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4期 张永丽 王… 参加讨论

摘要: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资源配置结构产生冲击。新一代劳动力的彻底性流动激发了农村要素结构的重组,促进了农村生产方式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型,农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在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妇女化;土地流转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可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化投资力度等对策化解这些不利影响。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生产要素,农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越来越大。2010年农村劳动力总数大约为4.7亿,其中流动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已达到了2.3亿。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经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农业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农村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又是农村其他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和支配者。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全面带动农村资源禀赋的调整,对农业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一部分学者认为流动对农业能起到促进作用:如杜鹰(1997)等人认为在资金不足的地区存在着劳动对资金的替代,农村劳动力往往能为农业生产带来积极影响[1]。赵树凯(1997)的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的收入效应明显,促进了农村稳定,对农业没有消极影响[2]。蔡昉(2003)等人的研究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流动能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集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3]。另一部分学者则持有不同的观点。李强(2001)研究显示外出农户平均产量低于非外出户[4]。石磊(2004)认为大批青壮年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外流,造成的“精英流失”对农业发展不利[5]。曾绍阳等(2004)认为劳动力流动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趋势,导致忽视农业的现象出现,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6]。
    学者们多方面研究了劳动力的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但还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是缺乏连续性,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具体的时段,没有动态地把握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其次是研究不够全面,一般集中于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某个方面的影响,系统性的分析研究还很缺乏。对此本文将就劳动力流动对农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连续、系统的分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阶段特征
    依据流动行为和特征的不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本地流动
    20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式是本地流动,由农业流动到农村非农产业。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情况不断加剧。此时蓬勃发展的农村非农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找到了出路,大批农民在本地的乡镇企业务工。1980年全国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仅为2827万人,到1988年达到9545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12.9%,流动人数占到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8%。流动者大多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即农忙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农闲时间到附近乡镇企业打工。
    (二)20世纪90年代:异地流动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城市和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以及原有对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限制的放松,劳动力流动开始更多得呈现出“异地流动”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得流动到外地打工,成为专业打工者。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跨省及本省跨县市流动人数达到7876万,已占到当年农村流动劳动力总数的52%。但同时大部分有外出打工的家庭依然没有放弃农业生产。一般是家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家庭其他成员仍然留在农村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
    (三)21世纪初至今:完全流动
    21世纪以来,劳动力流动的趋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体现出完全彻底流动的特征。首先,流动人数的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9年度农民工增长率仅为1.9%,农村已没多少待流动的劳动力。其次,本地流动的劳动力比例下降,外出流动的比例持续上升。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离土又离乡,人离家也离”的特征。相比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候鸟”式的外出方式,劳动力外出流动变得更加稳定。2006年外出农民工平均在外时间达到了9.4个月;同时流动劳动力同农业更加疏远,大量农民工完全脱离农业。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会引起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而且能够带动农村其他资源重新配置,对农业发展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一)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小农经营向农业产业化转变
    农村劳动力流动持续改变着农村资源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20世纪八九十年代,“离土不离乡”和“人离家不离”的流动方式下,农业的劳动力供给始终是充足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业资本的投入。但这时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未能动摇小农经营的方式,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自给自足特征明显,农户土地生产规模几乎没有变化,仍然以家庭为主要单位。
    进入21世纪,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的彻底性流动开始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首先,不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流出农村后,专业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其次,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彻底流出农村,农村土地流转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土地向未流动的农业户流转集中,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再次,劳动力离开农村后,农产品商品化率提高,农业户生产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收入。农业生产从决策、种植一直到加工销售必须把握市场需求,这促进了农业的市场化。最后,由于单个农户难以应对农业市场化产生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所以依靠组织的力量来统筹生产、保障自身利益就成了农户的现实选择,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是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特征。由此,在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方式开始确立起来。
    (二)促使农业技术和生产效率突破瓶颈向高层次发展
    在农业生产领域,很大程度上生产技术决定生产效率。而技术又往往取决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以往我国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以及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领域的渗透,使农业技术主要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都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形成典型的“低水平均衡陷阱”。劳动力流动有效地缓解了这一局面,并对农业技术和效率的提高产生了重大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农业并不缺乏劳动力,不存在资本对劳动力的大规模替代。流动带来的非农收入增加了化肥、农药、良种等流动资本,提高了农业产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青壮年的外流使得农业劳动力整体偏向老龄化、女性化,但流动带来的非农收入转化为农业投资,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农业科技水平有所进步,农业产出并未出现下滑。1990-2000年全国每公顷粮食产量增长8.4%,小型拖拉机拥有量年均增长率为13%,但技术更先进、适于规模化生产的大型拖拉机年增长率仅为1.4%,说明农业技术进步的层次还比较低、仅局限在家庭生产的小范围内。进入21世纪,在劳动力彻底性流出以及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情况下,资本开始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使生产效率更高、科技更为先进的设备得以广泛使用。2000-2010年小型拖拉机年增长率回落到3.7%,大型拖拉机年增长率上升到15.3%,增长速度远远高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出而农业产出不降反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2000-2010年农业人均粮食产量提高了39.8%。
    (三)促使农业生产结构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和市场化转变
    过去我国农业生产由2亿多分散的小农家庭承担,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征明显。劳动力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发育相当有限,因此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并呈现出“吃什么、种什么”的典型的细碎化、分散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对大量的兼业农户来说,农业生产只是为了满足家庭日常生活,仍是小农经济,生产结构变化不大。进入21世纪,农村参与流动的农户比例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不同类型的农户在农业生产目的和农业产出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明显。调查显示,83.6%的专业农户收人完全依靠农业,其农产品商品化率为62.3%,明显高于兼业户的45.2%和非农业户的39.1%,农户分化趋势十分明确[7]。专业农户追求收人最大化,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方向,所以随着兼业户退出农业,专业农户承担农业生产,农业整体的产出结构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明显提高。2005年农村粮食人均出售量超过占有量,2010年其比值达到了1.2。另一方面,粮食作物比重降低而经济作物的比重升高。总体上农业结构逐步同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
    四、基于超越对数函数的劳动力流动产出效应分析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是一种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具有易于估计和包容性强的特点,而且没有对技术进步的附加限制条件。相比常用的C-D生产函数,它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较高,可以更有效地研究生产函数中各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准确计量各投入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替代关系。这里用超越对数函数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农业产出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其他要素产生的间接带动效应。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三大基本要素,分别用L、K、G来表示,Y代表农业总产出,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如下:
    LnY=ε+aLlnL+aGlnG+aklnK+1/2aGG(lnG)2+1/2akk(lnK)2+1/2aLL(lnL)2+akLlnL·lnK+aLGlnL·lnG+ akGlnK·lnG
    用E代表要素的产出弹性,得到农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
    


    可以得出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对农业产出的总效应:,经过分解可得劳动力流动的直接效应AL以及间接效用,包括资本效用Ak和土地效用AG。且有
    


    为了使研究具有连续性,实证分析样本选取1982—2008年的数据,农业产出选取不变价格的农业增加值,资本变量选取全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劳动力变量选取全国农业从业人员总数,土地选取全国农业播种总面积。在回归过程中发现模型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某种线性关系,具有多重共线性。用主成分法消除多重共线性,得到回归方程:
    LnY=-511.46-4.121lnL+28.73lnG+0.701lnK-0.398×1/2(lnL)2+2.429×1/2(lnG)2+0.089×1/2(lnk)2+0.068lnL·lnK+0.404lnL·lnG+0.058lnK·lnG
    计算得出1982—2008年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农业产出的效应,部分结果如表1所示。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劳动力流动对农业产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对农业产出的直接效应为负值,这说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反而不利于农业产出增加。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效应为正值,这说明农业劳动力集中在土地上,土地的利用率比较高,流动的资本效应为正值,这说明兼业流动使得农业投资增加,但总体规模较小,发挥的作用也有限。总的来说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劳动力流动对农业产出起到负面效应。到20世纪90年代,劳动力流动的直接产出效应开始变为正值,这说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缓解了农业的人地矛盾,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了契机,对农业产出的增长产生了正面效应。其次,资本效应的绝对值偏低且多为负值,这说明在农户家庭经营中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始下降,来自农户的农业投资难以增长。再次,土地效应大多数年份为负值,说明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后,剩余的妇女、老人只能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土地的利用率有所降低。进入21世纪,劳动力流动的直接效应为正值而且绝对值增大,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彻底性流出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业产出的增加。资本效应为负但绝对值较小,这反映出劳动力大规模、彻底的流出进一步降低了农户对农业的投资或者影响了资本效用的发挥。土地效应为负值而且绝对值较前期变大,这说明劳动力大量流出后,农村土地使用率加速下降,这与土地流转不畅有关。从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村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农业产出具有积极作用,但大量劳动力的快速流出不可避免地对农业投资和土地利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结论及启示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长期过程。受到我国社会所固有的二元结构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资源配置结构产生着持续的冲击。新一代劳动力的彻底性流动激发了农村要素结构的重组,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和产出结构的转变,农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第一,随着新一代劳动力的流出,农业生产者呈现老龄化、妇女化,对农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收益,吸引高素质人才。(2)加快农业生产组织创新,规范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弥补劳动力流出后农业生产力的不足。
    第二,土地流转与集中滞后。土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前提,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明显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方式不够规范,土地流转的收益得不到保证,农民的积极性不强。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土地收入的保障作用对部分农户还很重要,这部分土地无法参与流转。对此,首先应当提供有效的土地流转平台,方便和规范流转过程。其次,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农民流转收益。再次,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第三,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提高,由此,应加大技术与资本投资力度,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业技术条件,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创新一教育—推广体系来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农业基础设施缺乏建设。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出农村后,部分公共设施缺乏维护,严重老化,不利于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证,而且属于投资大、见效慢的公共产品,不能私人垄断。对此应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探寻新的建设机制,引导成立各种农户合作组织,集合众多农户和企业的力量,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共同受益。
    参考文献:
    [1] 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 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蔡防,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石磊.三农问题的终结[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6] 曾绍阳,唐晓滕.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7] 张永丽,柳建平.我国西部地区小农经济的转型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2005,(10):22-25.
    [8] 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5):4-14.
    [9] 吴雄周.农业隐蔽失业模型的构建及其意义——基于劳动数量和劳动时间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1,(8).

Tags: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