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的就业难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回顾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各项成就,就业的成绩单应该说令人满意。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年均超过100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2% 左右的水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顺利,整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总体来看,“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就业目标都得以很好完成。尤其是这些成绩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不利局面下取得的,就显得更加可贵。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很多发达国家至今仍然没有从冲击中恢复过来,截止到2010 年9 月份,美国的失业率仍然高大利为8.4%,英国为7.8%。我国在同样遭受冲击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快速恢复,主要原因就在于采取了有力、得当和及时的应对措施,迅速实现了经济和就业的双增长。
虽然“十一五”时期就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中需要面对的最大民生问题,取得的成绩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相比永远都显得不足。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面对更加复杂的发展局面,就业问题也将会更加复杂化,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式与过去相比也将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展望“十二五”,有两个重要变化将会对我国的就业产生深刻影响:一个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在这一时期达到最高峰,之后增长将会停止并逐渐达9.6%,其他国家如法国为9.4%,意进入负增长阶段:另一个是我国城镇人口将会在这一时期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也将因此从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转变为城镇居民占大多数的国家。这样两个转变都是历史性的转变,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标志性转变。
第一个转变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将会发生变化,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劳动力市场需要应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国历史上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一直是需要解决的最大就业难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增长最快的时候每年新增超过2000 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造出足够数量的就业岗位吸纳这些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也是我国必须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停止增长,这会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市场供给压力的来源,减轻劳动供给压力,如果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继续保持和过去一样的增长速度,每年新创造的就业数量与过去相比并不会减少,劳动供求的总量矛盾必然会得到缓解,结构性矛盾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当前面临的“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就是上述劳动力市场变化新特点的具体反映。我国从劳动力近似无限供给到“民工荒”的演变既体现了劳动供求关系总量矛盾的变化,更体现为一种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很多农民工仍然难以找到工作;而大学生就业难则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大学生数量太多,而是大学生的供给和需求之间难以有效匹配。因此,如何实现就业岗位和需要就业人员之间的匹配成为“十二五”时期就业的主要矛盾。
第二个转变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方式会发生改变。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否满足城镇不断增加的劳动需求就成了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城镇就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城镇化就会受到影响,发展的步伐将会减缓,中国陷入中等收入水平陷阱的危险将会加大。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过去近20 年来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这样的城镇化速度有效地保证了城镇部门不断增加的劳动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随着“十二五”时期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否还能保持过去的速度和模式就成了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城镇化,进入到城镇的农村人口仍然被排斥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之外,使得这些农村人口不得不选择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在无法享受到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对于农民来说就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城镇生活成本不大增加,如果收入水平不能快速增长,从经济上来看,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将会变得比过去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制度上放开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各种限制,农民进城的愿望将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可能导致这样一种糟糕情况的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无法在农村实现充分就业,另一方面进入到城镇后收入水平不足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将会减缓或者可能出现停滞,中国将因此出现劳动力剩余状况下的“劳动力短缺”,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因此受到极大伤害。因此,如何保证农村劳动力顺利稳定地向城镇地区转移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面对上述两个就业难题,必须有新的解决问题办法和思路。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经给出明确答案,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而且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继续顺利向城镇转移的重要保证。
首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味着经济结构需要做出重大战略性调整,这首先要求经济增长的结构要发生改变,要改变过去过度依靠外需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009 年,三大需求占GDP 的比例分别为:最终消费率48%,投资率47.7%,净出口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45.4%,95.2%,- 40.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需求结构向着更多依赖最终消费转变,减少外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经济增长要更多地靠内需来推动。由此我们可以预期,投资需求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不断增强,服务业的发展会因此而加快,来自服务部门的就业机会将会增多。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力的增强意味着更多高端服务业岗位的增加,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增强,这些岗位需要更多高层次劳动者去承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会得到缓解。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同时并不会削弱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还意味着经济增长要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样的协同意味着要加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9年,一、二、三产的比例分别为10.3%,46.3%,43.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52.5%,42.9%;创造的就业机会分别是:第一产业减少946 万,第二产业增加575 万,第三产业增加886 万;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 0.74,0.27,0.37。最近5 年平均就业弹性,三次产业分别为:- 0.73,0.41,0.26。最近两年,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高于第二产业,2008 年分别为0.24 和0.31。应该说,最近两年的情况基本上反映了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在经济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显示出了抗击打性,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这些就业机会受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小。总的来看,经济结构的转变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就业机会,尤其生产部门的就业机会,但减少的程度有限。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的倾斜虽然会在短期内使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有所减弱,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并不会下降,而且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使就业稳定性增强,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会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改善就业质量,从而有助于构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健康机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依赖于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机会成本会因为农村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情况下,如果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收入不能保持更快的增长速度,那么,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就会受阻。同时,如果城镇生活成本(住房、食物和交通等)的上涨速度超过工资的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会受阻。要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保持农民工工资水平较快增长是关键。然而,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劳动者收入增长落后于社会总体财富的增长,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收入增长就更加缓慢,劳动报酬占GDP 比重不断降低,初次收入分配出现了不利于劳动者的局面。应该说,造成当前这样的收入分配格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过多地依赖资本投资,出现了资本扩张型的技术进步。转变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赖劳动,实现向劳动扩张型的经济增长类型转变,这样的转变将会从根本上改善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格局,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从而也能够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得到机制上的保证。
总的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又一关键时期。我国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成功迈入高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将奠定重要基础。解决好劳动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保证农村劳动力能够继续顺利向城镇转移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五”时期的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文章出处:中国就业,2011年第1期
Tags:“十二五”时期的就业难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