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州现象”不仅加剧了产业空心化,使资金失去了监管,而且与正规金融一起形成了更加强大的金融势力。本文认为金融垄断是造成“温州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以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功能为核心,大力改革已经滞后于金融发展的金融制度,从而打破金融垄断的局面。
关键词:高利贷,空心化,金融垄断,金融功能,风险管理
2011年9月以来,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温州发生了多起老板欠债逃逸事件,其中包括温州最大的招牌眼镜企业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一时间将温州推入了民间借贷危局,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并不仅仅是借款人不能承受高利息之重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转型升级阵痛的问题,本文认为,金融垄断也是其深层次的原因之一。
一、“温州现象”
“温州现象”除了具有传统高利贷利率畸高1、与生产无关2的特点,还表现出以下显著的特点:第一,资金规模庞大。据估计,我国民间金融资金规模在3-4万亿元之间,约为正规金融规模的十分之一,其中温州民间金融资金规模有1100亿元3、4,约为当地正规金融规模的五分之一。这部分资金流动速度极快,对经济的影响会数倍放大。第二,参与放贷者甚众。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有近90%的家庭和60%的企业参与民间放贷活动。居民和企业不仅用自有存款介入5,还套取银行贷款投入到高利贷活动中,有的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还充当着“高利贷倒爷”的角色:一些正规金融机构也通过委托、过桥等多种方式变相参与其中。
由于上述特点,“温州现象”的后果也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高利贷”。一方面,“温州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加剧了产业空心化。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调查,当前温州民间金融的资金只有35%被用于一般生产经营,而65%的资金则被用于炒房和转借6。因此,温州活跃的民间金融并没有起到弥补正规金融服务缺口的作用,反而受利润的驱使,资金不断从实业中抽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实体经济的“炒钱”活动。另一方面,“温州现象”通过传销式的“庞氏骗局”,构建起了一个个多层次的资金金字塔。从纵向来看,增加了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的环节,加剧了信息不对称,使得资金不再受债权人监控:从横向来看,资金从正规金融体系被抽走,使得资金不再受专业经营信用的银行系统的监控。
将上述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则“温州现象”的后果可能更加严重:资金从实业脱离出来,以高额利息承诺为吸引力,形成了一个日益强大的民间金融力量。这股力量借着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之名,行以高利诱惑社会资金参与,谋求高杠杆收益之实,其目的不是与正规金融分庭抗礼,而是赚快钱,因此它与正规金融是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它们共同形成了更加强大的金融势力。当民间金融得以借用正规金融之手之后,一方面使相对谨慎的聚集在正规金融体系内的资金转移到了风险相对较高的用途或者“误入歧途”,另一方面使全社会资金价格水平升高,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空心化的程度,加速了中小企业的萎缩,继而使实体经济垄断性加强,并将严重削弱国民经济的根基。
二、金融垄断是造成“温州现象”的重要原因
是什么让吃得苦,受得累,信誉好的温州人逐渐偏离了赖以发家致富的实体经济而热衷于“炒钱”了呢?该问题反映的实质是温州中小企业主找不到发展方向,缺乏经营实业的信心。中小企业主缺乏信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国内通胀压力较大等因素,也有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同时我国长期以来的金融垄断也是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虽然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地方性的、城市的、农村的、股份制的、合作制的等等各类银行,但是这并没有打破金融体系的垄断局面。我国金融行业的垄断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的雷同,这种雷同使得各种名称的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产品模仿展开竞争,形成整个金融行业对实体经济的垄断。近年来,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了不少中小银行和区域性银行,但是这些新设的银行总是或快或慢地实施着扩张战略,沿着大银行的模式发展,成为加强金融垄断势力的一份子。
垄断的金融行业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通过唯一的输出口配置金融资源,必然形成“香槟塔效应”,位于香槟塔越底层的经济主体越不容易得到所需的金融服务。温州中小企业一般处于香槟塔底层,融资不易得,成本高,当遇到外需减少,结构落后等外部冲击时,业主找不到投资实业的方向,投资信心不足,大量产业资金转而投向金融业,但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受到严格限制,因此民间资本多以民间借贷的形式介入金融业,由于民间借贷难以得到有效监控,其发展便脱离了正轨,从而造成了“温州现象”。
三、金融垄断的功能观分析
按照Merton和Bodie(1995,2000)、Levin(1997)提出的金融功能观理论,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动员储蓄、配置资金、传递信息、发现价格、管理风险、支付清算等多种功能。金融的这些功能不是并列的,而是有层次关系的(白钦先,2000;林毅夫,2003),会形成特定的功能结构。金融功能是金融系统适应经济对金融的需求的结果,因此金融功能的结构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在不同的经济体中,由于制度背景不同,各种金融功能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富兰克林),这就为人为地选择金融制度提供了可能7。但是如果人为安排的金融制度滞后于实际金融活动的发展,制约了金融发挥应有的功能,就会以金融危机的方式表现出来(白钦先,2000)。
从金融发展和演进的角度看,根据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可以把金融的功能划分为基础性功能、机制性功能和目标性功能。目标性功能是体现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的功能:机制性功能是金融活动籍以实现目标性功能的功能:基础性功能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前提和条件。一切金融活动都是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展开的,所以配置资源既是金融的功能,也是金融的目的。金融的其他功能都是从不同角度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或者说是对资源配置功能的分解和细化。实现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如何聚集可供配置的资源,二是如何将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如何聚集可供配置的资源是金融动员储蓄的功能,有效配置资源是通过风险一收益比较将资源配置到最恰当的用途,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功能,它们是金融的机制性功能。
现代金融动员储蓄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资金自发聚集,而是通过主动的利益诱导将资金吸引到一起来,因此动员储蓄是有成本的(Levine,1997),其中最重要的成本是使储户放弃对储蓄的控制所做的补偿,这个补偿至少包括两部分:一是“损失的时间价值”,一是“损失的机会价值”。现代金融对储蓄的“动”员内在地体现着成本一收益比较的内容,因而金融动员储蓄功能的意义不仅仅是直接对资本积累的规模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收益大于成本的“项目”进行筛查和选择,能够促使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风险管理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在宏观层次上表现为分散风险、转移风险,为经济体系创造一种动态化的风险传递机制,在微观层次上表现为根据风险一收益相匹配的原则进行的资源优化和风险源的“自限性”管理。当金融的核心功能切换为风险管理的时候,金融体系就成了社会的财富管理中心,而不再仅仅是聚集社会闲置资金为经济提供流动性,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还要将经济增长积累起来的风险进行配置,促进财富增长、让人们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水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即金融管理风险的功能就是在风险源控制的基础上,使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流动起来,使资源在风险和收益两个决策变量的权衡中提高配置效率。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一个金融体系中,支付清算、传递信息、发现价格是基本层次的功能,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最终使资源配置的状态得到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得以提高,是其它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动员储蓄和风险管理是机制层次的功能,通过动员储蓄和风险管理,能够实现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权衡,体现着金融的本质内涵;资源配置是目标层次的功能,通过动员储蓄和管理风险,金融最终是要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在现代金融功能的结构中,风险管理是核心。当一个金融系统以动员储蓄为核心功能时,资金是唯一可以争夺的变量,垄断更具有必然性;当一个金融系统以管理风险为核心功能时,有风险和收益两个决策变量,金融机构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更容易形成经营上的差异化。
四、破除金融垄断不仅要发展,更要改革
“温州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中小企业主对实业投资信心不足,必须破除金融业的垄断局面,让“香槟塔”扁平化,形成多个金融资源配置通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振和培养实体经济的投资信心。通过金融功能观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以动员储蓄为核心功能更容易形成金融行业的垄断,因此必须将金融的核心功能切换到风险管理上来。金融功能是客观存在的,金融制度是人为选择的,金融功能的结构是在金融发展中不断调整的,金融制度是相对稳定的。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努力水平已经提高到了一定程度,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垄断是金融制度调整长期滞后于金融功能结构变化的要求而积累的结果,要突破垄断局面,不仅要求金融业继续发展,还必须围绕强化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功能改革已经相对滞后的金融制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从金融行业来看,要树立产业金融的视野,变企业金融和行业金融为产业金融,将单个企业和特定行业放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去考察,评价它的经营特点和风险地位,寻找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方案,选择与之匹配的资金融通方式;从产业链角度,通过资源资本化、资产资本化、产权资本化、预期价值资本化,整合产业链价值,在产业链基础上创造价值和增值价值;调动各类金融机构的活力,匹配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并构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使风险在金融行业实现流动。
(二)从金融企业来看,要提高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让金融机构掌握更大的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的灵活度,鼓励他们去发现配置风险的方法和覆盖风险损失的途径;要加快产品创新,改变不动产抵押贷款为主要金融产品的局面,形成风险补偿方式多样化、差异化的系列产品:在总体拨备的基础上,按照风险水平划分业务边界,各类业务之间设立防火墙,形成双重保险的立体风控结构,增强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抵抗能力;深化与债务人的联系,实施能动的后期管理,根据债务人经营状况的变化调整金融服务组合,使对债务人的风险管理方案实现动态优化。
(三)从金融监管来看,首先是要变合规监管为风险监管。变一刀切的“要”监管对象怎么做为留出创新空间的“不要”怎么做;权力下放,风险下沉,规避“大而不能倒”的道德风险;以风险管理效果为基础,打通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接近资本市场的路径;其次是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分散风险。地方政府要参与、扶持、管理地方性金融机构,并建立和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设立地方性的特定金融机构,强化地方政府在改善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状况方面的引导作用,培养和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金融体系:再次是要允许和鼓励民间金融“入轨”,以地方监管为主,形成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实施差别化管理,通过监管和扶持体现出政策导向性。要推动多种形式的普惠金融,让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接近金融服务的机会。
注释:
1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11年7月21日发布了《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报告显示民间借贷利率处于阶段性高位,年综合利率水平为24.4%。据一名长期参与民间借贷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一般为月息3-6分,有的甚至高达180%的年息率。
2 温州富豪聚赌现象已经成风,因赌涉及高利贷的金额令人咂舌,因此引发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3 里昂证券的调研报告认为,温州民间未偿还贷款总额可能高达8000-10000亿元。
4 据说当地官员私人介入民间高利贷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官银”单笔集资额度多达上千万,且非常隐蔽,不愿见光,很容易造成数据估计上的较大偏差。
5 据21世纪经济报,截至2009月30日,A股16家上市银行三季度报显示,存款环比二季度大幅减少952.65亿元,资金流向估计是民间借贷。
6 而2004年温州超过90%的民间借贷是流人实体经济的。
7 事实上,人为选择金融制度的问题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到决定金融系统形成和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功能角度对金融制度进行选择,不应该有发达和落后的区分,是不是满足经济对金融的要求、金融是不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才是选择金融制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立伟.温州唯一的出路是转型[N].21世纪经济报,2011-10-13.
[2] 张茉楠.温州危机是实体经济的耻辱[Z].华讯财经.2011-11-4.
[3] 胡俊华.钱从何来:先来者靠集资,后到者玩银行贷款[N].每日经济新闻,2011-10-18.
[4] 魏洪磊,黄深钢.被夸大的“温州危机”[N].财经国家周刊,2011-9-5.
[5] [美]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 曾康霖.金融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8] 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J].国际金融研究,2003(2).
[9] 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7).
[10] 朱宝宪,唐淑晖.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R].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1-11.
[11] 吴晓求.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J].经济经纬,2003(6).
[12] 孙武琴.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13] 彭智,陈阳.金融功能视角下的金融体制改革逻辑[J].上海金融,2007(4).
[14] 郭竞成.金融功能退化——中国银行转型中的严重问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15] 吕晖蓉.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渠道效应——一个功能观视角的文献综述[J].浙江金融,2009(9).
作者简介:吕晖蓉(1974.12-),女,甘肃敦煌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