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物流与贸易 >> 正文

危机冲击与全球贸易波动的经验分析(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戴翔 参加讨论

摘要: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历次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的特征进行经验比较后发现:贸易波动的幅度均高于经济波动幅度,同时贸易收入弹性值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而危机冲击时期贸易收入弹性值呈现明显的“放大性”并有出现负值的可能。因此,贸易增速历来高于经济增速的事实,很难准确解释危机冲击下的贸易大幅度波动。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特征的演进规律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应从国际分工演进和国际贸易自身特点入手,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关键词:危机冲击,全球贸易,贸易收入弹性

一、问题的提起
    

    发端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透过国际资本市场和进出口渠道向全球漫延,最终演化成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给全球贸易造成了巨大冲击。根据统计,受其影响,2008年世界贸易量仅增长2%,明显低于1997~2007年间年均近6%的增长率,2008年第4季度还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而2009年在全球GDP下滑约2%的全球经济衰退下,全球贸易则更是表现出“过度”反应,贸易额下降幅度高达23%①。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Bernard等,2009;Eaton,2010),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冲击力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或者说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以及对全球贸易所产生的冲击,是自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事件。而Baldwin(2009)对本轮金融危机下全球贸易衰退则进行如此描述:这是自二战以来历史记录上最为突然、最为严重、衰退程度最深的贸易崩溃。受危机冲击,贸易波动本不足为奇,但此次危机冲击造成贸易的“剧烈”波动,却格外地引起了理论和实践部门的特别关注。因此,本轮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贸易急剧衰退问题,便成为理论和实践部门所关注的焦点。具体而言,围绕贸易“过度”衰退的原因,或者说,相对于经济波动而言,贸易“过度”波动的作用机制,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包括:危机冲击下的汇率波动效应说(裴平,2009;Marcel Fratzscher,2010;等)、需求减弱效应说(Jagdish,2009,Berman,2009;石红莲,2010;等)、信贷紧缩和生产崩溃效应说(Iacovone,2009;Mary Amiti,2009;Lewis,2009;等)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效应说(Anne Krueger,2009;Simon Crean,2009;盛斌,2010)等。尽管本轮危机冲击下贸易的急剧衰退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相对于历史上经济波动导致贸易下滑而言,此次贸易“崩溃”并不足为奇,因为此次经济和贸易“衰退”无论在程度和范围上,都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两变量之间存在着较高一致性,经济的“崩溃”导致全球贸易“崩溃”,纯属“正常”(Behrens,2010);更有学者认为,自二战以来,贸易的增长速度本来就一直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当经济出现衰退时,贸易呈现更大幅度的衰退,或者说贸易的“过度”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多经济学家对此次危机冲击下贸易急剧衰退的“关注”似乎有些“过头”了(Raddatz,2009)。
    不可否认,由于危机波及的范围不同、影响深度不同,贸易受到的冲击程度或者说下滑程度理应不同。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本轮危机冲击下贸易呈现的大幅震荡似乎并非“例外”现象,或许正如学者(Behrens,2010)所指出,只不过由此造成的影响程度更深一点而已。而针对本轮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衰退问题,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用机制的探讨上,忽视了对贸易波动特征本身的研究,或者说仅将贸易衰退的严重程度当做显著而既定的特征。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贸易增速历来高于经济增速的事实,能否成为我们理解经济波动下贸易“过度”反应的足够理由?此次危机冲击下贸易波动有何特征?与历史上已有的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有何不同?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是否呈现某种规律性变化?等等。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探讨,是研究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的出发点,这就需要我们对近年来各种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各种危机冲击下贸易波动的特征事实进行比较分析,以探寻其中的一些规律。
    二、研究方法
    1.“危机冲击”的选择
    
为了对近年来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特征的总体变化趋势有个大致把握,本文选取近二十年来发生的对贸易产生一定冲击的代表性危机,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当然,对危机成因的探讨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所关注的重点在于,在危机冲击下,贸易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贸易是如何反应的。也正是由于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是危机冲击下贸易波动的特征,而不是危机形成的原因等,所以,本文此处选择“危机冲击”的“标准”便以全球经济或区域经济处于“低迷时期”为依据。沿用Milessi-Ferretti、Razin(1998)和Freund(2005)的方法,我们将经济“低迷时期”的含义界定为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全球或区域性的GDP增速低于2%的水平;第二,与前5年的GDP增长率相比,GDP的增长率下降至少达到1.5个百分点;第三,与前两年及其之后的两年相比,GDP的增长率处于最小值。图1给出了1984~2010年间全球世界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图②,从图1中可见,满足上述3个要求的年份有1990年、2001年以及2009年。当然,除了这3个年份全球经济处于“低迷期”之外,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后续影响,虽然没有导致全球经济迈向“低迷期”,但是却使得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见图2③)。从图2我们可以发现,与全球经济同期增长率相比,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实际GDP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即便是在1990年全球经济增长下滑至接近0.1%的增速水平时,亚洲发展中国家却依然保持了高于6%的经济增长率水平。但是与之前及之后的“高姿态”实际GDP增长率形成强烈对比的是,1998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实际GDP增长率尽管没有出现负增长,但已经下滑到了1.8%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一特征事实足以说明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区域性冲击是巨大的,对该区域的贸易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也将这一“危机”包括在内,即本文将对1990年、1997年、2001年以及2008年4次危机冲击下的贸易波动特征进行简单比较,以期明晰其中贸易波动的特征及其可能的规律性。
    


    2.比较方法
    正如本文上述分析指出,受危机冲击,全球贸易波动本不足为奇,而由于危机的波及范围不同、影响深度不同,贸易受到的冲击程度或者说下滑程度也理应不同。图3和4分别给出了全球实际GDP增长率和贸易额增长率波动趋势,以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实际GDP增长率和贸易额增长率波动趋势④。
    


    按照上文定义“危机冲击”的方式,以经济增长率波动为标准,从图3可以看出,全球出口贸易的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波动的确呈现一致的趋势,即在危机冲击下,贸易的发展一定会受到负面影响。此外,贸易增长的波动幅度比经济增长的波动更为“剧烈”,这一点可以从任何一次危机冲击中经济波动幅度和贸易波动幅度的比较中都能轻易看出。针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图4具有类似规律,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亚洲发展中国家在1998年经济的波动和贸易的波动表现的更为显著。与此同时,图3和图4显示的结果表明,在历次“危机冲击”下,经济波动的幅度与贸易波动的幅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换言之,经济波动的幅度越大,贸易波动的幅度也就越大,而且贸易波动的幅度通常远远高于经济波动幅度。从这一点来看,本轮危机冲击下贸易呈现的大幅震荡,似乎并非“例外”现象,贸易波动的幅度仅仅是因为危机冲击的程度和范围不同而有所差异而已。因此,为了明晰危机冲击下贸易波动的具体特征,我们必须“剔除”危机冲击的差异性,或者说,对于相同范围相同程度的危机冲击而言,贸易的波动是否意味着将基本保持大体一致的震荡幅度?如果不是,那么其差异性何在?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的变化?在本文将GDP的波动当作是危机冲击的直接表现形式下,分析危机冲击下贸易震荡幅度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的变化,就是要具体探究实际GDP波动与贸易波动之间的“关系”,为此,本文从贸易收入弹性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所谓弹性,通常是指需求或者供给对价格、收入或者其他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因此,所谓贸易对实际GDP的弹性,实指贸易的收入弹性,即当收入变动1%时,贸易会变动百分之几。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EI表示贸易的收入弹性(本文用实际GDP作为收入的替代变量),Q表示贸易量(通常指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本文以下的分析将主要采用出口贸易额),I表示实际GDP,dQ表示出口贸易额这一变量的微分,dI表示实际GDP这一变量的微分形式。由上述式(1)计算出来的结果,我们很容易比较在相同的经济波动下或者危机冲击程度下,贸易波动幅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存在何种差异。当然,对于这种比较,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以对上文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初步探讨:一是贸易收入的弹性值是否随着时间的演进而有所变化,对这一问题的考察,显然有利于我们认识在历次危机冲击下贸易波动是否呈现某些规律性特征。这是因为,如果贸易收入弹性值随着时间的演进而表现出某些规律性的变化,不难理解,相同程度的危机冲击,必然也会带来贸易波动的某些规律性变化。二是在危机冲击下,贸易收入弹性值是否存在特殊性,并且,如果存在的话,那么历次危机冲击下贸易收入弹性值的特殊性又是否存在一定的演进规律。
    三、经验比较
    

    为了揭示出口贸易对实际GDP的弹性,本文设定以下简单的回归计量模型,以粗略计算该弹性值⑤。
    


    其中,lnEXt为出口贸易额的自然对数值,lnGDPt为全球当期实际GDP的自然对数值,lnGDPt-1为上一期全球实际GDP的自然对数值,表示收入对贸易影响的滞后性,t表示时期,此处为年份。为了较好地揭示出口贸易的收入弹性变化情况,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本文设定的样本区间为1970~2010年,即,t=1970,…,2010。显然,根据上述计量方程估计出来的系数值β即为出口贸易的短期收入弹性(以实际GDP表示收入水平),而β+γ应为出口贸易的长期收入弹性。表1给出了1970~2009年全球实际GDP数据以及全球出口贸易额。
    


    首先,本文利用1970~2010年全样本区间的全球实际GDP数据和出口贸易数据,采用OLS估计法对上述计量方程(2)进行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估计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样本区间内,β的估计值显著大于1,这意味着,贸易的波动较之于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的确更为“剧烈”。具体而言,就短期而言,全球实际GDP平均每变化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全球出口贸易额变化约1.47个百分点。这一结果与我们所观察到的经济实践基本是一致的,即贸易的增长速度通常以高于实际GDP的增长速度而增长,而当经济波动时,贸易将会以更高的幅度而波动。但是,上述估计结果仍然没有能够反映贸易收入弹性的变化趋势,为此,本文将样本区间缩短为近期的1990~2010年,然后对上述方程重新估计,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的回归结果总体拟合优度较高,而且lnGDP的系数估计值非常显著。将该结果与表2进行比较容易看出,当样本区间缩短为近期时(1990~2010年),回归结果得出的短期贸易收入弹性值,相对于更宽的样本区间(1970~2010年)回归得出的短期贸易收入弹性值,β变得更大了(1.932324>1.47)。这一结果说明,贸易波动对实际GDP波动弹性值有变得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与Irwin(2002)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Irwin(2002)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估计了贸易收入弹性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随着时间演进贸易收入弹性值在逐渐增大。

 

Tags:危机冲击与全球贸易波动的经验分析(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