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设及相关原理与现实的偏离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和质疑,催生了行为经济学这一新兴分支学科,有力地推动了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效用最大化和均衡产出等标准经济理论内容构成了挑战,近年来行为经济学在市场竞争行为、劳动经济和金融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并能在解释中国改革的深层问题及经济理论建设方面起借鉴作用。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挑战/中国改革
作者简介:王国成(1956-),男,河南许昌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行为经济学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实验方法验证经济学基本行为假设,在此基础上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形成发展并迅速汇入主流,大大增强了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预见性,标志着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经济学发展史中的新古典革命,建立了一系列行为假设和标准经济理论,形成了具有广泛应用意义的现代经济学。然而,在以新古典为代表的所谓主流经济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迂回后又回到了源头,因为它所依据的基本行为假设的本质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和大师们,像以“看不见的手”原理和“国富论”巨著闻名于世的亚当·斯密,创立效用概念的边沁(J.Bentham),构建社会效用模型的埃奇沃思(F.Edgeworth),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A.Marshell)和凯恩斯(J.M.Kevnes)等人都论及或意识到经济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这些都是当今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先驱(Camerer,et al.,2003)。20世纪后半叶,在经济学和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些从实证主义角度对正统理论的抨击。1986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学术会议是行为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97年经济学季刊又出版了行为经济学专刊。经过众多优秀学者的共同努力,如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行为经济学家卡奈曼(D.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家史密斯(V.Smith),行为经济学的重要地位被确立并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发展时期。
标准经济理论对选择行为的研究过于简单化、雷同化和程式化,在解释现实问题时频频显露出苍白和无奈。从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经济学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横向覆盖面扩展的自然延伸过程中,其解释力和预见能力有待提高(Weizsacker,2000),逐步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内在逻辑的规约促使理论的焦点回归到基本行为假设上来,卡奈曼教授的获奖演说权威地论证了这一点(Kahneman,2003);也如Camerer教授所说,行为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起因是将心理学原理用于经济决策,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整合社会科学(Camerer,2003);而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态学、神经科学、信息技术(微机、网络和信息处理)和博弈论等提供了有力工具,使得通过实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成为可能。从现实需求来看,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设导致了理论与实际的严重偏离,当今市场竞争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如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形成、竞争与合作共存、重视人的创造性和人本价值观念的逐步确立、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投机行为(Baker,et al.,2004)等[1],这些所谓异常现象(注:这些甚至可能成为当今市场经济的“常态”,这类现象在我国表现得更为突出。)经济学必须重新审视和明确回答。当经济学家意识到过去作为反例的异常现象不能再忽视下去时,就催生和形成了将心理学用于经济学的新的理论分支和发展方向。
在美国,像哈佛、MIT、斯坦福、卡内基·梅隆、加州理工、伯克利等许多著名学府都设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在顶级的经济系、商学院开设相关的主干课程,在权威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成为热点议题,众多优秀经济学家的投身和参与,这些足以表明行为经济学已汇入经济学的主流。正像由完全竞争理论(完全信息模型)发展到不完全竞争理论(不完全信息模型)那样,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学研究同样决不会就停留在完全理性阶段,正在经历着由完全理性假设到非理性假设的转变和提升,向更现实和更深入的领域进军。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顺应和有力地证实了由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这一历史必然性。
1来自行为经济学的挑战
行为经济学有着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充实的工具与方法,创造出丰富的研究成果并逐步开拓应用领域。它的兴起无疑对现代经济学构成了冲击和挑战,不仅现在而且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会活跃在前沿领域。现将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和最富有挑战性的几方面内容概括如下。
1.1挑战之一:对自利理性人假设的质疑和检验
人们使自身财富最大化是经济学最重要的基础性假定,为实现这一目标,人必须是具有理性行为的个体,即自利的理性人假设。然而,两个著名的非常有趣的博弈实验揭示出,人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行为主体:“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有力地证实了人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会偏离自利准则;而另一个“信任”博弈(trust game)探讨了相反的“互利互惠”类情况。通过这类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利他动机和行为(即使不完全接受利他主义的观点)。这些在社会偏好和社会效用的形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规律性以严谨的方式,促使关于行为主体的得失相互影响的不同理论的产生。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他人及社会发生相互作用,自身的效用显然要受公平感和社会效用的影响,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大有裨益。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结论都是在无财富或收入效应的假定下获得的,如消费行为选择、资本市场有效性和科斯定理等。这实际上是假定人的行为选择与参照点无关,其实这与现实经济相差甚远。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结论揭示,人们行为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或参照点依赖性(reference-dependence)、行为与程序的关系以及不同环境中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和自我控制问题,都表明了人的社会性、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性。如消费行为不仅受个人收入、市场供应的品种质量价格以及信息的完全与否的影响,而且还要受接收信息的先后顺序和偏好、资源禀赋、环境、程序、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决不是由完全理性就可以概括的。
1.2挑战之二:效用最大化目标的解构和剖析
现代经济学假定理性人实现效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行为标准是以效用(基数或序数)为决策依据,并常常假定决策者是风险中性的。而行为经济学的大量实验数据和心理学原理的分析证实,人们的选择和决策并非如此。即使同样是风险规避,风险偏好(risk-preference)的类型、程度及其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也有区别,有时甚至是很明显的。现有期望收益均为100的如下两种选择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以50%的可能性赚400,以50%的可能性亏200;第二种方案是以50%的可能性赚300,以50%的可能性亏100。传统理论认为这两种方案是效用无差异的,而行为经济学的实验却证实了大多数人是尽可能规避潜在损失大的方案,选择第二种方案。这就是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损失规避(lossaversion)行为特性:损失x所带来的负效用要比获得等量的x后产生的正效用要大。人们共同的倾向性行为选择无疑会对经济活动和现象产生直接和明显的影响。为使一生的效用最大化,人必然要在生命周期中进行消费储蓄选择。通过对跨时段选择、期望效用(EU)、主观期望效用(SEU)、折扣效用(DU)等问题中的折扣率、可分离性和可加性假设的检验验证,以及不同效用标准对行为的影响所进行的对比分析,卡奈曼教授等人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考虑了在风险和损失规避情况下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和承受,直接影响效用。另外,还研究了定位点效应(anchoring effects)和连贯效应(context effects)等,以期找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如何影响行为选择的。
1.3挑战之三:均衡产出结果的对比与修正
一般均衡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基础地位和灵魂作用毋庸置疑,以研究相互作用的策略型行为见长的博弈论在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已被世人所公认(Fudenberg & Tirole,1991)。博弈均衡与一般均衡交叉融合,加深了对经济行为的研究,但两种体系在基本行为假设方面是一致的,均假设行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策略变化行为是理想化的反应函数,均衡产出是共同的最佳反应结果。这类均衡结果对事物描述的确切程度并不理想,况且直接地对各个方面进行检验也非常困难。然而,实验结果却能检验理论预测的有效性。“行为博弈论”(behavioral game theory)利用实验证据和心理学原理,非常严谨地产生策略型行为的标准假设,也进一步研究适应性(adaptive)行为,决策者在重复的策略选择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性程度,这是一种“学习理性”。(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Camerer教授已于2003年在Princeton出版了行为博弈论的专著。)这类实验显示出均衡理论假定的共同一致性:决策者都能正确地推测出别人将如何选择,这一假定对描述多次参与决策的老手和不经常参与决策的新手的有效性是显然不同的,这为更确切地描述主体行为的理论留下了发展空间。行为博弈论的学习模型或称为博弈学习理论,更加重视和认真研究均衡实现的过程,既研究人类整体的进化(从不同行为主体如何存在于不断学习的人类中的细节中抽象出来),也研究单个行为主体的特征,基于他们的经历和想像,来处置学习问题,并用实验数据认真地检验。如在信念学习理论中,参与者基于他们的所见所闻,改变他们关于其他人会怎样去做的推测,在给定更新的推测后选择具有更好期望支付的策略。通过对竞争合作共存市场上的产业结构和超市中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大样本研究,并应用面板数据分析等先进的微观经济计量方法,进一步理解在非常复杂环境中的学习行为特征。上述三方面的挑战,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1.4挑战之四:从选择到判断的拓展
许多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选择的不对,而是由于判断的不准。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视野集中在如何选择,而将判断看成是预先给定或外生的,如偏好、先验概率、认知模式和反应机制类型都假设为既定不变的。判定一些不确定因素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是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和最困难的事情。判断是选择必要的前提依据和最重要的基础,只要判断准确(自然包括信息完全的要求),其他事宜当然可以交给“理性人”去完成(注:或许这就是现代经济学基本行为假设成立的主要原因。)。比如,经济萧条时自己会失业吗?儿女毕业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吗?能够很快找到一处舒适便利的住房吗?企业兼并后能增加利润吗?准备外出度假期间天气情况会如何?回答这类问题,就是对可能性做出判断。所以,行为经济学不仅要研究选择,更重要的是研究判断如何形成,哪些因素(尤其是心理活动)影响判断的形成和改变。研究领域的开拓和视角的扩展,赋予经济学更加鲜活生动,更加现实有效,突显了的本质特征。
1.5挑战之五:从观察到实验的提升
行为经济学的产生,实质上是经济学认知观念上的转变,正在从观察、描述性的演绎推理学科转变为(某种意义上说是恢复)实验、模拟和归纳推理的学科。行为经济学自然要沿用经济学已有的研究方法,但其实证的特色更加明显(李增刚,2002),注重应用心理学、行为科学和基于计算机的行为模拟进行实验研究。通常的做法是在对经济系统环境和因素细致分析的情况下,根据特定条件下的行为目标进行实验设计并实施控制,在标准经济理论模型中增加行为参数,辅助以计算机上实现,也有实地的调研询访;一般过程是先分别对各类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研究,以求逐点突破,寻求规律,然后形成体系,分析推理时还要用到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小数定律、主观概率判断和拟贝叶斯准则等。这是基于实验的由点成体的理论形成模式,有别于基于公理通过演绎再经实践验证的理论形成模式。或许经济学更适应于前者。
2行为经济学的若干应用领域
由于是从最基本的行为假设的检验切入,所以行为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几乎覆盖经济学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领域,特别是对于消费行为选择、企业营销管理等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的研究,行为经济学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Camerer,et al.,2003)。展望潜在应用的前景,结合我国改革实践和经济理论发展的需要,下面重点研介行为经济学应用的几个方面。
2.1当今市场竞争行为的心理特征
标准经济理论描绘的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需求规律的适应条件非常有限和严格。面向当今全球市场新格局和竞争合作新特点,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品、符合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以及电信市场、网络产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文化产业等,引起了消费选择行为新的变化,频频表现出明显的偏离价格需求规律的现象:降低价格未必能保住市场占有率,屡屡奏效的一些非价格竞争策略和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供应和秩序、收入和社会财富分布、消费观念和习性、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水平处于相对落后和低下的情况下,消费选择行为与标准的理论描述相距就更远。无论是消费行为、企业经营行为和投资行为等,市场竞争行为选择中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征非常明显(有别于消费心理学)。具体地来看一个典型案例:英国爱丁堡大学Martin Fransman教授于2004年10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做的一次学术演讲,题目是《电信的膨胀和破灭:金融市场的角色》。Fransman教授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近十年来电信泡沫膨胀和破灭的过程,详细地考察了其中投资者的心理转变过程和引起心理变化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他根据电信股市的价值和市场特点将这一时期划分为4个阶段:1995~1997年为泡沫触发阶段;1997~2000年早期是对电信的癫狂阶段;2000年早期为转折阶段;2000年早期到2003年是泡沫破灭阶段。在第一阶段,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管制环境的放松和合意的金融环境,导致形成了投资人一致的预期:即对带宽的强大需求、现有运营商无法提供充分的供给、金融市场的热情以及技术进步的无限空间。这样的信心导致在第二阶段对电信的癫狂的出现。电信股票价格飞涨并呈现自我飞速膨胀的趋势。但是,新的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大量进入,带来了过度的市场供给,同时需求未能按照预期的速度增长,导致电信供给的大量过剩,电信市场的膨胀出现了拐点。其后,这个泡沫在人们回归理性之后,就非常自然地破灭了。Fransman教授强调了在人们错误心理形成时,理性的有限性和带头人所起的作用。错误的预期和金融周期在这次电信价值反复中相互加强,构成了电信预期价值和实际价值的过大落差,是危机形成和发展的线索。
2.2劳动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非自愿失业——为什么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不包括自然失业率和工作变动时的摩擦失业)?原有理论对此给出了一个“公认”的理由,假定工资是在市场出清水平上预先给定的,以此为标准若劳动力过量供应,就会造成失业。但工资为什么要定那么高,而且还是刚性的呢?为什么有人频频跳槽,而另一些人则愿意终生厮守一个单位?这些不是能用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简单解释的。“有效工资理论”、阿克洛夫(Akerlof,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交换礼物”等都试图给出合理的解释。理论和实践似乎证明了在工资和努力水平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在长期内是很稳定的。或许劳动经济学中最常用的结论和最简单的预见是,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随短期工资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现实中劳动力市场并不是简单地遵从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供应增加这一规律。如出租汽车司机并不只是由每天收入的高低来决定工作时间的长短;老师让一些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学生们不会仅根据报酬或津贴的高低做决定;幼儿园制定罚款制度是为了让父母亲及时地接孩子,但结果是适得其反。这些是因为当工资与价格变化的行为中包含道德和情感成分时,标准经济理论中的价格交换效应就应予以修正。因为劳动者对劳动与休闲的价值判断是因人、因行业、因时点不同而异的。另外,行为经济学还研究指出,承担风险、经营管理等活动也是一种类型的付出和劳动。
2.3行为金融学
行为经济学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金融学中,有效市场假设(EMH)的作用是奠基性和举足轻重的。资产定价的标准均衡模型假定投资者仅仅关心资产风险,并利用公共信息尽可能准确地预测股票收益。这些假设在某些时候确实能做出确切的预测,但当价格变化的自相关性近似为0时,证券市场上却出现大量异常现象。这些不规则现象促使研究具有有限理性假设的资产投资者的“行为金融”(behavioral finance)理论应运而生(Baker,et al.,2004)。(注:美国许多著名大学的金融系和商学院相继开设了行为金融课程。)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异常现象是“股票收益之谜”:股票的平均回报要比债券收益高得多(这大概是作为对股东承担高风险的一种补偿),为什么高收益对应高风险,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一理论。为了说明其中的缘由,行为经济学假定投资者具有损失规避的行为偏好,这能更合理地解释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对应关系。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还发现经验不足的经纪人的反应如何迟滞,而长期操盘手的反应为何又过于敏感。行为经济学还通过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的年成交率的实例来研究资本市场规模问题,关于个体股票交易行为的数据表明,一部分投资者的盲目自信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股票市场规模的极度膨胀,表明股票市场上的许多现象都与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行为金融学的迅速发展,是由于金融理论把“宝”都压在“有效市场假设”上了:投资者有充足的理性以至能够观察和利用历史资料。有人曾将有效市场假设美誉为:社会科学中认识最完善的一种规律性,然而,股票价格波动太捉摸不定了,以至不能反映内在的真实情况。行为经济学发现了一种基于代理人心理活动的过度反应效应,客观、深入地研究一系列异常现象,有助于用事实更精确地检验市场有效性假设。当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行为经济学也迫切希望尽可能地减少心理学的内容,正在努力探讨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来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
2.4应用前景展望
展望行为经济学的一些最新发展方向和潜在的应用,第一个发展方向是基于案例的决策理论。基于案例的研究方法是将一种选择情形作为一个“案例”来处理,此案例与之前的案例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根据这些案例的相似性进行加权,经济学家就将风险决策看作是加权平均结果的必然反应。另一新的发展方向是情感的研究,一项纵深的研究是探讨“享乐说”,用神经科学的实证来检验和修正关于经济行为的假设。第三个发展方向要归功于西蒙所强调的过程理性,在不同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表现不同,人们运用的程序和运算法则不同,结果自然不同。行为经济学还有许多新的发展方向,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更有意义的研究必定会极大地丰富行为经济学的内容、推动行为经济学的发展。
3对改革实践和理论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行为经济学有助于我们客观、深入地分析我国现存问题的实质,纠正片面性、弥补思维盲点,在分析和解释一些深层次问题、做出预测和制订政策条款时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如:物价上涨需求反而增加;银行利率降低,存款余额仍直线上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人员激增与许多职业岗位虚位以待共存;公平感恶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缺位和道德滑坡等中国经济环境中的某些行为特征,一直被正统经济理论视为所谓的非理性或怪现象,大都可以在行为经济学中找到答案或给予更合理的解释,这对经济理论建设和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3.1行为与体制
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中,运用博弈论方法,借鉴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的成果,对行为与体制的关系能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制度(体制)是人类创造、设计和选择的产物,是工具性指向的个体的有目的的行为结果,是博弈行为的均衡结果,是个体行为共同的规范和框架。制度分配和规定行为角色、约束行为和形成期望,其作用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方能实现。行为与体制有其内在的相应性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方式,行为的提升、适应性规范的建立是体制改进和完善的必要基础和最终检验标准。体制是中性的,是一种工具,体制改革与行为建设和微观结构的重构必须要交错配套进行,否则在深化过程中的僵局、停滞是不可避免的。这好比是工匠与工具,能工巧匠会将手中的工具用得恰到好处;但工具再好,若用不好,也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行为经济学的实验和结论如框架效应、行为偏好对选择顺序的依赖性等能更规范、更深入地解释行为与体制的关系。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行为边界不清晰、相互关系的微观结构不合理、不稳定,体制与行为的作用机理更复杂、作用效果更潜在化;企业行为目标的惟利益化、消费行为的盲从、市场秩序的紊乱、基本信誉的缺失、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缺位与混乱等行为规范的建设不配套,已成为深化体制改革的阻力和障碍。所以,体制改革必须与行为建设并举,进一步深化改革要相应地提高对行为建设的重视程度,而且每一步改革都必须通过配套的行为规范来落实,如此才能有效深入地推动改革。
3.2就业
由于深化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环境与就业观念的多重影响,我国当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就业偏离标准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现象严重,这更需要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具体择业行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人口基数庞大和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等客观和历史的因素,找工作时考虑社会地位、历史效应、横向比较、社会公平等心理因素和劳动者自身的敬业态度、职业道德、能力提高等对择业影响的重要性显著增强,使得我国就业市场出现的特点并不完全是工资与劳动力供给的正相关关系,而行为经济学则能切中这类问题的要害,分析的更加透彻,给出的政策建议会更加切实可行。(注:行为经济学可资借鉴的内容和应用领域广博,据研究进展情况和受篇幅所限,本文先介绍主要观点和思路。)
3.3经济理论建设的基础问题
如何正确理解现代经济学,已经引起我国学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钱颖一,2002)。这本不该是问题的现在却成为问题,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理论进程的滞后与缺失,没有经历现代经济学形成时那样一个历史阶段,我们的生存环境又不可能完全重现那个年代的历史背景。然而,这就很容易忽视一个问题:背景的差异性对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经济理论最基础的层面:环境的类型特征和差异如何,既定环境中主体行为的特征如何,理论应该如何对其抽象和概括,进而经济理论基本假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基础和特征不清楚,其他经济活动和现象的内在原因与规律性该从何谈起,只有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才能解决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问题。我们既不能靠想当然,也不能等现成,不要把想像和愿望与现实可能性等同起来,要汲取历史教训,防止跌入陷阱。而行为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带来的挑战和启示,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特别是为我国经济理论建设创造了新的机遇,有望弥补缺陷和空白,更好地搭建舶来理论与我国现实之间的桥梁。
3.4简评
新古典革命后期现代经济学形成的较长时期中曾忽略了心理学的作用,但应运而生的行为经济学通过心理学与经济学的重新结合,恢复了经济学的本来面目。事实上,许多我们所熟悉的经济特性确实包含许多行为学方面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就是行为科学,而且经济学的发展确实能够从心理学原理和观点以及实验数据中明显获益。所以,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对过于简单雷同的基本行为假设进行重新审视,这就离不开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汪丁丁,2003)。行为经济学的出现并迅速汇入主流,使得经济学研究更加具体现实、生动鲜活,更能体现出经济学的本质。与对待现代经济学的正确态度相同,我们在评介和借鉴行为经济学时,应该更加注重以它的观察角度和视野,运用基本观点和掌握研究方法,分析中国环境中的行为特性和经济活动规律,而不是直接照搬某些研究内容和结论。行为经济学的源头和当前关注的焦点是检验理性假设,而在新理性建设方面还极为薄弱。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主体行为的特征,我们在这方面已做过一些初步探索,给出了相关理性的基本描述(王国成,2002)。另外,行为经济学还在逐步渗透应用到政治学、法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参见Ordeshook,1986)。
现代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分析一般商品交换与市场运作的参照系,但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学习性和相互差异性,理论与现实的一切偏离就根源于此。而如今行为经济学对标准经济理论进行更深层、更客观和人本化的重新审视,这几乎涉及所有的经济现象和内在规律,由此产生的挑战、冲击和强有力的推动,有助于经济学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初衷和恢复本来面目。但我们应该看到,当今行为经济学的重点是检验理性行为假设的现实合理性,而更重要的是认知非理性的演进过程和建立新理性,以促进经济学的发展和在实际中更加有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Baker M, Ruhack R, Wurgler J. 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 A Survey [A]. Bckbo E. The Handbook of Empirical Corporate Finance [C]. Elsevier/North-Holland, 2004.
[2]Camerer C.The Behavioral Challenge to Economics: Understanding Normal People[Z]. The Federal Reserve of Boston Meetins on"How Human Behave" ,2003,6,8-10.
[3]Camerer C,Loewenstein G,Rabin M.Advances in Behavioral Economic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4]Fudenberg D,Tirole J.Game Theory[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1991.
[5]Kahneman D. Map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Psychology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12) :1449-1475.
[6]David K. A Course in Microeconomic Theory[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vsity Press,1990.
[7]Mas-Colell Andreu,Whinston Michael,Green Jerry. Micrceconomic Theor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8]Peterc O. Game Theory and Politic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9]Thiele S,Weiss C.Consumer Demand for Food Diversity: Evidence from Germany[J].Food Policy,2003,(28):99-115.
[10]Wang G.Economic Behaviors & Non-Diversity of Preferences: On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Utility Curve[Z]. Working Paper,ICE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USA,2004.
[11]Weizsacker G. lgnoring the Rationality of Others: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Normal-form Games[Z].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2000.
[12]李增刚.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基础——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思想介评[J].经济评论,2002,(6):32-37.
[13]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2-16.
[14]汪丁丁.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与意义[J].学术月刊,2003,(10):102-109.
[15]王国成.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家选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