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农村金融建设是发展现代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三农,城乡差距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都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尽管如此,但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部分地区还存在金融服务空白;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仍不十分明确;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相对仍然较高;农业保险、抵押担保、信用体系建设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仍然较差,很不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把现代金融服务送到农村、农户已刻不容缓。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对于促进和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推动力。金融尤如经济发展的血液,不仅缺乏不得,而且还必须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方可始终保持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1.是服务农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尤如鱼水关系,特别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服务更加重要,没有金融的支持,没有良好的金融服务,是不可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加强和提高金融服务就尤为重要。资金短缺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的生活,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整个农村经济。如果银行业金融部门,在农民和“三农”小微企业等急需要资金支持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让农民不误农时,农业不受损失,小微企业保证正常生产,这不仅是对农民个人的支持,更是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大力支持。
2.是银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农商银行、农业银行、村镇银行等众多的涉农银行,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和众多小微企业,不仅是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其自身职责所在,也是自身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的内在需求。作为涉农银行,不仅要服务城市经济,尤其是要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并且还要逐步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农民满意。要急为农村急,想为农民想;而且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要适应农村形势的变化,推出更多符合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服务产品,准确把握“三农”经济的脉博,紧紧围绕“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出新招,出实招。真正让农民和农村经济享受到现代金融产品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使金融服务成为农村经济的助推器。
3.是缩小城乡三个差距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虽然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民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但是,由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集镇,真正的农村非常缺乏金融服务,据银监会2007年报告,2007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共计197714个,而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金融网点为108173个,仅占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总数的54.71%,平均每个镇乡只有金融网点3.56个;到2010年末全国仍有2299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另一方面,农村的大量资金也涌向了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金融供求失衡,“三农”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不能根本好转,致使农村经济仍然严重滞后,而金融服务恰是问题的核心。
农业、农民、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金融这一瓶颈的制约。当前,在广大的农村、农民、“三农”企业常常因为抵押物资不够,或者说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而不能及时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甚至因此而影响农业生产和乡村小微企业的发展确实不在少数。而农业、农村“三农”小微企业本身又是占用资金量大,行业回报率偏低,周期较长。这对同样是企业经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不可避免的会考虑这过高的贷款风险。于是一些很好的项目和很有发展前景的乡村企业,就因不能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不能很好的发展。因此,要尽快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就必须着力加快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让广大农民、农业、农村经济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金融服务的成果。
4.是增强竞争力的需要。农业和农村“三农”企业虽然是低效益、高风险行业。但是,由于中国的农村市场大,规模大,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效益仍然十分乐观。所以,越来越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甚至很多国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已经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已经看到了它的潜在收益和长远利益,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之势已经凸显。然而,要想把农村金融市场做好、做大、做强,就必须要在量上、规模上、技术手段上等方面做文章,想办法,提高竞争的实力,而竞争的实质就体现在服务上。因此,要想争取到农村金融市场这片广阔的天地,作为金融机构除了在人才、技术等方面要着力提高实力外,重点还必须长期不懈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推进服务创新,全面提升现代金融服务效率和专业服务水平。真正缩小城乡金融服务差距,让农村、农民和乡村“三农”小微企业在农村同样可以享受到跟城市居民和城市企业一样的现代金融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占领具有无限生机与魅力的农村金融市场。
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服务意识不够强。金融服务业涉及全社会各个领域,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长期以来,由于管理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金融服务业的部分员工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事难办、脸难看、话难听、等客上门”的官商、坐商作风;缺乏顾客是上帝,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尤其是在一些涉农服务中,由于农民朋友金融知识匮乏,文化水平也不高,工作中难免与银行工作人员配合上不协调,甚至为难工作人员的现象发生。而银行工作人员却缺乏应有的耐心和热情,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致使社会对银行服务工作存在较大意见。
2.金融服务机构少,服务面窄。当前,在中国广大的乡村真正设有金融服务机构的地方,可以说少之又少,金融服务面也十分狭窄。从重庆地区来看,就算有几个地方设立了村镇银行,但它也并不是在乡村上,而是在县城或镇乡场镇上。最接近农村的也是设在县城或镇乡场镇附近的村社,真正远离场镇的乡村是很难甚至说根本就找到金融服务机构,就连取款机也没有。据调查,在重庆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渝西地区的潼南县,现仅有工商、建设、农业、农村商业、邮政储蓄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32个,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网点最多也仅10个,邮政储蓄8个,其它金融机构也就1—5个不等,城区每平方公里仅1.23个金融机构网点,到银行办点事不仅距离长,而且还要排很长的队。以1992年的荷兰布伦瑟姆市为例,在一个十字路口,前后不到几十米的范围内,竟然有六、七家大小银行。可想而知,我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别说与国外相比,就是与老百姓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相比差距也是很大,老百姓常常为存取款、汇兑、交费等要排上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的队。而真正的农村老百姓就更难了,他们常常要走上很远的山路,远的要走上几十里来到乡镇或县城的金融服务网点,再去排队取款、汇兑或存款。这不仅反映我们金融机构服务差,更重要的是反映我们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就是县一级城镇金融服务网点都不多,一般的乡镇场镇也就只有农商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涉农的金融机构网点,整个一个乡镇也就1—3个金融服务网点,就算与“三农”密切相关的农商行(或农村信用社)、农行等,一般的乡镇也就1个营业部,只有较大的中心场镇设有1—3个金融服务网点,真正的农村基本没有金融服务网点。这既不利于农业、农民、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要求,也制约了金融部门业务的扩张和持续、快速的发展。
3.农村居民严重缺乏金融知识,制约了现代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地推出了各种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金融服务业务,尤其是利用现代化的通讯、网络、电子信息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地推出了许多新的金融服务产品,诸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支付宝、财富通等自助服务。人们不用到银行也可以办理金融业务,远隔几千里瞬间可汇款。还有农村医保、养老保险,政府给农民的各种补贴款都可在银行办理。然而,对于这些丰富的金融服务业务,先进的金融服务手段,由于农民对金融知识的匮乏,或者说知之甚微,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取款机具等电子银行设备还不了解,不会使用;或者说银行自身服务能力提升速度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速度。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制约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的快速发展。
4.农民和农村小微企业借贷时效性差,借贷难。当前,广大的农村,在“三农”贷款和小额信贷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农民在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和农用燃油料等等方面,因为资金不足,需要得到银行的支持,想得到贷款。还有就是农村的小微企业,诸如农业种植大户、农产品加工户、养殖大户和个体经营户等,有时急需资金周转,希望得到银行的借贷支持,然而常常会因为思想认识不到位,金融机构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不够深入,坐门等客思想,贷款手续繁琐,贷款操作不够规范,办事效率低,业务员不够熟练等,以及担保机制不够健全等等因素而导致一些借贷不能及时到位,甚至耽误了农时,小微企业、种养大户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给老百姓造成贷款难的不良印象。
5.银行业务人员不足,管理和业务水平不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时刻都离不开金融服务。这就要求金融服务的从业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养。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办法保证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致使一些重要岗位、重要业务人员严重不足。加之农村条件相对较差,工作难度也较大,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更高,因此适合从事农村经济、服务农民、服务乡村的工作人员非常缺少;二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真正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金融服务工作也在飞速的发展,然而银行从业人员自身的服务能力提升速度跟不上业务发展的要求,部分从业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业务不熟练,知识面不全等原因,导致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不到位。严重影响了金融服务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改善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措施和办法
1.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服务的网点还非常少,特别是在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就更加稀缺,与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要求确实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作为金融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开动老筋,树立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想,把增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基础建设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努力增加金融服务网点,有了金融服务网点,才谈得上金融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然而,短期内要在广大的乡村建设一大批金融服务网点,其任务重、投资大,一次性要投入这样多的资金,作为金融机构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为此,各金融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政府部门协商沟通,争取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一是可以利用农村已建好的村委会或村级服务中心,设置金融服务网点。对已经建成的村委会或村级服务中心,采取租借或购买的办法与其共同使用,既充分发挥农村现有基础设施资源的作用,又解决金融服务网点缺乏的问题;二是在规划新建的农村村委会或村级服务中心中增加金融服务功能。与各级政府部门或村委会合作,将村委会和金融服务网点统筹考虑,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共同使用。这样既能解决乡村金融服务网点的空白,又有利于金融网点的安全运行,可以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或者说不花钱也能办成事。如果每一个村都保证有一个金融服务网点,这无疑是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真正让广大农民可以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账户查询、刷卡消费、参保缴费、领取养老金、转账、汇兑和存取款等金融服务。
2.加大中心金融网点建设力度。中心金融网点就是金融服务功能较齐全、辐射范围较大的金融网点。根据具体情况一个镇乡可以建1-3个中心金融网点,中心金融网点可以配置1-3人,开展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在行政管理上可以与镇乡场镇的金融网点同等对待,业务上直接接受县一级银行支行的管理和指导。县银行支行业务部门必须定期到各中心金融网点进行业务指导,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对重点客户或重大事项,可采取现场办公解决,以缩短决策时间,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农业、农民和农村“三农”小微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享受到最优质的金融服务。
3.加强客户信息档案建设,及时准确地掌控客户资源。长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十分重视客户信息工作,尤其是在客户的信息档案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客观地说这项工作仍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对农村客户信息挡案的建设工作更差。众所周知,客户的信息资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基础信息工作,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考察了解客户和决定是否借贷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客户信息挡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农村由于地域广阔,农民居住散漫,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对农村居民的信息搜集难度较大。所以,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展信贷业务时,主要还是凭借客户当时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来进行研判信贷的风险,事前根本没有客户相关方面的信息资源可供研究,这无疑会给我们银行业金融机构决策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要加强客户的信息档案建设,尤其是农村客户的信息挡案建设工作。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各村村干部,将全村的农户、个体工商户、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的信息资料完整地提供给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对所有客户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筛选、建挡,评定出经济较发达、信用环境良好的村;经济较富裕、信用良好的农户和经营、工商户。从而将客户信息分为一般客户、优质客户、大客户、小客户,以及有过不良记录的客户等等。同时,对客户的信息资料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更新。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要设置专门的部门、配备专业人员承担这项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建设,全面完善农村信用体系,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文化环境。这样,一旦客户提出信贷申请时,除了要搜集客户当时提供的最新信息资料外,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还要通过自己信息库里所掌握的客户的历史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和研判。从客户的诚信度,财经状况,固定资产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看他的偿还能力和风险有多大,可不可以借贷。通过贷前严格的风险评估,将借贷风险降到最低。
4.认真做好金融知识下乡工作。送金融知识下乡,全面普及现代金融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金融、理财、风险意识,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繁荣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提高农民的金融知识,实质上也是为了使我们金融机构所推出的各种金融产品被老百姓所接受。在农村,我们很多的农民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不懂法而盲目为他人担保等违法行为,被告上法庭还浑然不知,为他们多送一些经济金融等相关的法律知识,避免受到不应有的损失。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服务中已经融入和运用了愈来愈多的高科技知识,对于农村居民,由于城乡条件差别的客观现实,带有许多现代科技(如网络、通讯、电子等)手段的金融服务产品,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银行卡等,很多农村居民是不甚了解,尤其是远离城镇的边远农村地区,有的农民甚至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更谈不上接受和参与。因此,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要对金融知识下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免费送金融知识下乡,对广大的农村居民进行现代金融知识的讲解,培育农民的金融、理财、风险意识。只有让他们懂得了金融知识,树立起了金融风险意识,才会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和参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的各种金融理财产品,这样既可以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又可以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真正让农村居民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双赢。
不断创新适合农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总体来说,农村金融需求具有零散、额度小、季节性强、时间短等特点。因此,作为金融服务机构,尤其是涉农银行,一定要针对农民、农业、农村经济的特点,不断创新和推出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诸如:因抵押物不足可以开展订单农业(用农产品的订单合同作为银行贷款的担保抵押予以借款),也可以由农业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地方财政、保险机构等开展“集中担保、分散使用”的办法解决农户抵押物不足的问题。总之,农村金融服务一定要体现农字,要围绕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做文章,不断创新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农村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朱兴荣.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2.赵晓强.金融知识下乡贵在坚持.经济日报,2011.11
(作者: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秀山县支行 杨峰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许雅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