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田成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5月29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我国长期致力于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20世纪50年代初即建立了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伴随这一过程,我国政府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我国政府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
        一、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政府明确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目标,并相继实行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政策,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制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并组织实施,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实现“两个确保”。1998年以来,政府针对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突出困难,及时提出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有效地保障了4000万退休人员、2800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以实行社会化发放为突破口,已连续两年做到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当期无拖欠。以促进再就业为中心,基本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2005年底,国有企业实有下岗职工已减少到61万人,其中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都能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并为其代缴了社会保险费。两个确保目标的实现,缓解了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社会震荡,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有力地促进了体制转轨和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收入持续增长。2005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444万人、10648万人、13709万人、8390万人和5389万人,分别比2000年底增加3800多万人、200多万人、9900多万人、4000万人和2300多万人。2005年,5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接近70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还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三)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监管机制基本形成。政府在不断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调整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5年来,中央财政养老保险补助资金达到2200多亿元。作为中央政府的战略储备,还积累了2000多亿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同时,进一步强化基金监管工作,完善基金管理和监督的法规,严防挤占、挪用基金,研究探索基金的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有效维护了基金安全。
    (四)社会化管理服务取得突破。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是减轻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2002年以来,政府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建设,到2005年底,三分之二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社区管理。同时,城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普遍建立,社会保障服务职能延伸到基层。加强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工程(金保工程)建设,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
    (五)积极开展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2001年以来,政府先后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开展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试点的重点是: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积极促进再就业;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养老保险长效机制。目前,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在全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今年,将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扩大到其他8个省区市。
        二、我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的挑战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着覆盖范围比较窄、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还将面对一些长远的、深层次的矛盾,必须迎接诸多严峻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同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负担重的特点。人口加速老龄化导致城镇养老负担系数将大幅增加,医疗费用也随之加重,我国在经济还不发达时期就要解决比发达国家面临的更为困难的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恰当的应对之策,不仅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平稳运行,而且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进程加快。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城镇化率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由此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者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我国的就业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新生和存量劳动力的主渠道,大量劳动者以灵活方式就业。传统的以“单位”为本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尚未纳入覆盖范围。如何适应就业形式变化的格局,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冷静面对挑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断加快,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障广泛认同和期待,都将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立足基本国情,按照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
    制度创新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制度和资金准备,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在全国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转换。积极稳妥地做好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工作,建立待遇水平与履行义务更紧密联系的机制。制定省级统筹的规范标准,加强分类指导,逐步建立规范的省级统筹制度。同时,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探索完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制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覆盖面的大小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的总体状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艰巨任务。我们将把“让更多的人享有保障”作为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三)加强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我们将依法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做到应收尽收。积极调整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同时,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加强社会保障的管理基础。良好的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行的保证。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工程(金保工程)建设步伐,尽早实现社会保险全国联网,提升管理手段。
    (五)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基础。《社会保险法》已经列入立法规划,力争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严格监察执法,加强社会保障宣传,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缴费的自觉性,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
    

Tags:田成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5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