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正文

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子分离测算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8 《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第16~20页 崔占峰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目前,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定量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这一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福建为例对经济增长中技术 进步因子的贡献做了测算,说明技术进步因子分离和测算方法的应用,明确了经济增长 中技术要素贡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不仅要加大技术进步的投入,而且要重视技术 进步的实际利用率。
    关键词: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测算
    作者简介:崔占峰(1977-),男,山西清徐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福建福州35 0007)。
    一、引言
    对技术进步的研究历来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日 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技术 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上几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马克思的技术构成理论以及列宁运 用技术构成变化后资本有机构成发生变化推演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熊彼特的技术创 新理论、库兹涅茨的知识存量观点以及格哈德·门茨的“技术僵局”理论都从不同角度 论证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定性的研究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 作用已经取得丰富的理论成果,至于定量研究,即技术进步的测算和评价,无论国内还 是国外都一直处于继续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尽管如此,国内学者也逐渐运用已有的研 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用加以改进和修正的数学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 进步贡献做了测算。事实证明,现有的理论成果对初步估计技术因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 用已有比较满意的试算结果,并且在分析经济增长规律、提高经济效益、制定经济发展 规划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主要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福 建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因子作一测算,说明技术进步因子分离和测算方法的应用。
    二、范畴界定及特征描述
    在研究问题之前,需要对几个涉及技术进步的重要范畴及其特征做一界定和描述,以 明确模型中所使用的定义和要说明的经济意义。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
    关于技术进步,理论界认为有狭义的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所谓狭义技术进步, 指自然科学的进展及其在工艺和生产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与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生产经 营活动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往往指某项技术革新或某项科研成果的运用。所 以,有学者认为狭义技术进步概念更适合于单项短期技术进步因子贡献的计量。相反, 在考察某个行业技术进步综合经济效益的计量时,就应当使用广义技术进步的概念,这 主要是因为在现代企业的概念里,企业的管理、服务以及智力投资等活动与生产经营活 动一样内涵有科技进步的因子。所以广义技术进步不仅包括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而且 应当包括管理技术水平、服务技术水平以及智力投资水平的变化。从这一点理解,笔者 认为在本文使用广义技术进步的概念更准确。
    (二)技术进步途径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技术进步应该具体体现在生产力的三个基本因素上,即作为一种 “渗透性”因素,通过五个途径发挥作用:(1)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提高和他的生 产工具性能的完善。(2)科学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程度的提高。(3)包括分工、协 作以及管理体制和方式在内的“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程度的提高和方式的转变。(4) 生产资料规模和效能的提高。(5)自然条件利用率的提高。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技术 进步作用分为体现型和非体现型技术进步。能够体现在新设备等要素中的技术变化带来 的与老生产要素相比质量或效率提高的技术进步称为体现型技术进步,由于这种技术进 步的作用直观而且具有即时效应,也叫做硬技术进步;而非体现技术进步主要由各投入 要素综合效率提高引起,更多地依赖于管理、服务等现代化的手段,由于这种作用要随 时间推移才能表现出来,也有学者称为软技术进步。
    从这两种观点来看,马克思比西方学者在研究技术进步作用的途径时考虑了更多的因 素,而且更具有概括力和科学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将始终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指导。由于 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等指标量化工作十分烦琐,因此在测算方法上将借鉴西方学者的一 些经验进行技术处理。
    三、模型的选择
    对技术进步贡献的分析,目前理论界有两种方法,指标体系法和数学模型法。考虑指 标体系和数学模型的利弊,我们选择后者作为分析工具。
    (一)生产函数形式
    运用数学模型测算技术进步因子贡献的研究需要引入生产函数。不同经济学流派对生 产函数的理解不同,因此生产函数的表达形式也各不相同。如果用y表示产量,用x1,x 2,x3………xn表示不同要素投入量,则可以得到生产函数的一个一般表达式:y = f(x 1,x2…,xn);这个一般形式只说明了投入量和产出之间存在一个映射关系,并没有说 明这个对应法则是什么。因此需要寻找一个比较合理的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才能建立测 算的数学模型。目前理论界认为比较成熟的是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 。具体公式
    
    将常数A换成随时间变化的量At,巧妙地将技术进步引入了生产函数,同时很好地解决 了将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进步因子分离出来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非体现技 术进步量化的难题。结合我们在文中第2个问题的界定,我们就可以利用(3.1.2)为基础 进一步构建技术进步因子贡献的测算模型。
    (二)索罗(R·M·Solow)增长模型
    1.模型假设
    索罗模型的假设前提主要包括(1)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力;(2)两者在任何情况下 都能得到充分利用;(3)技术进步是希克斯所定义的中性技术进步;①(4)生产具有规模 不变性且产出对资本和劳动的弹性不受技术进步的影响。(5)技术进步系数(技术进步所 带来的产出增长速度)为常数;(6)经济发展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
    2.模型推演
    对公式(3.1.2)求自然对数可得:1nY = 1nA[,0] + 1ne[γt] + 1nK[α] + 1nL[β](3.1.3),对其求全微分得:dY/Y = γ + α dk/k + β d1/1,用差分代替导数,则得:△Y/Y = γ + α△k/k + β△1/1(3.1.4),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产出量增长速度与技术进步以及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关系的增长速度方程:y = γ + αk + β1,显然,产出量增长速度中,扣除由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所带来的那部分增长速度之后,剩下的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这样,我们就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R.M.Solow的增长模型推演出技术进步速度的一个简单的测算模型。利用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求出技术进步因子对产出量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以及生产资本和劳动力对增长速度的贡献,计算公式分别为:E[,A] = γ/y;E[,1] = α1/y;E[,k] = βk/y
    3.模型适用性
    对模型适用用性的分析更多地要依赖于模型的选择和模型的假设条件。假设(1)说明投 入要素本身不论是通过技术进步发挥作用的那条途径获得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改进,这 种作用都归入技术进步因子。比如劳动的投入由于劳动者技术水平提高而平均熟练程度 提高从而使原来的简单劳动更多地表现为复杂劳动,尽管简单劳动和凝结了技术因子含 量的复杂劳动在本质上都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要把复杂劳动换算成一定量的 简单劳动,则很难获得实际资料。有了这个假设后,就可以只考虑劳动人数/年,劳动 投入由于技术进步在实际质量和劳动平均复杂程度上提高的效应就可以归算到技术进步 系数γ中。假设(3)是索罗根据美国历史资料计算结果得出的。假设(4)隐含着将规模效 应看成是技术进步的一部分。假设(5)是假设(3)和(4)的必然结论,即意味着资本和劳 动对产出的边际贡献是一致的。在资源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厂商对两种资源配置的比率 是基本不变的,这样在短期内,技术系数就可以保证不变。所以这个模型对于计算短期 更有针对性。
    总的来说,假设(1)-(5)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有一定距离,但这种测算方法对于估计技 术进步因子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然是可行的,上述假设作为经济理论存在和数量分析 的前提是允许的和必要的,只有当这些假设存在时,我们分析所依赖的Y、L、K等变量 之间才有上述对应关系,关键问题是在实际测算中要恰当地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于计 算结论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避免盲目使用而导致错误结论。
    四、资料与参数估计
    
    使用福建省1978-2002年间有关Y、L、K的资料。Y = 国内总产值(亿元):L = 全社会 从业劳动力总数(万人);K = 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亿元)。
    
    从结果可以看出:回归系数分别为0.331、0.725,常数项为0.095,由此可以初步认为 劳动的生产弹性为α = 0.725,β = 0.331,技术进步系数γ = 0.095将结果代入模型得到:y = 0.095 + 0.7251 + 0.331k;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为:E[,A] = γ/y;
    劳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为:E[,1] = α1/y;
    资本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为:E[,k] = βk/y
    由得到的模型和参数,依据表1将上述运算结果列表如下:
    
    五、分析解释和讨论
    对于上述计算结果,我们从中可以直观的发现1978年以来福建省每年经济增长中资本 、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贡献率: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速 度除个别年份外,基本年递增30个百分点左右,劳动力在总量增长中的贡献呈现出递减 的趋势,而资本在总量增长中贡献大致在30-40%左右徘徊,个别年份达到90%,呈现出 递增的趋势,这说明福建产业的发展正经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的转化;从技术 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我们看到,在1981年技术进步在经济总量增长中的贡献达 到80%多,这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国家从宏观上重视科学的发 展和技术的应用,因此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经济发展由粗放型逐步转向集约型,由“ 外延型”逐步转向“内涵型”。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头几年,由于各项微观经济主体普遍 重视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重视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所以在上表中反映出技术进步 在福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比较高的情况。从1995年开始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又开始提高,基本上为60%多,推断是这一时期福建省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所拉动的 。这说明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内涵型”的扩大再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但总的来讲福建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子的贡献率波动比较大,从1978年到2002年, 福建省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为47.4%,劳动的贡献为0.97%,技术进步因子的贡献为51 .6%,我们以五年为单位,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从这个表中我们基本上能找到福建省经济增长中各因素贡献率的规律:1978年到2002 年,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基本上呈现不规则的变化,资本的贡献率递减,而技术进 步的贡献率则逐年增加。这说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的发展正从外延型向内涵型 过度,产业的发展开始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总的来看,经济增长中,劳动 所占的比重很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微不足道,实际上是我们把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内化到技术进步中从而在技术进步因子的贡献中体现出来了,这也从 一个侧面反映出今后劳动力发展的趋势:即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在48%左右,福建的 技术进步率略高于全国水平,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福建作为我国较早的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的发展在经历了资本拉动以后,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边际贡献率开始递减;而作为 东南沿海开放城市,更容易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和发展科技产业,加之福建特殊的地理位 置和在政治上的特殊意义,福建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托于外商投资和台资企业以及中小 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截至2000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3047 家,年技工贸总收入364.25亿元,利税达34.5亿元出口创汇5.6亿美元。
    所以,今后要继续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明确福建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营 造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帮助企业加快制度创新和人才发展步伐;继续 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对外、对台科技合作;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消化;从财政上支持 三次产业的技术投入,并且要高度重视技术进步的实际利用效率,推动经济持续、快速 稳定增长。
    最后,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明确: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可以分解为许 多子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有的表现在经济方面,有的并不表现在经济方面;有的指 标比较容易计算,有的则很难分离并做出量度。而且各种因素之间有时存在互相矛盾的 情况,比如采用先进技术,尽管可以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却要大量增加边际 成本;有时微观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并不能带来收益的提高,但却能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 。所以上面的模型也只能大致反映出技术进步因子的贡献份额和发展趋势,作为地区经 济发展规划的一个参考因素。如何用一个综合性强而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准确衡量技术进 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需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积业.技术进步的评价理论与实践[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
    [2]郑友敬.技术进步跟踪系统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3]杨承训.历史的杠杆——科技主导经济发展研究规律[M].2002.
    [4]刘树等.科技进步综合评价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5]姚立中.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3,(2).
    [6]夏杰长.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及财税政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2,(11 ).
    [7]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福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实践与思考[Z].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编.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53.

 

Tags: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子分离测算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