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早期奠定了“人的发展”的思想主线,提出人的本质、劳动异化与异化劳动向人的复归的让人类发展基本进程。《资本论》将这种哲学思辨具体化为科学理论,将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作为异化劳动的现实形态,而异化劳动向人自身的复归的实现途径则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在新时代的伟大理论创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主要不在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而在于使被分割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支配与奴役劳动者的异化力量。把异化劳动作为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从而把剩余价值向人自身的复归作为“消灭剥削”的途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科学发展观于是成为实现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由之路,“三个代表”则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关键词:异化劳动,剩余价值,科学发展观
资本主义制度从其走进人类历史始,就逐步陷入马克思《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扩张悖论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力量驱使剩余劳动不断转化为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扩张与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也不断生产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资本剥削劳动者产生出两极分化,由此导致过剩性经济危机。而为了突破过剩性危机的限制,出现了畸形的过度的“消费社会”;而满足这种畸形而过度的消费,必然驱使资本无休止吸收资源和消耗环境,导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资本为了生产更多剩余价值而无节制地榨取“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将剩余价值转化为物质机器中的资本力量,将人们的交往关系纳入到日益冷酷无情的理性作业模式中,造成人的发展危机。因此,无休止追求价值增值的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那么,如何建立既能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深层痼疾,消灭剥削,又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留给其后继者们的伟大历史课题。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终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正是对这个伟大历史课题的回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使这一回答达到了理论上的初步完成。我们一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程来理解,就会发现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伟大的历史地位。
一、“以人为本”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主线
马克思主义始终贯穿着一根主线:这就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探索人的发展的历史规律,寻求人类解放道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视为这种探索的最初理论成果。这部探索性的著作奠定了马克思的思想雏形,在总体方向上与主要思想脉络上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风格,但是这些思想带有朦胧的哲学思辨与道义诉求的色彩,尚未凝结为对客观现实的明晰的科学分析。它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异化劳动”,其思想可以归结为下述三大层次:
第一是人的本质的思想。“自由的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生命的意义所在。
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建立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基础上的。马克思把那种作为动物物种意义上的人,以及维持这种生存的劳动当作动物性来看待,其不具有人性,不具有“人的本质”与“人的生命”的意义。他说:那种“为了生存,为了得到生活资料”的劳动,“不是我的生命”。因为这种劳动追求的目的还只是作为生物物种的生存,而不是人的生存。只有超越生存需要的“自由的劳动”,才是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创造了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将这种自由劳动作为人类生存价值所在:“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人通过这种自由劳动使自己从动物世界中提升出来,而生成为人:“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类通过这种自由劳动而使自己的内心追求的价值世界对象化,在创造物中表现出人类特有的本质力量,“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与他的现实,……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中将这两种劳动清晰地界定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这种自由劳动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由社会分工与交换所形成社会劳动,它是人的“类本质”与人的个性本质的统一。马克思说,“不论是生产本身中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通过社会联系、进行社会交换来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每个人在其产品中物化了自己生命的个性特质,并且用这种体现个性特质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于是成为他人本质的补充,成为他人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个个体生命通过劳动相互创造,生成了整体社会化的人类的类本质。马克思后来将人们在劳动中“社会关系的生产”作为他宏大学说的主题。
第二是关于异化劳动的思想,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作为人的发展的必经之途。
马克思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公式,认为上述人的本质力量,必须通过异化阶段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这种异化形式即私有财产和资本。在资本力量之下,上述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与人的生命意义所在自由的社会劳动及其产品与人相分离,并且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这叫“劳动异化”,人类以这种方式进行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经之途。马克思已经认识到:“资本就是积累的劳动”,“资本就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对劳动与劳动产品的支配产生了劳动异化: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过程及其产品反过来压迫人、支配人,迫使人的本质力量以异化的形态来发展。马克思详细地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二是劳动过程异化:“但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对工人说来,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
产品异化与劳动行为的异化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异化的“第三个规定”: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特别表现为人化的自然对人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不是那种封闭地藏匿于人自身内部的抽象人性,而是人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因此它集中体现为“人化自然”——自然物质形态所表现的人类本质:人通过劳动将自己的本质力量注入自然界来展示自己,从而逐步建设起人与自然的统一体——人化自然,它是人“类本质”的集中体现,自然界由此成为人类生命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的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则是资本力量使由此形成的“人化自然”反过来成为压制人的力量。因此,“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的最早的哲学预见。
以上三个层次是人的“自我异化”,即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变成物质形态脱离自己,并且反过来压迫自身。由此产生的第四层次是“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由自我异化产生的人的本质力量总被一个社会集团所拥有,由此形成社会的分裂,阶级的出现。“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个与他不同的人发生的关系上。”“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同其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是实践的。”四这种哲学的思辨,后来在《资本论》中明晰化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剖析。
第三是“异化劳动”复归于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思想。
以异化形式发展起来的人的本质力量最后必然回归于人自身,这种回归正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社会理想与价值取向的最鲜明而集中的体现,是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历史路径与目标的总思路。马克思认为,作为这种回归的“共产主义”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粗陋的共产主义”,其特征是扼杀个性、实行平均主义和否定整个人类文明,使社会向贫穷水平倒退。这种共产主义“想把不能被所有人作为私有财产占有的一切(特别是即特殊的个人禀赋——引者)都消灭;它想用强制的方法把才能等等舍弃。在它看来,物质的直接占有是生活和存在的唯一目的;……”这种看起来是反对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实质上是最彻底的私有财产观念,因为“这种共产主义,由于到处否定人的个性,只不过是私有财产的彻底表现”,因为它是“普遍的和作为权力形成起来的忌妒”,是贪欲的“隐蔽形式”。“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忌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化的顶点”,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马克思断言,“由此可见,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的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够结合今天的极“左”思潮来回顾马克思当年的预言,我们不能不佩服马克思的伟大。
真正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向作为社会的(即人的)存在的人向其自身的全面复归,是发生在以往发展阶段的全部财富之中的自觉的复归。“这是异化劳动的全部成果、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成果向人自身复归的社会,是保护和鼓励个人禀赋、个性与创造性的社会,是个人的劳动创造通过社会关系而被全社会所共享的社会制度。然而,这时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向人的回归,对于共产主义,还只是一种道义的追求,并没有找到这种回归的具体形态和路径。对于这种”回归“的必然性,还仅仅是辩证法的逻辑要求,而不是客观现实的必然趋势。
通过上述三个逻辑环节,马克思将社会历史过程理解为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而确定了他的“以人为本”的历史观。他说,“……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于是“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轴。而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分析,使这个主轴越加明晰。而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更进一步将这一思想转化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
二、劳动价值论:“异化劳动”学说的科学形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长期深入研究,使上述抽象的哲学思辨逐步获得了明晰的科学形态,这就是《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包括剩余价值论)。劳动概念清晰化为劳动的二重性,“异化劳动”概念演变为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而劳动的社会性则演化为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关系的理论。
首先是关于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的社会劳动的这一思想,取得了清晰的科学形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自由的社会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意义。而在《资本论》中,劳动被具体化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后者相当于《手稿》中的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劳动”,而必要劳动则只是为了维系人在生理上的生存。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在分工体系下的劳动表现为“劳动二重性”:一是具体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的物化形态,生产出为他人服务的使用价值;二是作为抽象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抽象形态,生产出产品的市场交换能力——人与人的市场权力。马克思说:“在任何情形下,在商品市场上,只是商品所有者与商品所有者相对立,他们彼此行使的权力只是他们商品的权力。”而该权力要表现为通过货币数量:“个人的产品或活动必须先转化为交换价值的形式,转化为货币,并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才取得和证明自己的社会权力。”
责任编辑: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