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人口、资源、劳动经济学 >> 正文

建设人水和谐美丽中国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求是 中共水利… 参加讨论233

    二、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治水管水兴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治水管水兴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坚持把节约集约用水作为革命性措施,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大幅提升。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把节水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抓。一是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红线约束,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分解落实到省市县三级行政区,连续3年开展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结果,全国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2年减少25.4%和26.8%。二是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有序开展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加快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并在京津冀地区率先完成。三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全民节水行动和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把农业节水作为主攻方向,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近1亿亩。
    坚持把绿色发展要求贯穿水利工作始终,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人水和谐的理念贯穿和落实到水资源节约、保护、治理、配置、管理全过程。一是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良好湖泊生态保护,妥善处置重大突发水污染事件。2016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2012年的63.5%提高至73.4%。二是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开展175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和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构建循环通畅、丰枯调剂、蓄泄兼筹、多源互补的现代水网。三是在水生态修复方面,大力实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年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整治坡耕地400万亩。加快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抓好生态脆弱河湖保护与修复,积极推进京津冀“六河五湖”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空间管控,一些河湖水系重现绿色生机。
    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利工程建设,绿色发展的水利基础不断夯实。严格落实生态环保措施,有序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出重要贡献。二是打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五年来解决2.5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三是补齐补强防洪薄弱环节,推进大江大河重要蓄滞洪区建设,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四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五是更加重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实施水利工程联合调度。
    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防汛抗旱防台风取得全面胜利。面对近年洪涝干旱台风灾害多发并发重发的形势,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轻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一是成功抗御长江、太湖、东北三江等流域性大洪水、特大洪水以及局部严重洪涝灾害,主要损失指标大幅降低。二是科学防范北方冬麦区冬春旱和部分地区严重夏伏旱,保障旱区基本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三是全力应对台风灾害威胁,在多次防御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过程中实现人员零伤亡。
    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作为战略任务,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深入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中央有明确要求的34项水利改革任务都得到较好落实。一是扎实做好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大力推动建立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河长体系,部分先行先试河长制的地区已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全面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认真抓好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水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4%。三是积极推进水价水权水市场改革,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有序推进水权水市场建设,开展水权交易试点、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四是不断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金融支持、社会投入等为补充的多渠道水利投入机制初步形成。
    坚持把推进依法管水科学治水作为重要抓手,水利社会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强化法治保障和科技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强化重点领域立法工作,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维护良好水事秩序。二是加快完善水利规划体系,编制印发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批国家重大战略水利保障规划。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填补了国情国力信息空白。三是深入实施科技兴水战略,着力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水利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水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三、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推进新时期水利工作健康发展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时期。水利系统肩负光荣使命、担当重大责任。我们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为建设人水和谐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开展节水增产、节水增效、节水降耗、节水减污等节水行动,着力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大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健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水环境治理,开展重要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
    着力修复水生态系统。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推进生态脆弱河流生态修复,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用途管制,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控,统筹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完善水设施网络。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格局,发挥水利工程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扎实做好水灾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扎实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不断健全水治理机制。扎实做好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协调推进水利投融资、农业水价、水利工程管理、水流产权确权等方面改革攻坚,全面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和水利科技创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建设人水和谐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