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 正文

两种主张的较量与战后德国经济发展(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外国问题研究》(长春)2011年4期第61~67页 王涌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战后德国经济是在左和右,即主张国家干预和自由经济,这两股社会和政治势力交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前者主要由社民党体现,后者由基民盟/社民盟主张。最初这两股势力形成了有效互补,使得德国社会和经济进入高发展期,后来由于这两股势力彼此抗衡过度,失落了有效互补,社会体制失去活力,经济和社会进入发展低迷期。如今,德国经济一直挣扎在这样的发展困境中。
    关键词:德国经济 市场机制 国家调控 自主生活 社会福利
    作者简介:王涌(1961-),男,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法兰克福大学博士,上海200237
    两股势力是指市场和调控。1949年5月24日生效的德国(西德)基本法第2、3、9、12、14条规定:国家在管理经济方面必须有其边界。由此,否定了中央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国家的使命主要在于规定框架性的经济秩序并制衡和调控经济在社会层面引发的冲突。国家不应直接干预劳资冲突,但必须制定法律将劳资关系纳入一定的框架并通过税收和社会政策实施再分配。由此便走上了一条所谓社会市场经济之路。其间由于包容了社会和市场两个要素,也就是说,兼顾经济和社会建设,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两种异质要素的抗衡。当这种抗衡被运作成互补关系时,经济出现了腾飞,而当互补过度使二者间出现对抗时,经济便进入了步履艰难的低迷期。政治上,这两股势力主要由基民盟/社民盟(CDU/CSU)和社民党(SPD)这两大政党体现。因此,这两种异质要素的实际关系如何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党派结构有关。回首战后德国经济的历程,可以分成前后相随的三大阶段:基民盟/社民盟当政的力主经济发展期;社民党当政的力主社会建设期;谁都难以制服的经济发展低迷期。
    一、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建设期
    战后德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经济重建毋庸置疑地成了当务之急。还在第一届政府出现之前,当时作为经济管理最高机构的“法兰克福经济顾问团”(Frankfurter Wirtschaftsrat)明确指出了经济发展方向是:大幅弱化政府干预,极力激发市场活力。1949年大选时,偏重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的基民盟/社民盟被推上首届政府舞台,此前任西占区经济管理局局长的艾哈德(Ludwig Erhard)出任经济部长。于是,德国走上了一条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能量的经济复兴之路。总体方针是:取消战后占领当局实施的配给制,减少经济管制,最大可能地使市场自由化。管理方面绝对尊重经济规律,坚决抵制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不良干预。
    最初,在通过币制改革洗清了与纳粹时代的一切经济联系后,放开价格导致的直接问题是价格上升。政府并没有采取行政干预,而是借助经济手段,即通过货币从紧和减低税率去刺激投资和生产,比如压低企业周转资金,工人加班收入零税收等。这马上使生产上升,老百姓收入增多。于是,价格下行,“买方市场”出现。随着市场机制的形成,竞争的出现,企业也越来越理性化,失业工人便开始大量出现。面对这样的局面,政府并没有改变政策,进行硬性干预,而是利用经济手段,一方面在1949年5月27日和7月14日通过国家给银行以资金帮助使银行两次将贴现率分别降低了0.5%,即从5%降低到4%,以进一步刺激国内投资;另一方面针对国际市场(主要是英国和法国)价格上升的局面,在9月19日主动将西德马克贬值20%,以刺激出口。很快,生产进一步上升,失业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到了1950年,随着经济政策的积极效应明显出现,进行社会均衡的声音很少有市场。随着6月朝鲜半岛危机的发生,在西德出现了囤积性采购,价格上升,进口也随之上升,同时,失业率也开始升高。在这种情况下,看重国家干预,甚至计划经济的势力开始要求随价格上升而同步性地加工资。这样的要求虽然很蛊惑人心,但时任经济部长的艾哈德并没有动摇而是继续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他认为,市场经济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实现加工资。与此对应,他马上抽回流通资金,提升最低储备金额,限制再贴现,将贴现率从4%提高至6%,将抵押贷款率从5%提高至7%。很快,1951年第2季度出现了转折,出口开始超过进口。供需关系的改善使价格上升得到了遏制。失业率又开始降低。随着1953年7月朝鲜战争的结束,西德自身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出口进一步发展。1952年,“德国协定”又使西德从此成为了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经济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成功,使得基民盟/社民盟轻而易举地又赢得了1953年的大选。从此,西德经济进入一直延续到1958年的飞速发展期。在此期间,社会另一股势力也只能随声应和。
    当时经济政策如此广泛地被认可,一方面固然由于经济建设系时代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也由于政府并没有在刺激经济的同时采取英美式或魏玛时期的自由经济模式,而是适时地兼顾了社会调控和社会建设,并且有效地将这种调控和建设运作成经济建设的辅助,而不是障碍。据统计,1949-1957年间,西德出台了一系列社会建设方面的法律,比如1949年的“社会保障均衡法”(Sozialversicherungsanpassungsgesetz)和“应急救助法”(Soforthilfegesetz);1950年的“第一套住宅建设资助法”(Wohnungsbaugesetz),“家庭手工作业者援助法”(Gesetz über Hilfsmassnahmen für Heimwerker)和“联邦生活救济法”(Bundesversorgungsgesetz);1952年又出台了“私有住宅和长期居住权法”(Gesetz über Wohneigentum und Dauerwohnrecht),“员工参与和解雇保护法”(Mitbestimmungs-und Kündigungsschutzgesetz),“战争损失平衡法”(Lastenausgleichsgesetz),“保护母亲法”(Mutterschutzgesetz)和“最低限工作条件认定法”;1953年出台了“重伤残人保护法”(SchwerbeschF7W312.jpgdigtengesetz);1954年出现了“企业法”(Betriebsverfassungsgesetz)和“养育儿童资助法”(Kindergeldgesetz);1957年又出台了“指向养老金的社会保障法”(Gesetzgebung zur Sozialversicherung, z. B. Dynamisierung der Renten)。可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地球上没有一个国家像西德这样颁布了如此之多的旨在社会均衡和调控的法律。这些法律均衡了社会矛盾,平和了包括企业内部的劳资冲突,因而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艾哈德这些社会市场经济实践并不是随机摸索出的,而是有着清醒的理论依据,那就是作为他经济理论咨询的德国经济学家瓦尔特·欧根(Walter Eucken,1891-1950)的思想。欧根就主张建立自由的竞争秩序和指向社会均衡的经济政策。由此,国家的任务就是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基础。在他看来,经济的社会问题并不来自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起来看,而只是来自对经济体制秩序的分析。所以,与亚当·斯密(Adam Smith)相反,他不将“竞争秩序”看成是不变的自然法则,而只是认为“竞争”必须作为人类的一种自由而加以保护。他在反对集体性权势(国家)的同时也反对私人权势(private Macht)。正是基于这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西德政府在1957年制定了反垄断法(Kartellgesetz),交通、矿业冶金、银行保险、农业除外,限制私人垄断的出现。
    由于市场机制得到了有效激活,社会均衡也起到了辅助作用,于是,战后重建热情便得到了全方位释放。1959-1966年间,西德经济进入高增长期,甚至出现经济过热。就在此时(1960年),社会又出现了改善社会政策的呼声,要求政府加大社会均衡的力度。艾哈德同样没有屈服,因为他认为那没有必要,不仅超出了当时经济承受力,而且还会拖垮整个国民经济。他心里明白,当时西德社会已经分化成了各个利益团体,而且这些团体都从各自立场出发想从社会或国家得到更多的利益,国家政治如果使这些不同利益团体都满意,那它将陷入对某种多元机制的依赖中。这样,国家将失去自己的行动能力而成为利益团体的猎物。而且,他更清楚,社会建设上的措施是无法逆转的,一旦过度就会使国家经济陷入危机。所以,他坚持不迎合社会上另一股势力提出的加大社会再分配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构建“有序社会”(formierte Gesellschaft)的思想:“有序社会是什么意思呢?他是指,一个社会不再由彼此目的相悖的阶级和组织构成,而是抛开国家问题上的所有意见分歧在根本上可合作的社会,也就是说,一个筑基于所有组织和旨趣共同协作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已经包含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中,他的可合作性并不是来自强势胁迫,而是来自自身的力量,来自自己的意愿,来自对相互间彼此不可分离性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和认识。”[1]
    由于他的坚持和对当时新自由主义经济的保护,西德经济又连续保持了几年的高增长。但是,高增长紧接着带来了不平衡性过热,1966年末最终导致经济下滑,出现了西德经济史上的首次衰退,1966-1967年经济增长率为-0.2%。而在1965年的大选中,社民党得票率的同比增长也超过了基民盟/社民盟的得票增长率。此时,得票总数依然最多的艾哈德在与自民党(FDP)的联合执政中出现了主要是经济政策上的意见分歧,结果导致执政联盟破裂,艾哈德下台。1966年,接替艾哈德上台的基民盟/社民盟首相基辛格尔(Kurt Georg Kiesinger)在与自民党的联合执政谈判失败后,只得与社民党组成新一届政府,而且经济部长由社民党人担任。从此,西德经济开始进入一个逐渐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的新时期。
    二、以调控为主导的社会建设期
    新政府上马后很快出台所谓的经济稳定政策,颁布稳定经济法(StabilitF7W312.jpgtsgesetz),主要内容是增强国家调控,比如囤积储备金以克服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建立劳资双方协商机制,以对定工资施加影响;建立经济预测和计划制;强化全球视野下的宏观调控等。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全就业的口号。这个就愿望来说无可厚非的目标在刚提出时,几乎没有人提出反对,而且还得到了一些当时权威经济理论家的支持,如从出于弗赖堡经济学派的米勒-阿尔玛克(Alfred Müller-Armack,1901-1978)在欧根基础上为进一步强化国家与社会关系便指出: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自发地就是合理的和社会的,因此,对原初的收入分配必须进行修正,手段就是税收和社会政策。在他看来,市场经济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秩序,而是一种可以按照社会、精神和伦理要素进行建构的系统。在欧根的秩序思维中他尤其强调:经济政策必须由一个特定的秩序理念出发来制定。社会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必须与市场经济的效果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社会政策必须与市场经济一致。此前为了经济重建,强化了市场经济的因素,现在,经济好起来了,理所当然地要顾及到社会政策方面的建设。稳定经济法明确了下一轮目标后,马上成立了“经济增长顾问委员会”,成员由联邦和州政府要员组成,并同时建立了联邦与州、劳资双方互通信息的机制。但是,由于过高估计了预测经济的能力,同时又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而且各方协商又很难达成一致,原定的目标不仅无以实现,而且反而增加了政府的支出。1967年的经济衰退虽然由两个政府刺激经济计划得到克服,而且此后经济确实好转,1969年经济增长率甚至达到8.2%。但这些并不是由当时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2],而一般老百姓则以为那是政府加重调控的结果,这一方面使国家获得了要维护社会福利的角色,许多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转到了国家头上;另一方面也使社民党在老百姓中的地位提高。1969年大选时,当时所有大党的得票数几乎都下降,唯有社民党的得票数明显提高。显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选民们倾向于国家进行社会均衡。基民盟/社民盟虽然得票数依然最多,但由于无法争取自民党联合执政,于是社民党与自民党组成新一届政府,社民党人勃兰特(Willy Brandt)出任首相,经济部长同样由社民党人担任,先是卡尔·席勒(到1972年7月),然后是施密特(Helmut Schmidt)。
    新一届政府组成后更是全面奉行了大国家的政策,即由国家出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调控:一方面,在刺激经济和克服失业率问题上开始忽略市场手段,主要将精力放在了国家出钱资助上;另一方面,在社会建设上更是全面推进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福利化进程。上一届政府中社民党坐镇经济部赋予国家的维护社会福利角色开始走向全面展开,许多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也开始转到国家头上。与此同时,经济形势却并不容乐观。由于国家干预和工会地位的提高,企业不得不有规律地给员工加薪,在经济形势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这迫使企业要么抬高产品价格,放缓投资,要么裁减员工。于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失业率攀升,通货膨胀出现。尽管如此,政府不惜举债(Staatverschuldung)全面推进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社会的福利化进程,前者,给企业以各种形式的资金支持以推动企业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但效果不显著,没有企业会因为政府的一点资助而违背经济规律地盲目投资;后者,扩充社会福利的享受面和享受份额,如1972年扩大了养老金的收受范围和提高了养老金部分的国家份额,家庭妇女和业主(SelbstF7W312.jpgndige)都能享受照顾性养老金等。据统计,1972年底,西德的社会政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使得国家财政方面首次出现了巨大赤字。有幸的是,60年代末开始,西德企业的生产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使得统计出来的数字仍然显示总体国民经济在增长。于是,社会普遍有种感觉,社民党政府的大国家政策注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福利,通过硬性干预关心国民经济的增长,这没有什么不好。因而,1972年大选时,基民盟/社民盟的得票数同比再次下滑,而执政的社民党和自民党的得票数同比明显上升。这样的大选结果一方面使得继续执政的社民党政府沿着既定政策继续前行;另一方面也使得尊重经济规律,注重市场机制的声音大不起来,很多严峻的经济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比如靠生产率提高导致总体经济的增长同时,带来了促进消费的难题,并导致了由生产拉动消费的新局面。当时政府没有及时想办法应对,而是一如既往地将主要精力放在宏观调控和推进福利化进程上。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当年的通货膨胀甚至达到7%,以固定汇率为内容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紧接着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也影响到了西德。1975年,西德经济跌到最低点:经济的所有领域出现危机,经济增长前所未有地放缓,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即所谓1974-1975年的经济衰退。即便在如此恶劣的经济形势下,政府还是一味实行宏观调控和社会建设,仅1970-1975年间,西德政府的国家福利开支就翻了一倍。这使得国家财政赤字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如此恶劣的经济形势和不理智的国家行为使得当时社会开始有人意识到了过度看重国家调控和福利建设的错误,紧接着的1976年大选,发出另一种声音的基民盟/社民盟的得票数同比开始出现了明显上升,而执政的社民党和自民党则同比出现了明显下降。社民党虽然继续与自民党一起组阁政府,但经济部开始改由自民党人掌管,先是弗里德里西斯(Hans Friderichs),1977年10月后是朗姆斯多夫(Otto Graf Lambsdorff)。
    
    
    

(未完待续)

 

Tags:两种主张的较量与战后德国经济发展(上)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