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将成市场竞争主流(12月3日)
机会与挑战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保险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为: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国保险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0年,全国保险业务收入将比2005年翻一番,保费收入突破1万亿元大关;同时保险深度达到4%,保险密度达到750元。根据一些参照数据来预测,我国保险业至少可以保持30年的高增长。
保险业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中国保险业将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三农”,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财产险中的农业保险、农民家庭财产保险、农企财产保险、乡村公路建设工程险等,以及寿险中的农民健康险、养老险、意外险、投资分红险等将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快了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进程,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同时可促进国有保险公司借鉴国外公司的管理经验,积极地推进思维、技术、体制创新,提高产品档次,降低成本,完善服务质量,改进营销策略,增强核心竞争力。
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同在。任何事件的影响都是相对的,中国保险业在迎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险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由简单转向多元。首先,在竞争趋势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将由价格竞争向核心能力创新竞争过渡。在过渡期间,市场份额的抢夺将成为市场跟随者的发展重点。其次,入世后的国际资本竞争压力也将逐步增大。国外保险企业将通过兼并、联合和收购等方式实现全球服务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对中国保险企业的业务增长将产生巨大冲击。
中国保险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才的流动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一些有外资背景的保险公司采用高薪、高福利等政策吸引人才,这一现象应引起国有保险公司的关注。如何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潜能,是中国保险业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相对于外国保险企业,中资保险企业的再保险背景支持相对较弱,从而影响了承保能力的进一步扩张。
未来发展方向
民族保险业仍将控制市场的绝对份额
目前,外国独资及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占总保险费的1%,即使在上海市场,外资保险公司也仅仅控制了10%左右的市场份额。尽管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数量在绝对数上大大超过民族保险公司,但由于历史、网络及业务范围限制等原因,在全面取消对境外保险资本在中国市场的各项限制措施后,外资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影响力肯定将日益扩大。但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土壤所形成的保险市场上,民族保险业仍将是左右市场大局的决定力量。
保险中介市场将出现批发与零售并举的局面
今后,在代理人群体中,除了营销员之外,保险代理公司将成为市场代理业务的主流,兼业代理将被逐渐削弱或限制发展。在面向自然人提供的保险经纪及保险公估服务方面,目前存在的空白将被弥补。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专门为社区服务的保险经纪公司或保险公估公司将会形成,已经形成规模的保险中介机构也将介入零售市场,批发与零售并举的保险中介市场格局将逐渐形成。
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
保险产品的创新,如通过约束责任免除项目的技术手段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将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与投资、理财和金融服务相链接。又如将标的性质接近或相同的产品设计在同一张综合保险单上等。总之,保险产品的创新将在围绕如何将保险产品的设计、管理和控制的难题留给自己,将方便和效率留给客户上做文章。
服务创新是保险服务的一个永远的主题。外资公司带给了我们各种服务理念,其中无缝隙或无断层保障服务将是我们可能面临的—个重要冲击。未来的保险市场上,市场竞争的主流并非保险费率和佣金折扣,相反,那些注重市场品牌形象的外资保险公司很有可能采取费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佣金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经营策略,从而使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成为保险公司之间开展竞争的主要方式。
随着人们对保险认识的逐步深入、并对自身生活品质提高以及对未来的保障有较高期望,依靠单一的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已滞后于人们需求,迫切需要采用方便、快捷、无忧的综合配套保险服务体系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保险业需要采取新的商业模式来整合行业资源,将行业内各大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予以优化组合,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用最方便、最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以说这将是未来对用户提供保险服务的最佳解决方案。(作者单位:人保寿险吉林省分公司)
Tags:李铁,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将成市场竞争主流12月3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