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正文

马克思技术进步与就业理论及我国的政策建议(三)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年第2期 崔友平 康… 参加讨论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能带来就业容量的增加,但增加量不一。第三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而言是较低的,它既包括低素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包括容纳高素质人才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既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要求,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量的最现实的选择[18]。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在吸收劳动者就业方面所占的比例为:第一产业36.7%,第二产业28.7%,第三产业34.6%。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尽快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对增加我国当前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第三产业要支持鼓励旅游、餐饮,尤其是咨询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教育服务业、法律以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发展。同时,要大力促进新兴服务业,特别是促进以现代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服务业的发展,将为城乡居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在第二产业内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大批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这也符合我国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技能普遍不高、资本短缺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企业看,中小企业是再就业的主要载体[19]。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承接着80%左右的新增就业人口(21)。由于每个产业内部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要求和约束条件,因此要防止一哄而上搞高精尖技术项目。应根据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为了发展我国的小企业,需要采取的配套政策有:一要健全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消除制约小企业发展的障碍;二要构建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三要建立小企业发展服务体系,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四要重视并发挥劳动保障部门在促进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3.调整农业内部的就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业的全面发展。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力将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截至2010年,我国乡村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52.7%和63.6%,分别比2009年上升3.1和2.7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比2009年下降0.5个百分点(22)。根据我国国情,这种转移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完成,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应首先实现在第一产业内部的转移。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牧产品,如鱼、牛羊肉、奶制品等等的需求量扩大。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低,植树造林工程很大,还有大量宜林荒山荒坡尚待开发。所以我国林业、牧业、渔业解决就业的潜力很大。 
    4.利用经济全球化,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据调查测算,中国加入WTO后,每年创造的就业机会为1176万个。入世后,受益最大的就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如服装业、纺织业。而且金融、保险、电信、旅游、航运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将逐渐加快。这将增加我国的就业机会。我们应适应这一产业的发展变化,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并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内部的就业结构,促进有潜力行业的发展,吸收就业。我国的就业产业格局将是呈现由现在的第一、第三、第二,发展为第三、第一、第二,最后发展为第三、第二、第一趋势增加就业。因此,现阶段不能忽视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轻纺工业、手工编织业、地矿开采的发展。这既可以出口创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增加就业。 
    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我国入世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还应大力兴办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集约经营,改善投资结构,运用高新技术成果,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产业,重视发展未来产业。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企业软件销售收入增长9.5%,从2010年的2440亿美元增长到2670亿美元;201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3020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1.3%(23),增长势头迅猛。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都对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予超常的重视,把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当作就业机会可塑性最大的产业之一。因此,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摆脱单纯依靠经济规模扩张增加就业的单一思维模式,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部门,加快结构调整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寻求与开拓新的就业增长点。 
    (四)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在劳动力市场上,时常会出现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失业,这就需要加快建立市场中介机构,完善政府就业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初步建立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稳定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拓展岗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应以最大化就业为重要依据,处理好调结构与保就业的关系。制造业改造提升,必须考虑充分就业的要求,尽量减少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培育新兴产业,应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产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弹性最大的部门,发达国家70%以上的就业在服务业,而我国仅为34.1%(24)。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提高服务业比重,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公共职业介绍的主体作用。一要投入资金,改善服务设施、服务手段,特别是要改善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状况;二要延伸服务网络,适应社区功能的强化,将服务网络延伸到街道和社区,以及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需要,发展乡镇劳动力中介服务。 
    2.培养职业指导人员,拓展职业指导范围。适应越来越专业化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工作要求,建立起专家型工作团队,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为满足工作的急需,可从社会人员中招收一批兼职队伍。将人事与劳动社会保障机构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延伸到各类培训机构,拓展指导服务范围,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广泛连接。 
    3.加强信息收集管理工作,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一要加深对劳动力市场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和变化规律,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二要将公共职业介绍工作纳入财政供给体制,改变信息的封闭状况,实现信息共享;三要加强基础建设,发展信息员队伍,完善信息采集流通、分析的制度和机制,构建通畅的信息网络,建立现代化信息系统等。 
    4.更新就业观念,创新就业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就业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转变人们的就业观念。一要适应在非公有制体制下就业的环境,改变单一就业模式;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综合修养,磨练自己的意志,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要创新就业形式,半工半读、自由职业、家庭就业等就业形式多样化。 
    5.鼓励自主创业,使就业天地更宽广。就业源于创业,创业创造岗位。创业者不仅可以实现自身就业,还具有带动他人就业的“倍增效应”。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各类高校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或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创新创业的舞台;三要强化创业教育。我国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这与创业者缺乏相应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创业难,成功创业更难,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更是他们畏惧自己创业,因此应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教育,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 
    6.发展公共服务,使求职之路更顺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要完善城乡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县区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万多个,街道、乡镇服务窗口3.9万多个,覆盖了98%的街道和96%的乡镇。2002年以来,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累计为各类求职者成功介绍工作17868.2万人次。各类职业培训机构26284所,累计组织技能、转岗、创业等各类培训9554万人次(25)。这些对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帮助劳动者顺利实现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技术进步促进就业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YJA790033)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进步与就业相关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项目编号:ZR2011GL011)的阶段性成果。 
    
    【注】 
    ①⑤⑦⑧⑾⑿⒀⒁⒂⒃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72,692,684,492,663,663,492,485,486,487. 
    ②③④⑨⑩⒄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90,690,697,670,685,488. 
    ⑥崔友平.政治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43. 
    ⒅数据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 
    ⒆中国科技网http://www.stdaily.com/gb/node/2006-06/05/default.htm。 
    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2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8/18/c_121874604_2.htm。 
    (22)数据来自《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10-2011)。 
    (23)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index/content/2011-12/07/content_939815.htm。 
    (24)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8/18/c_121874604_2.htm。 
    (2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Aghion, P. and Howitt, P., 1994,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61(2):477-494. 
    [3]晏智杰.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两点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4]崔友平.政治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Romer, P. M., 1986, 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4(5):1002-1037. 
    [6]Lucas, R. E., 1992, Jr. On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on. Economic Journal, Vol. 102(5):233-247. 
    [7]Pissarides, C. A., 1990,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 Basil Blackwell, London. 
    [8]Kuznets S., 1955,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45(1):1-28. 
    [9]张国初.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3,(01). 
    [10]胡鞍钢.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J].政策,2003,(01). 
    [11]葛新权,金春华.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测定方法[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02). 
    [12]朱翠华,李建民.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新解[J].财经科学,2012,(04). 
    [13]叶仁荪,王光栋,王雷.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3). 
    [14]张静波,齐建国.激励机制与技术创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02). 
    [15]Arrow, K. J., 1962,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29(3): 155-173. 
    [16]Westphal, L. E., 1981,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for Infant Industry Protection, World Bank Staff Working Paper: No. 445. 
    [17]甘梅霞,刘渝琳.我国推进技术进步与发挥劳动要素禀赋优势两难冲突的解决路径分析[J].财贸研究,2006,(04). 
    [18]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01). 
    [19]龚益.技术进步对就业状态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09). 
     

Tags:马克思技术进步与就业理论及我国的政策建议三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