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统一劳动力市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国情国力》2012年第10期 邬红波 参加讨论

第三,职业等级层面上,可划分为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优等劳动力市场是指提供科学技术、行政管理等各种专业岗位,如软件开发工程师、医生、律师、教师、会计师等。次等劳动力市场是指提供无需具备高级专门技能或专业教育要求的职业,如推销员、修理工、公司秘书等。前者的工作稳定、工资待遇高、福利待遇齐备。后者职业竞争激烈,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不稳定。但优等劳动力市场岗位有限,要求高,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进入优等劳动力市场,而易于在次等劳动力市场就业。但两个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严重分割性,劳动力一旦进入次等劳动力市场便很难向优等劳动力市场流动。优等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要求劳动力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大学生就业时一旦选择次等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人力资本势必处于闲置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贬值。即使将来优等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张,而在次等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大学生却很可能因专业人力资本的贬值而无法在竞争中获胜。因此,毕业生宁愿在优等劳动力市场选择失业,等待机遇也不愿从事次等劳动力市场的工作。
    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生在培养上与国外相比,投资成本偏高,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就业期望值也偏高。尤其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他们往往将接受高等教育作为改变生存状况的手段。他们在择业时,一般都会有一个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环境、工资水平、发展前景等。据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的调查,大学生对工资水平的预期,2000元以上占65%,3000元以上的占31%;在就业地选择上,希望留北京等直辖市或沿海城市的占70%;在就业岗位预期上,60%毕业生希望在国家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工作。[7]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具有地域、行业、薪酬待遇等因素的考虑。
    此外,二元分割劳动力市场的人才流动成本较高。毕业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其本身具备的知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雇主为争取人才,往往与其签订带有工作期限的劳动合同,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想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必须支付违约金。此外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毕业生的自由流动设置了障碍;与此同时,劳动者在次级市场工作以后,会逐渐丧失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联系,这为以后再次进入主要市场带来较大的适应性成本。因此,劳动者选择自愿性失业,暂时放弃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机会,就成为一种投资性选择了。
    缓解大学生知识失业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提升就业率
    

    根据奥肯法则,假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一定值,当某年事实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超过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个百分点,则可以使失业率降低1个百分点。[8]因此,当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真实失业率上升的趋势,因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可以防止因经济衰退而导致的失业率激增。因此,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尽可能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2.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消除区域间二元化因素
    
由于东部地区劳动者待遇远高于西部地区,且大学生到西部就业的预期收益较低、就业更换成本较高,从而造成西部人才短缺和较高素质劳动力供应不足。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如缩小东西部求职者之间的待遇差距,促使大学生愿意在西部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是选择在东部劳动力市场失业,这就需要加大西部开发力度,协调东西部平衡发展。伴随着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对知识型劳动力的需求必然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西部开发势必会带来许多创业机会,政府再加以政策扶持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可吸引东部地区就业有难度并有意创业的知识型劳动力到西部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知识型劳动力区域结构性失业。
    在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提高农业对知识型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对解决知识型失业的作用举足轻重。而提高其吸纳力的着力点就在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水平。这就需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科学技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吸引知识型劳动力到现代农业部门就业,并对在农业部门就业的知识型劳动力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及相关的制度保障,包括教育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打破城乡之间的二元化分割局面,使知识型劳动力能够踊跃地到现代农业部门中就业。与此同时,还需加大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利用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广大的农村实施创业计划。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保障制度,打破所有制二元化
    
改革开放迄今,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大力引进外资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成为解决我国就业的重要依托。但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大多不参加社会保险,造成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对非公有制经济顾虑重重。因此,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做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和职工的参保工作,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才能拥有公平的外部环境。
    4.打破行业和岗位垄断,打破行业二元市场的分割现象
    
行业垄断和岗位垄断是大学生不能参与正当竞争的一个主要原因,除了其自身减少了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外,还抑制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从整体上抑制了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消除行业垄断和岗位垄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成为化解二元市场分割,解决知识失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岗位垄断,必须根据国情,采取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
    第一,继续开放国有资本,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的环境。国有资本垄断的行业太多,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在一些垄断行业融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就会创造更多的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平等的就业竞争机制,且有利于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第二,要大力推行垄断行业的自身改革。垄断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和产量的垄断优势,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往往不受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调节,容易损害人们的利益。因此,应公开垄断行业的管理方式、经营成本,以接受公众监督;应完善垄断行业的会计制度,加强对其经营成本的审核,对垄断行业的产品实行听证会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这些行业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欲望,整体推进社会的就业总规模。
    第三,在用人方面要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力除就业方面的腐败现象。由于社会关系资本的垄断,导致大学生无法进入垄断行业,知识失业问题难免加剧。因此,在人才录用、人才选拔时,要努力做到从方案到具体操作细则都能公开、公正、公平,惟才是举,惟才是用,建立与大学生就业机制配套的人才选拔监督机制,给没有多少社会关系资本的大学生创造平等的就业竞争环境。这样,不仅能有利于大学生找到发挥其才能的位置,从而减缓知识失业问题,而且有助于匡正社会风气,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盛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知识失业中国市场.2011(14)
    [5]余佳,丁金宏.人力资本、政府管制与中国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职业配置——以上海市卢湾区为例[J].人口发展,2010(2).
    [6]http://www.5ykj.com/Article/zjbgdybg/76908.htm
    [7]城市就业难农村是否需要大学生?http://xinzhou.china.cn/txt/2007-06/09/content_1609539.htm.
    [8]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经济学.高鸿业译.中译本下册p758.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

Tags:统一劳动力市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下)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