价水平必将向下浮动。若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延伸至存款,将产生更深远影响。因此,利率市场化后,目前银行的盈利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商业银行必须进行金融创新,降低对息差收入的依赖。
    此外,在国内外环境的驱使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逐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将带来三方面影响:一是金融产品需求更加多样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将受到考验。二是汇率波动将加剧,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后,资本项下的货币可自由兑换,加大了资金的境内外流动速度和规模,造成全社会的流动性波动加大,给企业和银行带来风险。
    当前银行业自身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
    缺乏资本约束意识,资本补充压力巨大
    
多年以来,商业银行大都以高资本消耗为代价进行规模扩张,资本约束意识和资本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为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不得不进行持续的再融资,不但稀释了资本,降低了股价,也遭到资本市场的广泛质疑。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11年中报发布,上市银行有近90%宣布了再融资计划,再融资规模超过4300亿元。在资本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连续再融资会越来越难,资本补充的压力会不断加大,简单、粗放的增长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可持续。
    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薄弱
    
当前,国内银行在内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重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公司治理还不完善,内控机制仍不健全。二是风险量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工具应用不足,管理手段落后。三是数据基础较薄弱,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四是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五是全面综合金融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内部经营管理薄弱,是国内银行在应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软肋。
    银行创新能力不足
    

    银行业对外开放已经有30多年,金融业按照WTO规则对外开放也已有10年。多年来,监管部门、学界和银行从业者积极推动和倡导银行改革创新,但时至今日,国内商业银行仍沿用传统的经营模式,业务创新能力与国外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创新驱动机制、全流程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二是创新工具不够先进,创新不够深化,创新的产品很快被同业模仿。三是缺乏对创新的风险控制技术及经验,银行创新要与其风险控制能力相匹配,避免过度创新。
    银行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
    
由于创新能力不足,银行经营的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也使得国内银行竞争的激烈程度异常高。同质化竞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同质化,以单一的信贷产品为主,中间业务产品提供以及银行整合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租赁等各类金融资源的能力较弱;二是客户同质化,大多数银行仍以大型客户、国有企业为主,对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力度不够;三是模式同质化,不少专家用“成长靠扩张,盈利靠利差,营销靠喝酒”来形容国内银行经营的现状。
    促进中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总结“十一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经验,反观当前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若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中国银行业的巨大革新,必须依赖政府、监管和银行自身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既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又要强化监管的监督指导作用,更要提高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
    发挥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作用
    
完善金融立法,为银行发展创造良好法规环境。当前,国内银行经营主要依据1995年颁布并于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经过近10年快速发展,银行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上述两部法律法规的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银行发展实际,必须进行调整。特别是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多层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特征差异较大,有必要根据银行的性质和经营特征,分别制订针对不同类型银行的法律法规,形成多层次的银行法规体系,对不同类型银行实行差异化管理,也让不同类型银行经营均“有法可依”。此外,还需加快推进金融财税制度改革,推动实现金融机构合理税负,强化落实对中小企业、涉农金融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虽然我国已建立起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但受分业经营限制,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之间的相互融合还处于非常初级阶段,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较弱。例如,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期货作为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将日益显现,相关金融需求必将大幅增加,国外银行在相关领域已有较深介入,而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介入较浅,鲜有与利率、汇率有关的期货产品供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必须加快打造和建设既具有国际竞争力,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多结构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同时,促进金融体系中的各功能主体各司其职,发挥应有的职责,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打造多层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方面,进一步丰富银行投资主体,向民间资本开放金融市场,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银行业金融服务主体,推进社区银行、农村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建设,弥补现行金融服务主体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推进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如大型银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面向全国服务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城市商业银行、社区银行限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农村银行专门服务“三农”等,解决不同类型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信用环境。美国、加拿大、英国和北欧国家等国家大都以市场为主导,建立了多元化的征信服务体系,如美国形成了以Equifax(艾奎法克斯)、Trans Union(全联)、Experian(益百利)三大征信局为主体、400多家小型或地方性征信服务公司为补充的多元化征信服务体系,各征信提供商在竞争中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有效满足了国内数以万计金融机构的征信需求。我国也应逐步打破当前征信服务机构一家独大的局面,建立多元化的征信服务提供商,形成竞争局面,以降低征信收费标准,为商业银行提供更优质服务。同时,还应加强征信数据的基础建设,强化公众教育,完善征信立法,为商业银行经营构建良好的征信环境。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其公信力。对商业银行而言,其发展离不开评级公司、审计公司、评估公司等外部中介机构的支持。目前,全球信用评级基本被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大机构垄断,但受国外政治势力及商业财团左右,上述机构对我国主权和企业的评级缺乏客观性,往往会刻意降低评级。而国内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广泛公信力的评级机构,制约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进行科学投资决策。银行的会计审计同样被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国内小型资产评估机构在进行资产评估时,易受到来自被评估机构的影响和压力,其评估结果存在失真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外部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市场经营秩序,提高外部评级、审计、资产评估等机构的公信力,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信息服务支持。
    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促进商业银行更加稳健发展。新资本协议是国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最佳实践与经验的总结,它代表了未来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方向,并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通用的资本监管准则,特别是“Basel Ⅲ”出台后,实施新资本协议将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应积极引导国内商业银行全面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提高风险量化管理水平,强化资本与风险的挂钩。同时,不断调整和完善风险监管指标体系,促进商业银行健康、持续、稳健发展。
    提高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
    
优化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国内商业银行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最急迫的是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国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才,同时逐步推进管理层持股,或为管理人员和员工提供期权,实现“有恒产者有恒心”。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还应加强董事会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发挥其在战略决策、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核心作用。
    推进业务转型,走差异化经营之路。“十二五”的主旋律必定是转型,商业银行应将国家“十二五”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等作为制订自身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并内嵌到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与激励考核之中。为应对当前各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资本不足问题,要推进业务结构转变,将高资本占用业务替换为低资本占用业务,逐步摒弃单纯追求规模与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打造资本节约型银行,实现内生资本增长。商业银行应走专业化、差异化竞争之路,要将资源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市场定位,培育特色品牌,在蓝海中确立优势地位。
    推进产品创新,提高银行服务水平和竞争力。要从根本上改观当前国内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必须进行产品创新。结合中资银行经营管理的现状,产品创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其一是资产证券化,将存量的资产,甚至是不良资产转让出去,改变传统的“买入——持有到期”的模式,调整为“买入——持有——卖出——买入新资产”的循环模式,以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信贷资产的周转能力和流动性,提升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其二是从“信用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务商”转变,打造多功能型银行。除传统信贷业务外,通过联合其他机构共同为客户提供租赁、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其三是从传统渠道向新兴渠道转变,打造智能型银行。实现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家庭银行、企业银行、随身银行等与传统的柜台银行融合互补。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的持续拓宽和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银行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发生风险后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涵盖全业务、全风险、全流程、全机构、全员、全新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确保风险管理与银行自身业务转型、差异化经营、产品创新相匹配,将风险管理嵌入到业务发展的每个角落。此外,在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要明晰风险文化的内涵,并将其传导至银行的全体员工,形成一致的风险意识和理念。
    适应金融国际化趋势,审慎推进国际化战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向前推进,银行国际化的程度会越来越深,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各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明确、可行的国际化战略,通过合理并购、逆周期操作等方式,审慎推进国际化发展。在现阶段,重点是要通过走出去参与国际银行合作与竞争,学习借鉴全世界银行业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
    总之,“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传统的经营模式、发展方式和管理体制将难以适应这些变化。加快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增强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 邵平)

Tags:“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