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冯鹏程:我国外资企业保险福利市场的新变化(9月15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50家在华投资。跨国企业重视员工福利计划,希望通过提供完善的员工福利计划与同业竞争对手拼市场、抢人才,外资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员工福利计划的最新理念、母公司的福利标准、做法并结合我国市场实际情况,为员工提供完善的保险福利计划,其保险福利计划走在我国员工福利市场前头。可以预见,跨国公司的保险福利制度将成为大量中资企业的指南。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我国外资企业保险福利计划的新变化。
    引进国际共保组织
    国际共保组织为跨国公司客户提供员工福利保障计划,通过为跨国公司每个客户建立专门的账户,将客户所有分支机构的员工福利计划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向分支机构提供保障。它帮助跨国公司利用其全球所有分支机构的员工福利计划来分散单一国家的风险波动,并利用其全球的规模优势来降低单位保单的管理费用,从而最终降低客户的风险费用和管理费用,充分体现规模经济和集约化效应。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跨国公司还能降低员工福利计划的费用,并藉助全球范围内的风险分散,享受到国际共保组织提供的潜在的国际红利。因此,国际共保组织对跨国公司的雇员福利经理和风险经理有较大吸引力(国际共保组织的基本情况见附表)。
    在国际共保组织进入我国之前,跨国公司团体险业务多由各家中资保险公司承保。国际共保组织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原先的市场得以重新洗牌。如平安保险公司于2001年与INSUROPE(欧洲保险联盟)签订合作与联盟协议,成为其在中国大陆惟一的成员公司。通过INSUROPE(欧洲保险联盟),平安人寿已经成功开拓的外企客户包括英特尔、IBM、壳牌石油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这些国际共保组织在内地的部分客户将逐渐聚拢到与其具有合作关系的保险公司之内。这对中资保险公司承保外资企业提出更大的挑战。另外,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资本对外输出开始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目前在海外的中资企业总数近万家,遍及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每年还在以数百家的速度增加,国际共保计划显然也为正在海外扩张的中资跨国企业解决雇员保险福利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跨国公司加入国际共保组织,可以享受以下好处:
    1、统一管理。国际共保计划为企业建立专门的账户,将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的所有分支机构的员工福利计划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将所有相关信息充分交流给各相关机构。国际共保计划提供的这种服务非常契合跨国公司强化内部风险管理和资源分配的管理需要,有利于总部对分支机构保险福利计划的控制和统一管理,也有利于对分支机构信息的及时把握。
    2、国际统筹。国际共保计划可以对不同分支机构员工保险计划的经营情况进行交叉补贴,若某个分支机构出现了较高理赔,通过国际共保计划可以使用国际账户向这个机构进行补贴。最后的余额将作为国际账户的红利分配给产生盈余的分支机构。每年潜在的红利返还能够降低跨国公司的员工福利成本。
    3、成本控制。国际共保计划帮助跨国公司利用其全球所有分支机构的员工福利计划来分散单一机构的风险波动,同时利用其全球的规模优势来降低单位保单的管理费用,从而最终降低客户的风险费用和管理费用,充分体现规模经济和集约化效应。
    4、国际分红。国际共保组织将员工福利计划经营成果的一部分作为国际红利返还给客户,进一步降低其在福利保障方面的支出。
    5、较为宽松的核保政策。加入国际共保组织的客户将享受更为宽松的核保政策。比如,参加Insurope(欧洲保险联盟)国际共保计划的客户,免体检最高寿险保险金额为人民币500万元,而国内目前一般客户免体检最高寿险保险金额为人民币100万元。
    全球医疗产品的出现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增加,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逐年攀升,这类人群主要来自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往往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因此,对医疗保险保障要求很高。另外,这类人群除在中国工作外,常因工作和休假需要在国外居留,要求医疗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全球化。目前国内保险公司所提供的一般保险条款不能提供全球医疗保障,满足不了外籍人士的高端保险需求。据估计,目前超过30万名外籍人士未能在中国获得合适的医疗保障。为此,一部分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只能通过其所在企业的海外机构,向海外保险公司购买医疗保险。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经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务活动或派出优秀的员工到境外工作,他们也迫切需要全球医疗保险产品。
    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全球医疗保险市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境内的外籍人士通过在境外购买全球医疗保险产品满足其医疗保障需求,大量的客户资源流向境外。据保守估计,每年全球医疗保险产品保费流失量超过人民币10亿元。
    国内保险公司近年来也注意到市场对全球医疗保险产品的迫切需求,纷纷出击,希望抢先进入该市场。中国人寿与佳健环宇有限公司签订业务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共同推出全球健康保险计划。大地保险公司与GBG公司合作,联手推出了大地全球医疗保险。中意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驻外员工团体医疗保险”,借助其外方母公司——意大利忠利保险集团雇员福利计划网络,为有需求的外籍员工度身定做保险福利计划。
    以下是全球医疗保险产品的特点:
    1、覆盖广泛的保险责任。与一般医疗保险只提供门诊、住院责任不同,全球医疗保险产品责任覆盖广泛,以中国人寿即将推出的全球医疗保险产品为例,其保障范围包括住院、门诊、特殊医疗、交通转运、慢性疾病、牙科、生育、美国选择性治疗等责任。能满足被保险人全方面的医疗保障需求。
    2、保险金额高。以中国人寿即将推出的全球医疗保险产品为例,其保险金额高达160万美元,大大超出了一般医疗产品的风险承受范围,能充分保障被保险人的医疗风险。
    3、独立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与目前市场上一般的团体医疗保险不同,全球医疗保险产品独立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诊疗项目和药品没有任何限制,对治疗必须的合理医疗支出,包括进口药品、进口材料都能给予报销,就诊医院私营医院和外资医院,能充分满足外籍人士在国内的就诊要求。
    4、全球医疗保障。全球医疗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全球化,被保险人可在国外网络内和网络外医院就诊,但网络外医院将有更多的自付额。全球医疗保险的出现满足了外籍人士的医疗保险需求,增加其医疗保障,更有利于跨国在华企业吸引国际化人才。
    弹性福利计划的兴起
    弹性福利计划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固定式福利的新员工福利制度。弹性福利计划又称为“自助餐式的福利”,即企业提供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员工可以从中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组合自己“福利套餐”。
    我国一些外资企业目前也纷纷引进弹性福利计划,为员工提供更具选择性的员工福利计划。弹性福利计划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以下几种类型:附加型、套餐型、核心加选择型等:
    1、附加型弹性福利计划:附加型弹性福利计划是最普遍的弹性福利计划,就是在现有的福利计划之外,再提供其他不同的福利措施或扩大原有福利项目的水准,让员工去选择。例如某家公司原先的福利计划包括公司对员工的配偶和子女报销50%的医疗费用,同时,公司又与保险公司谈定一个优惠价格,员工可以选择自付金额将其配偶或子女的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100%。
    2、套餐型福利计划:套餐型福利计划是保险公司与公司根据企业员工群体的需求设计“套餐福利组合”,每一个组合所包含的福利项目或标准不一样,通常至少有一个福利包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如果员工选择了价值更高的福利包,员工就得自己支付超过部分的金额。
    3:核心加选择型福利计划:核心加选择型福利计划由 “核心福利”和“弹性选择福利”所组成。“核心福利”是每个员工都可以享有的基本福利,不能自由选择,可以随意选择的福利项目则全部放在“弹性选择福利”之中,比如、保险公司提供意外险、养老金、重大疾病等险种,这部分福利项目都附有价格,可以让员工选购。每个员工都有一个福利限额,总值超过了所拥有的限额,差额将折成现金并由员工自己支付。福利限额一般为未实施弹性福利时所享有的福利水平。
    通过弹性福利计划,企业高昂的福利投入获得应有的回报。弹性自助福利计划之所以有效,主要基于下述理由:
    1.自由的选择权除了使员工取得其实际需要的东西,另一方面也使其产生受尊重和有价值的感觉,进而产生满足感;2.让员工自己衡量他们所享受的福利价值,有利于强化福利的激励功能;3.加强福利成本管理。由于灵活方案的实施允许员工把所得到的福利金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有利于成本节约。
    

Tags:冯鹏程,我国外资企业保险福利市场的新变化9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