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曹晓婧:混业时代险企该如何制胜(1月30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人寿近期在股市的表现不错,继1月16日以9381亿元的市值超过中国银行成为紧随工商银行的第二大市值股后,1月23日又以第二大权重股的身份被计入上证系列指数,中国人寿尝到了比保险业龙头老大更甜的滋味。但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中国人寿清楚,股市的得宠并不能避免因“银行系保险公司”和“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而带来的竞争,更不代表保险公司在这场竞争中的实力,这轮股市只是对保险公司士气的鼓舞。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指出,“鼓励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展衍生产品、代客理财、设立保险公司等金融创新业务”,这一综合经营的“前奏曲”于去年12月6日预演后,成立银行系保险公司的政策障碍几乎扫除。
    1月19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在“一行三会”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增加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来协调监管。可见虽然没有设立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统一协调监管,但监管当局充分意识到综合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并且为此做好必要准备。就目前情况来看,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成立保险公司的申请正在受理中,工商银行、华夏银行的正在等待受理。无论从监管还是运行来看,银行系保险公司的运行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纵观国际市场,银行单干保险没有成功的先例。1998年11月花旗集团兼并旅行者集团后共同组建花旗集团。但时隔6年后,曾为全球开创了银保混业经营金融新潮流的花旗集团,宣布将旗下旅行者寿险、年金业务以及国际保险业务(墨西哥除外)售出,重回银行本业。美国通用电气(GE)今年6月,将旗下安裕再保险卖给了瑞士再保险。这些也成为银监会迟迟没有批准我国银行系保险公司成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不同经营模式、不同企业文化间会有一定的冲突。
    但是我国情况特殊:一方面,“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英国汇丰、德国安联等国际金融巨头凭着丰富的金融混业经验进入中国,2007年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更给中资银行带来经营的巨大压力,只有突破在监管、经营方面对中资银行的一些限制才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系保险公司大都采用借道海外的途径成立,如通过香港交通保险公司、中银集团保险公司、工银亚洲入股太平保险(产险)等待时机成熟时转移业务重点来打开大陆综合经营的大门。这样在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合作方磨合后,公司的运行可能更为顺利。因此成立银行系保险公司对中资银行来说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好的问题。
    当大局已定之时,保险公司所要面对的便是如何在综合经营中分一杯羹。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不及金融总资产的4%,但是保险公司也不乏制胜之道。首先,我国保险市场处在成长阶段,行业增速快于银行业,资产积累的速度方面有优势。其次,由于业务的特殊性,保险公司可利用资金在支付高峰期前具有滚雪球效应,而银行业由于流动性的限制性要求,可使用资金数量有限。在央行几度提高准备金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实行后,可用做资本的银行资金数额更减。最后,随着保险资金投资的不断放开,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缩短由于长钱短做和银行短钱长做而产生的投资回报差距。总之,保险公司对于银行的优势在于资本增值的潜力,而非资本本身。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管它是不是历史的规律,我们又一次证明了它的存在。分合自然各有千秋,但是由分到合与由合到分的过程却有讲究。希望中国的银行业与保险业扬长避短、齐心协力,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混业体制而努力。
    

Tags:曹晓婧,混业时代险企该如何制胜1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