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薛磊等:《纯风险损失率表》推动非寿险精算(11月13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近日,在中国保监会领导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产保险工作委员会协调组织人保、太保、平安和华泰四家公司的业务、精算和产品开发人员,组成四个项目组,在中再、慕再和瑞再的支持下,完成了道路建筑安装工程、地铁、电厂和商业楼宇的《纯风险损失率表》研究制定工作,新的风险损失率表出台后,原有相关条款费率将随之进行调整。
    出台背景
    制定《纯风险损失率表》是监管机构规范财险公司非车险市场经营行为的新举措。近年来,非车险市场存在以退费形式支付中介机构或投保人手续费,套取经营费用;以冲销应收保费形式支付中介和投保人手续费等不规范行为。为了规范财险公司的经营行为,提高非寿险精算水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一些财险公司,利用现有经营数据,对重点行业的企业财产保险、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及其责任保险业务制定了纯风险损失率表。
    新出台的《纯风险损失率表》是按照风险类别来分别厘定损失率的,如商业楼宇的最大损失风险被分为三大类,即:(1)火灾爆炸(2)台风、洪水、暴雨(3)地震、海啸等其他灾害。而不像以往企财险业务是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简单划分的,无法对每一类风险的损失程度加以区别。此次《纯风险损失率表》根据不同的损失程度和损失频率来厘定损失率的方法更符合精算定价原理。
    积极作用
    新的损失率表因其灵活性和科学性,推进了非寿险精算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纯风险损失率表》按照不同的风险类别厘定损失率,因而客户有机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自己最需要的风险保障。比如地震多发地带的建筑群可能首选的投保风险就是地震及塌方,而暴风、暴雨则成为沿海及江浙一带的首选风险保障。
    同时,《纯风险损失率表》的颁布也为新成立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在进行同类产品定价时提供了数据支持。中小型保险公司因缺少经验数据,在产品创新上难以有所突破。《纯风险损失率表》的颁布使这些新公司有机会进行保险责任范围的重新组合和创新,为加快产品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存在问题
    由于国内非寿险精算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现阶段制定出的《纯风险损失率表》肯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因数据不足,须将其他的相关风险作为损失调整系数逐一列出,即风险调整因子。调整因子包括:标的自身的风险、消防设备及措施、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等。这些调整因子的确定是建筑在精算师的个人经验基础上的,依赖于精算师的主观判断,难免不够科学准确。今后,随着数据的积累,损失率表的厘定将会不断完善,更符合精算原理。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在设计险种的时候多是参考已有费率,产品同质现象较为严重。加之目前保险行业很多数据统计并不是很精确,人为因素对其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损失率并不能完全反映行业风险的实际情况;另外,由于国情不同,同一险种国内外数据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建工险中,国外的经验数据表明,人为因素比一般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程度、损失数量大得多;而我国的经验数据却表明,导致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是暴雨、洪水,人为因素在损失金额中占比并不高。这是因为我国的工程保险以高速公路项目居多,而导致高速公路损失的原因多为暴雨和洪水。这种本土特色以及地方特色目前在纯风险损失率的制定过程中未被加以考虑;再有,损失率的制定还会受到样本数量的限制。如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对地铁纯风险损失率的评估过程中,仅选取了国内9个承保样本和对应的150个赔案样本,有限的样本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损失情况。
    光明前景
    日前,中国保监会颁布了《财产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该《指引》将大大提升财险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这也是中国保监会为规范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引导财产保险公司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伴随着《纯风险损失率表》的下发执行,监管部门的重视以及非寿险精算考试体系的完善,中国的非寿险精算将会逐步走向科学规范。
    

Tags:薛磊等,《纯风险损失率表》推动非寿险精算11月13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