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李广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发展理论和政策(1月22日)

http://www.newdu.com 2020/5/6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金融为主导,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主体地位。区别于传统的银行发展理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银行业发展始终紧紧围绕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这一本质属性,在服务实体经济、组织体系、产品与业务模式、银行公司治理、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发展理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银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中国特色银行发展理论
    中国特色的银行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优化组织体系、创新产品与业务模式、改善公司治理为抓手,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第一,在服务实体经济上,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对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支持,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新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优化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生态。
    第二,在组织体系建设上,我国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导,以中小银行体系为补充;同时,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保障功能,与商业银行体系形成互补。逐步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
    第三,在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上,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最新的金融科技手段,形成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系列,逐步从信贷融资服务向综合化金融服务转型,通过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提高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提高普惠程度是银行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第四,在公司治理方面,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党委在公司治理中的堡垒作用,构建中国特色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同时,根据中国国情,不断优化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强化“两会一层”职责发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第五,在防范金融风险上,切实加强自身风险防范,重点防范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同时,结合经济发展实践,加大对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特别重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始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
    第一,确立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与任务。一是深刻认识银行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关系。服务实体经济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也为银行自身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议题。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支持;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融资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补强金融服务短板;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给予重点支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民生领域。三是多维度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切实疏通政策传导机制,确保政策落地生效;积极盘活信贷存量,优化新增资金投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发挥综合化金融服务优势,为客户提供跨区域、跨领域、多渠道、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方法。四是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基础建设。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坚持科技引领作用,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渗透率和便捷度。
    第二,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一是加强小微金融服务。完善小微金融服务专业化组织体系。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地方性法人银行在小微企业集中区域增设小微支行、社区支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和业务模式。二是助力金融精准扶贫。建立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机构、单项考核两个覆盖率、单独研发扶贫金融产品等“四单”等金融扶贫工作机制。三是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支农监管评价和差异化监管措施,深入推进三农金融服务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四是服务“四新”经济发展。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为代表的“四新”经济给予重点支持,尝试“创投型信贷”的金融服务模式等。五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信贷业务为基础,大力支持绿色发展。
    第三,优化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生态。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和技术流程。以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以研究规划指导创新发展,以组织建设助推服务转型。二是加强信息共享与守信激励。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分析应用,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是完善增信和风险分担机制。推广银保、银担、政银保、政银担等多方合作模式,建立健全补偿、代偿、贴保、贴息等相结合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
    、构建中国特色银行组织体系
    第一,以国有银行为主导。国有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履行社会责任等。
    第二,不断完善中小银行体系。包括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等。从发展特点上看,一是不同类型的中小银行坚持差异化定位;二是遵循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三是股权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从功能上看,中小银行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分支机构贴近市场一线,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民营资本的进入提高了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效率。
    第三,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保障功能。政策性银行聚焦重点领域,与商业银行形成错位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实施;发挥逆周期调节的金融先导作用,对冲经济周期影响,熨平经济波动;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工合作,实现双赢。
    四、着力创新产品与业务模式
    紧紧围绕客户需求,银行在零售金融业务和公司金融业务等领域不断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包括国家政策引领下的市场需求、外部经济条件变化产生的金融需求、市场需求中长期未被满足的重点领域金融需求等。二是着力打造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系列。提高产品和业务模式与金融需求的匹配程度,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三是从信贷融资服务向综合化金融服务转变。在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上从单一的资金提供方向综合金融提供方转型。四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在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中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作用。五是将提高普惠程度作为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的一个着力点,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程度。
    五、不断改善银行公司治理
    第一,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一是明确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将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职责明确化、制度化,由党委总揽全局和把握方向;二是确定了党委支持“三会一层”独立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党委与“三会一层”相互制衡、协调一致的公司治理体系。
    第二,优化股权结构与强化股权管理。积极引入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强化股权管理,加强股权质押和股权托管管理等。
    第三,强化“两会一层”主体职责。一是不断优化董事会结构,提升董事会履职能力;二是切实发挥监事会的独立监督职能;三是落实管理层责任制。
    第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于银行定位转换、服务于银行管理模式变化,在银行内部树立诚信道德观念,引导员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强化银行社会责任建设。一是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确保资源投向与国家经济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政策和民生需求等相适应;二是恪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三是有效管控风险,依法稳健经营;四是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和管理;五是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
    六、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底线
    我国银行业始终把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底线,制定风险化解措施,做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风险防控,稳妥有序处置风险及风险事件,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防控风险的长效机制。一是做好自身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等。二是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企业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三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健全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政策制度;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提升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理工作质效。(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
    

Tags:李广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发展理论和政策1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