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葛新权:营造高端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网 葛新权 参加讨论

      营造高端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著名学者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在其著作Drive: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中文版《驱动力》)中把驱动力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激励是来自生存冲动的生物性驱动力;第二层激励是来自外在,如胡萝卜加大棒式的追求奖励、逃避惩罚驱动力;第三层激励是真正驱动我们前进的力量,来自于内在的自主选择,以及让生活更有意义的深层欲望。显然,在创新中,以及高端人才培养、选拔与使用中,不能选择第一层激励,也不能停留在第二层激励,而需要提升到第三层激励。因此,为了鼓励创新,在培养、选拔与使用高端人才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高端人才流动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大力度实施科技成果奖励,并在实施第三层激励的同时,更需要营造良好的高端人才成长文化环境。
    首先,事实求是。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提出“科学就是事实求是”的观点。创新不是科技工作者的专利,每个人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都可能是创新者。我们把所有创新者大体分为三类:普通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高端创新人才。现实情况是,目前普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会评审申请专业技术职称,但这是少数人的事。也就是说,普通工作者中的少数人可能成为专业人才,今后应加大力度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尊重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新,以彰显工匠精神和应用创新,并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科技工作者可以称为专业人才(或基本面人才),他们是创新的大军,也是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技术职务是聘任的,他们的专业职称是人事制度下评聘出来的,但目前评审机制制度等生态环境需要改进。2016年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将通过职称制度改革,以及改进职称评价方式,把这支创新大军的创新潜力与活力充分释放出来。高端创新人才也可以分为高峰人才(如科学家、大师、大学者等)和高原人才(如著名专家、学者、教授等)。从科学发展与人才成长规律来看,高原人才,尤其高峰人才成长是需要历史积淀的,他们站在学科前沿,站在巨人肩上,对科学知识创新融合提升,而成为集大成者。因此,在全社会树立“科学是事实求是”的观点,我们应鼓励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履行职责,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本职工作,就是对创新的贡献。正如吴文俊院士生前所说,“做研究不要自以为聪明,总是想些怪招,要事实求是,踏踏实实。功夫不到,哪里会有什么灵感?”
    其次,尊重人才。这里强调的是,尊重人才是尊重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尊重他们的创新。在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环境下,更重要的是在提高高端人才待遇的同时,提高科技工作者这支专业人才大军的整体待遇,为他们创建良好的环境,否则形成不了高端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合力。在现有的利益分配机制下,高端人才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是无疑的,但若出现专业人才整体水平与能力差距的“短板”,则会影响创新。俗语说,红花要靠绿叶配。高端人才是团队的带头人,专业人才是团队成员中的中坚力量。需要正确处理带头人与成员的关系。消除功利色彩的同时,提高团队成员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实现团队可持续创新的关键。总之,要尊重高端人才,尊重专业人才,尊重每一位科技工作者。
    第三,创新文化。在全社会,营造让科技工作者,尤其高端人才回归创新初心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能基于自己的知识能力与兴趣,以及对问题的深刻了解与认识,本着无功利情结、无短期行为,对自己、对组织,以及对社会与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科学探索与研究,实现原始创新、集成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中,也应对人为的不实或假伪或剽窃成果及评价实施追责制。鼓励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汲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秉承健全人格、追求美的情怀境界。历史事实证明,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蕴含着秩序、简洁和美,彰显出科学与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魅力。
    尊重创新规律,尊重创新工作,尊重创新工作者,选择正确的激励方式。鉴于左脑(逻辑,线性)推演性技能的需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自动化(软件)代替,而右脑(创造性、移情)探索型思维才是今天创新成功的关键,应本着尊重科技工作者的探索型思维,选择激励科技工作者的丹尼尔·平克的第三层激励。如张杰院士认为,学术追求是大学的灵魂,必须无功利目的,不能为发表论文而做研究,而是应该出于探索未知,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必须还科研的学术追求本质。在他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时,对科研政策的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取消对发表论文的现金奖励,取得了“动刀论文奖励,排名不降反升”的良好效果,引发了对“论文奖励越重的大学离‘一流’越远”的思考。
    营造创新文化,还需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们敬仰大师、大家、大学者,以及名师、名家、名学者、名教授的同时,应敬畏这些称号。从科学发展与创新规律来讲,大师、大家、大学者,以及名师、名家、名学者、名教授等高端人才是少数。我们不能因取得一点成果就自诩大师、大学者,或动不动就称自己是什么家。同样,我们也不要动则就敬称、尊称他人以大师、大家、大学者等称号。这样才能克服浮躁,在全社会形成让每个科技工作者都心静下来的良好氛围。
    第四,团队精神。创新能否成功,我们认为需要三要素:一是能够发现研究的前沿,了解前沿及前沿发展脉络;二是具有坚实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从事前沿研究的能力;三是了解自己的优势,选择突破前沿的切入点。形象地说,这就是能看到巨人的肩旁、能站在巨人的肩旁,且能提高巨人的肩旁。要做到这三点,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他们的团队。具体地讲,高端人才是团队的带头人,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组建一个强大的研究团队。重中之重的是,他们如何处理自己与团队及成员的利益问题。这里有制度与管理问题,团队文化与精神也很重要。
       我们认为,任何团队都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体。在团队中,团队内嵌一个职责价值链,在这个链中带头人与成员只有职责上的不同,在个体人及其履职权力上是协同、平等的。毫无疑问,在团队利益处理上,带头人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责权利分配条件下,要有大格局,要有胸怀,要有远见,要有爱心。带头人应关注所有成员的利益与成长成才。无论一个团队、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及其带头人,都要具有“有思想、胸怀、责任、诚信、爱心”的特质。这样的团队,或者单位与组织,才有生命力,才能实现健康和谐可持续创新发展。同时,从统计学上讲,任何团队内部都存在集中和离中趋势,关键是通过制度与文化建设,无论带头人,还是成员,都应多做有利于团队凝聚的事情,彰显团队合力,规避团队分力与撕裂。就如同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关键是我们怎样选择。团队如同花朵与绿叶一样,是一个生态系统。没有绿叶日夜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所提供的氧气与养料,花朵不仅开不了,也红不了,更活不了。因此,红花和绿叶精神是对团队精神最好的诠释。团队是如此,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也是如此。绿叶不绿,红花难红;绿叶不活,红花将死。现实中,应避免红花没有成为“长枪”,绿叶倒成为“短板”的现象。
       团队精神的极致是达到交响乐团演奏水准。最好听的音乐是交响乐。交响乐是由指挥家与首席小提琴家,以及其他所有演奏家心灵的默契融合、动行完美的协调所奏出的绝美无暇的天籁音色,所绘出的人与自然之美的佳境。这就是我们对团队精神的诠释、向往与追求,这也是团队建设的灵魂所在。
    作者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上一页  [1] [2] [3] 

Tags:葛新权:营造高端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